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創業讓老國企煥發新活力

2017-08-13 16: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裝配車間的機床大部分用於個性化定制加工,這些用於零件加工的機床都由該公司自己研發製造(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技能大師鐘建強(右)在他的研磨工作室指導工作人員進行零部件研磨(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裝配車間的工作人員正在維護數控機床(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裝配車間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數控機床進行定制零件的加工,這些用於零件加工的機床都由該公司自己研發製造(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裝配車間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數控機床進行定制零件的加工,這些用於零件加工的機床都由該公司自己研發製造(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YKZ7230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小組討論。項目組將機械、電氣、銷售和採購等不同部門人員融合,能更高效地服務客戶(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裝配車間“鐘建強技能大師研磨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在進行零部件研磨(8月10日攝)。

位於陜西省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秦川機床”),前身是1965年由上海機床廠分遷至陜西省寶雞市的秦川機床廠。2012年起,這家全國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卻因“高端失守、中低端混戰”這一機床行業乃至多數裝備製造業都面臨的困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員工收入難以增長、人才流失嚴重。

為了走出發展困境,秦川機床近年來打破傳統組織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再創業”,形成了包括企業項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雙革四新五小”活動在內的“三層級創新體系”,激發全員創新活力。公司為多位技能大師成立工作室,選拔優秀技術工人到“大師工作室”工作,既對關鍵難題進行創新攻堅,也能傳承工匠大師的絕技。同時,“雙革四新五小”活動以工廠班組為雙創單元,獎勵員工的小發明、小改進、小竅門等,讓創新成為員工的工作習慣,2014年以來共計有600余項成果獲得獎勵。

變革的成效開始顯現,2016年二季度以來,秦川機床的業績開始逆勢上揚,主流産品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如今企業98%的産品實現個性化定制,産生了七、八百名創客,依靠“眾智”滿足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300.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