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家:中國經濟保持韌性 穩健增長仍有保障

2017-09-12 14:00 來源: 人民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經濟聯動全球。隨著第二次“1+6”圓桌對話會的舉行,今日李克強總理與6大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的會談,再次吸引多方聚焦:全球經濟復蘇之路顛簸複雜,中國這個發展引擎狀況如何?中國內部如何轉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在國際上發揮更大作用?世界正傾聽中國。

結合近期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數據,人民網記者接觸的主流專家觀點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儘管短期數據有所波動,但在經濟結構調整及産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亦屬正常,經濟穩中有進態勢並未改變。同時,機構和專家普遍對“新週期”之辯持保留態度,多數專家認為下半年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實現年初預期目標無懸念。

短期數據波動不代表經濟轉弱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8月數據顯示,多項經濟數據超預期,其中製造業PMI數據再度向好,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達到51.7%。而此前的7月份,因部分經濟數據低於預期,也曾引發過一些悲觀情緒。

全球市場環境愈加複雜多變,2017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經濟體經濟數據波動較大,市場對宏觀經濟走勢的判斷也常常隨之搖擺。該如何看待短期經濟數據的波動?

多位專家強調,看待宏觀經濟不應過於關注短期數據的波動,而應關注宏觀經濟變量趨勢的變化。從這一角度看,僅憑藉一兩個月的數據對宏觀經濟狀況向好或走弱做出判斷並不合適。

“7月份部分數據環比是有小幅的波動,比如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速環比有小幅回落。但放在長期的觀測數據中,與去年比去年同期相比,我們的經濟趨勢仍然保持了增長。7月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4個百分點,零售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2個百分點,前7個月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客觀分析7月份的經濟數據環比回落,被採訪的多位專家給出了近乎一致的回答,儘管部分數據小幅回落,但波動仍屬正常範圍。

“還要考慮到,部分數據回落也是受到上半年基數較高、季節性回調等因素影響。”國家統計局表示,上半年基建投資、房地産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速較快,7月固定資産投資屬於週期性回落。上半年由於煤、鋼鐵和石油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上漲。目前原材料價格漲勢有所放緩,工業增加值漲速也逐漸放緩,是正常現象。此外,7月份高溫天氣持續、洪澇災害嚴重,導致生産經營、投融資活動有所放緩。

與此同時,雖然7月工業等數據比6月略有放緩,但經濟結構調整仍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也更加明顯。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和服務業生産、投資、消費均保持較快增速,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2.1%。從外資數據看,儘管前7月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1.2%,但外資質量不斷提高,高技術製造業和服務業吸收外資繼續增長,對外投資結構逐漸優化,“一帶一路”成為對外投資重要方向。

這成為了中國經濟保持韌性的重要來源與體現,並得到了更多國際聲音的認同。摩根大通、標準普爾、丹麥丹斯克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表示,中國在過去數月中展示了超出各方預計的經濟韌性,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和金融風險的擔憂較一年前大幅減弱,中國有望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

彭博社等西方媒體報道稱,衛星製造業指數重回50榮枯線以上、銷售經理信心創26個月以來新高、鋼鐵交易商和生産商信心增強、中小企業信心打破三連降反彈,這些由歐美公司統計得出的民間指標表明,中國經濟強勁增長、頗具韌性。

下半年經濟壓力有所上升,穩健增長仍有保障

未來中國經濟趨勢如何?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整體經濟形勢來看,過分擔憂中國經濟下行實無必要。“一方面,下半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仍有保障,實現全年增長6.5%左右的目標基本沒有懸念;另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舊動能的加快轉換,中國經濟活力將不斷增強,中長期還將保持中高速增長。”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申萬宏源首席分析師李慧勇預測認為,下半年我國經濟將繼續呈現穩固回升態勢,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8%左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報告稱,中國經濟繼續轉向更可持續的增長路徑,預計2017年全年將保持6.7%的強勁增長水平。從短期看,宏觀政策有力支持、外部需求改善以及國內改革推進支撐中國經濟趨穩向好。從中長期看,經濟結構轉型、金融風險降低、市場化改革深化等均可提升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在看到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的同時,多位專家也建議應正視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未來,要著重化解影子銀行、房地産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灰犀牛’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三大結構性失衡,必須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矯正經濟結構性失衡。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也認為,解決中國當前發展中的問題,要依靠繼續堅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必須按照四項原則和三大任務,從根本上解決‘脫實向虛’;房地産市場要加快建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國企降杠桿要作為‘去杠桿’的重要環節;此外,還要持之以恒培育新動能。” (張曉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