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開創生機勃勃的質量時代

2017-09-14 07:1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綜合運用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力量,就能為提升質量提供良性土壤,形成建設質量強國的合力

“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建設質量強國。”日前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特別是中高端産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置身於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能不能生産出高質量的商品,關乎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舞臺的核心競爭力;而擁有多少高品質的知名品牌,則直接關乎一個國家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高鐵,“我國裝備製造業的一張亮麗名片”,之所以能夠成為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與品質有關;外國網友感嘆“中國手機好用到難以置信”,在國外甚至被“山寨”,也與品質有關。在中國經濟規模擴張的表層之下,還潛藏著一個質量提升的轉型故事,這幾天到中國參加“1+6”圓桌對話會的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紛紛表示,“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轉型進程舉世矚目,堪稱‘全球典範’”。

在為國貨行銷海外而振奮的同時,也不必回避,人們出國搶購電飯煲帶來的集體尷尬;不必諱言,我們曾長期連圓珠筆芯都要進口,以至於有人感嘆“中國能造原子彈,為何造不好圓珠筆芯”?更不能無視,世界上各類名牌商品,其中發達國家擁有大多數品牌所有權,長期處在産業鏈的高附加值環節,而我們長期徘徊在低端環節。如何扭轉這一態勢?習近平總書記早已給出答案: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提質增效,建設質量強國。

無論是培育壯大民族企業和知名品牌,引導企業提升産品和服務附加值,還是推動我國産業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無不需要在提升質量上謀篇佈局、爬坡過坎。特別是今天,需求與供給的關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層次提升,但供給質量跟不上。正因此,提升質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質量強國已是時代熱詞,也是全民共識。但相比于擴張規模和加快速度,實現提質增效的化學反應要難得多;而要突破已經形成的世界品牌格局,對後發國家更是未曾有過的挑戰。正因此,《意見》不僅提出目標、規劃藍圖,更從政府、企業和市場等不同維度,提出了具有現實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企業和市場這一側,要求抓住“品牌”這個牛鼻子,培育壯大民族企業和知名品牌,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同時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精神雕琢品牌價值。在政府這一側,既“強監管”,要求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又“強引導”,建立高水平的標準體系,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綜合運用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力量,就能為提升質量提供良性土壤,形成建設質量強國的合力。

有人説:“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質量將成為和平佔有市場最有效的武器,成為社會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在這場質量競賽中,我們並未缺席。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開創富有生機的質量時代,將不僅提升經濟增長的品質,更將為中國贏得未來。(王石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