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合肥:給垃圾貼上“二維碼” 將分類進行到底

2017-10-09 16: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10月9日電 題:合肥:給垃圾貼上“二維碼” 將分類進行到底

新華社記者 汪奧娜

“可回收的快遞盒和塑料瓶,貼上二維碼扔到箱子裏,廚余垃圾刷下卡就能丟進去了。”家住安徽合肥的李志紅説,自己家的垃圾從今年5月初就開始放進小區裏的分類回收筒了。

李志紅所在的小區是合肥市包河區首批垃圾分類試點之一。為引導居民改變原有的垃圾投放習慣,包河區採取積分反饋的方式讓居民享受到參與垃圾分類的“紅利”。住戶建立積分賬戶後會獲贈積分卡和專屬二維碼,積分可以在網上商城或小區現場兌換點兌換商品。

在投放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等可回收垃圾時,居民先貼上專屬二維碼再投放到再生資源回收櫃,回收人員隨後會根據類別、數量計算積分並通過二維碼識別反饋到居民賬戶,而廚余垃圾只要通過刷卡投放,就能獲得5積分,1積分相當於1分錢。

記者在望湖城福桂苑小區裏看到了與自動售貨機相似的“垃圾分類積分自主兌換機”,裏面有飲料、抽紙等“小禮品”。手機掃一掃,支付350積分,就能換取一瓶飲料。

作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合肥市在2016年3月在各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入兩家專業化服務公司,承擔小區及學校智慧垃圾分類收集、再生資源運輸和再生資源處理服務。

在居民“粗分類”過後,每天會有垃圾回收員進一步細分,各類再生資源壓縮打包後,將被送往專業處理廠。

“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到分類處置,我們要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安徽雙贏金時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曉軍説。借助二維碼可以建立完整的居民垃圾分類檔案,儲存在雲平台中的數據經過整合分析,還可為以後制定垃圾分類制度提供依據。

據合肥市城管局宣傳處處長李大勇介紹,截至9月底,合肥市共開展試點小區23個,覆蓋居民3萬餘戶,共回收廚余垃圾1780噸,再生資源180噸,初步完成了全品類回收、日産日清、廚余分揀純凈的目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