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創業促進産業升級
人工智慧等新産業吸引投資趨勢將持續

2017-10-29 12:06 來源: 新民晚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當前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蔚然成風,我國經濟正在煥發新活力,不僅成為全球最具創新活力市場之一,更為全球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佈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延續今年二季度的勢頭,第三季度中國風投交易共有95宗,佔全球十大風投融資交易宗數的一半,吸引了全球394億美元總投資中的102億美元,其中人工智慧和汽車技術成為重點投資領域。報告指出,中國的科技企業正在尋求辦法提升自己的人工智慧能力,許多公司正進行鉅額投資去提升相應部門的技術能力,並擴充自身的人工智慧團隊規模。隨著技術開始融入其他行業以及公司開始實現盈利機會,人工智慧將繼續成為主要的焦點。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以及其他技術驅動的新産業吸引投資趨勢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

扶持—推動産業快速發展

作為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在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城市運行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我國各大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投身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探索中,國家也發佈了相關的政策扶持發展。繼7月份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之後,人工智慧産業再迎政策利好。

國家發改委日前也發佈消息,2018年將組織實施“互聯網+”、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通知》指出,“互聯網+”、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重大工程,由各地發展改革委和有關中央管理企業組織申報;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由有關部門和各地發展改革委組織申報。發改委將組織專家或委託有關部門(機構),對項目資金申請報告進行評審或評估,根據審核意見或諮詢評估報告研究確定擬支持項目,並對擬支持項目進行公示。根據公示結果批復資金申請報告,並按照“成熟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原則,統籌安排國家補助資金並下達投資計劃。在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地位後,國家資金將支持人工智慧重大工程,進一步助推行業快速發展。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將重點在加快産業培育、打造創新示範、強化環境支撐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人工智慧産業快速發展。

減稅--釋放市場熱情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創新紅利釋放了市場熱情。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2014-2016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4400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362萬戶,年均增長30%。今年1-8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399萬戶,其中8月份日均新登記企業1.7萬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大幅增長。2016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量和授予專利權量分別比2012年增長69.0%和39.7%。上海市工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各類市場主體共221.16萬戶,同比增長8.1%,其中企業176.78萬戶,增長9.1%。在新設企業中,從事第三産業的企業達到12.82萬戶,佔整個新設企業戶數的92.1%。

為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針對創業就業主要環節和關鍵領域已經陸續推出了83項稅收優惠措施,覆蓋“雙創”企業發展的整個生命週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共有15余萬戶企業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減免金額15億元;有2300戶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金額61億元。今年9月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活動現場,作為雲計算服務領域的“雙創明星”,上海優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季昕華就表示,公司成立至今已享受到稅收政策的巨大紅利--營改增試點推開以來,僅進項銷項優惠稅率差一項就減輕稅負4000萬元,使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開放—打造投資新熱土

當前,全球經濟正邁向智慧互聯時代,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引領的數字化轉型正在給各行各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和組織帶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我國正致力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建設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為中外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為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絕佳條件。

今年年中,2017年修訂版《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正式全文公佈,這是繼2015版公佈僅僅兩年後的再次修訂,限制性措施進一步減少了30條,減少近1/3。首次提出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作為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基本依據。

這些變化為外資提供了更好的營商環境。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2%的大背景之下,2016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達到了86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013年到2016年,全國累計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0.1萬家,實際引進外資5217億美元。我國引進外資已連續25年位居發展中國家的首位。利用外資的質量惡意不斷提高。外資更多流向高新技術産業,2016年高技術業引進外資佔比達到了19.1%,比2012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超過2400家。

成果--提振經濟效果顯著

雙創在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沈竹林表示,這幾年我們國家創新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用創新創業促進産業升級,提振經濟發展質量,效果非常顯著。今年上半年整個高技術産業發展的成果非常顯著,高技術産業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3%,基本上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倍。同時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提高到56%以上,反映出創新的效益和成果。國家統計局對“三新”(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進行了初步測算,2015年,反映“三新”的經濟增加值相當於全國GDP的14.8%,沿海地區的比重還要高一些,比如上海、廣東、深圳等。2015年,全國經濟新動能發展指數為129%,2016年的相關數據我們正在抓緊統計,總的趨勢比上年還要好。

上海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核心舉措,出臺了推進科創中心建設的22條意見和系列配套政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兩個重要方案獲得國家批准。

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問世,C919大型客機首飛,千米級二代高溫超導帶材亮相,世界首臺超清高速96環PET-CT打破國際壟斷…… “全國第一”“世界領先”的上海科創成績單靚麗。(記者 魯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