EN
https://www.gov.cn/

紅嶺創投逐步退出網貸業務 網貸行業走向何方?

2017-08-01 15:4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深圳8月1日(記者 孫飛、吳燕婷 )在網絡借貸監管辦法出臺近一年之際,P2P網貸行業的轉型、分化正在不斷持續。近期,老牌P2P平臺紅嶺創投宣佈三年內退出網貸業務,並逐步轉型綜合金融服務。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退出行為是部分平臺正常的市場選擇,但同時也折射出新興領域發展的艱難。網貸行業走向何方?

網貸“不掙錢” 紅嶺創投逐步退出網貸業務

近期,老牌P2P平臺紅嶺創投宣佈三年內退出網貸業務,並逐步轉型綜合金融服務。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表示,退出的主要原因是“不掙錢”。

“成立8年以來,平臺上的累計交易量達到2700多億元,為投資者帶來60多億元的收益,但平臺不僅沒賺錢,甚至還虧錢。”周世平説,“做網貸資金成本遠高於銀行,還有運營成本,最高的是墊付成本。”

在網貸業界,紅嶺創投曾是較為激進“大單模式”的代表平臺。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網貸産品,在吸引投資者入場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風險。2014年,廣州多家大中型紙張貿易商出現壞賬,涉及紅嶺創投借款本金總額1億元。為了維護投資者利益,紅嶺創投兜底1億元為到期借款墊付。

在“大單”網貸産品出現風險後是否“墊付”,平臺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按照投資風險自擔的原則,平臺似乎並沒有“墊付”義務,但這樣可能損失平臺口碑、導致投資人“撤離”;另一方面,“墊付”可能會贏得投資人信任,但在網貸資産風險較高的背景下,平臺屢屢大額資金“墊付”則可能“掙不到錢”。

投之家創始人兼CEO黃詩樵認為,紅嶺創投的“大單模式”在網貸發展前期為推進行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如今看來,這種模式並不符合監管方向。另一方面,紅嶺創投過往推出的很多大額標的期限久,而按照監管的要求,很難在規定時間內成功完成備案,因此對紅嶺創投來説,實現政策合規也有困難。

種種轉型壓力之下,周世平表示將在三年內逐步退出網貸行業。紅嶺創投官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紅嶺創投公佈的待償餘額為174.73億元。周世平説,公司未來將逐步轉型綜合金融服務,包括主要針對合格投資人的産業金融、資産管理、財富管理等業務。

監管升級、競爭加劇 多家網貸平臺艱難轉型

紅嶺創投宣佈逐步退出,只是網貸行業艱難轉型的縮影。第三方機構盈燦諮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認為,在監管逐步趨緊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網貸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去年8月,銀監會正式出臺網絡借貸監管辦法,對借款上限、資金存管、備案登記等方面提出要求,並設立了12個月的過渡期。此後,廈門市金融辦、廣東省金融辦等也相繼下發網絡借貸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對備案登記提出具體要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風險整治,很多不合規的P2P平臺已主動撤出或自我糾錯。”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説。

根據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今,轉型不再開展P2P網貸業務的P2P網貸平臺有57家,平臺轉型的方向包括專注于資産端、線下理財(私募、基金、消費金融等)、眾籌等。

與此同時,一些平臺仍然在開展P2P網貸業務,但業務重心開始轉移,如陸金所、人人貸、積木盒子等平臺,選擇拓展基金、私募、資管等理財業務,P2P網貸業務成為其眾多業務之一。

“我們結合小微企業發展現狀,目前推出了供應鏈金融“訂單貸”等産品,借款期限2-35天,借款金額100萬元以內,利率低至10%,符合小微企業‘短、小、平、急’的融資需求。”廣州e貸總裁方頌説,更多的網貸平臺將在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細分領域拓展轉型,尋求發展空間。

練好內功 開掘普惠金融“藍海”

網貸行業走向何方?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小額信貸的市場需求仍十分廣闊,練好內功應成為網貸平臺的當務之急。

“在監管趨緊的背景下,去年網貸行業交易量增長勢頭仍不減,説明行業還是有發展潛力的。從市場需求來看,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國家消費貸還處於起步階段,另外小微企業也有很大的融資需求。”方頌認為,網貸平臺要“把産品設計好,風控做好”。

同時,一些平臺的“吃力運營”,還在於商業模式、風控手段偏向傳統金融。在小額信貸領域,借助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挖掘信息、搭建技術平臺和模型算法,如微眾銀行等發展十分迅速,實現純線上、純信用貸款,降低運營成本、壞賬率。

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表示,截至今年7月,註冊客戶已達2749萬人,總資産666億元,貸款餘額981億元。微眾銀行的主要産品“微粒貸”兩年來累計發放貸款達3600億元,總筆數4400萬筆,筆均放款只有8200元。

不少業界專家認為,科技與風控是小額信貸、普惠金融的關鍵,也是網貸平臺“大浪淘沙”的決勝點。部分網貸平臺轉型,需要建立更加科學的信用評分體系,並且夯實自身風控能力,而對某個特定人群“深耕細作”也能增強網貸平臺的生存空間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