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加快實施空間信息走廊 助力“一帶一路” 建設

2017-09-11 16:25 來源: 航天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深化“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應用與産業國際化發展研討會在南寧順利召開

9月11日,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前夕,國防科工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在南寧市聯合主辦深化“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應用與産業國際化發展研討會。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剛出席會議並講話。會前,舉行了廣西高分中心成立暨衛星數據共享與區域應用推廣合作簽約儀式。

吳艷華指出,“十二五”以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高分專項、北斗導航、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為代表的重大科技專項碩果纍纍,我國遙感、導航和通信衛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實施 “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的技術基礎和條件。

就如何建設和應用好“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吳艷華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以需求和市場為導向,應用和産業為目標,做好空間信息走廊實施的頂層能力策劃。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遙感、導航、通信衛星信息的應用需求和市場前景分析,激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熱情,做好頂層實施策劃。堅持走軍、民、商融合發展道路,盤活在軌衛星資源,構建具備連續、穩定服務能力的天地資源系統,大幅度提高空間信息綜合應用和服務能力。

二是要構建跨部門、跨領域的工程協調和推進機制,大力協同,共同推進走廊工程的實施。國家航天局會同國家發改委,按照開放、包容、共享、共用的理念,從空間信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出發,結合“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重點項目安排,建立跨部門的工程協調和推進機制,充分吸收工程建設、空間信息應用、系統運營維護、金融投資管理等多行業、多領域的單位共同參與空間信息走廊的實施,構建由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單位參與的工程實施主體。

三是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探索形成空間信息商業化運營模式,推動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支持以市場為嚮導、企業為主體的商業航天發展模式,同時加強政府指導和監管,探索形成空間信息應用的商業化模式,推動我國商業航天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來自國防科工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亞太衛通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行業和區域衛星用戶專家、學者近150人參加會議。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測繪局等單位的代表,圍繞“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空間技術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相關政策法規和合作模式,以及空間信息走廊工程的典型應用作了報告。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也為中國航天特別是商業航天“走出去”,提供了戰略機遇期。在中央“一帶一路”領導小組的支持下,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于2016年10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旨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提升衛星天地一體化應用能力和空間信息産業的産業化和國際化水平,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

在衛星通信領域,我國已有在軌民(商)通信衛星17顆,轉發器總數量接近300個,形成了全球化的衛星通信服務能力,衛星通信業務拓展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後,形成了“自西向東排開,從印度洋至馬六甲海峽再至南海海域”態勢,實現了對“海上絲綢之路”周邊區域的基本覆蓋。

在衛星遙感領域,中巴地球資源系列衛星數據已廣泛應用於南美國家國土資源調查等多個領域,成為“南南合作典範”;在印尼、老撾等19個國家建成了風雲系列衛星數據接收及分發系統;“高分專項”系列衛星、北京二號、吉林一號、高景一號等遙感衛星提升了我國遙感數據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能力。

在衛星導航領域,北斗導航系統的區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與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印尼等國家和區域組織的合作交流取得重要進展,計劃于2018年左右實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覆蓋。

除在軌交付衛星外,中國航天還為“一帶一路”沿線用戶提供發射服務,幫助建設地面站、培訓衛星人才等商業航天一攬子解決方案。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