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廁所革命”提城鄉“面子”得百姓人心

2017-12-01 17:2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12月1日電 題:江蘇:“廁所革命”提城鄉“面子”得百姓人心

新華社記者朱筱

掃碼找廁所、“刷臉”出手紙、母嬰室、第三衛生間、自帶無線網絡和背景音樂……在江蘇,“廁所革命”從2015年開始打響,眾多高顏值、多功能的廁所正從裏到外改善百姓如廁環境,助推城鄉文明建設。

在江蘇淮安鄉村旅遊區劉老莊內,有兩座按照AAA級標準建設的旅遊廁所。通過分析遊客遊覽習慣和景點間距離,該旅遊區合理選址建設,設置第三衛生間,調整男女廁位比例。

從外地帶母親來旅遊的王女士表示,“來之前擔心母親坐輪椅如廁不方便,沒想到鄉村景區還有家庭衛生間,設計非常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貼合該鄉村旅遊景點的懷舊氛圍,廁所所有標識牌均就地取材,由當地農民用木板雕刻並手繪完成,與景區風格相得益彰。

“鄉村遊大多是親子遊,孩子和老人如廁要求高,廁所的改建能更好地留住遊客。”據劉老莊“當年農家”總經理王旭介紹,該鄉村旅遊點臨近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其完善的配套設施,也助推了當地紅色旅遊的發展,帶動一批村民就業,實現精準扶貧。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從改建旅遊廁所到推進農村改廁,各地廁所的“提檔升級”也成為樹立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力點。

78歲的洪家勇是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村民,他和家人住在一棟兩層小樓裏。走進他家,可以看到樓上樓下的衛生間內都安置了抽水馬桶,樓外院子的右前方,還有一個獨立的沖水廁所。若不是門外清澈的小河和隱約可見的山脈,乍一看還以為是城市住宅。

據洪家勇介紹,室內外廁所之間有地下管網相連,最終匯集的糞液進入三格化糞池。“進入第三個格子的糞水,可以直接用來澆地施肥,用不完的部分直接進入地下污水管網,集中處理後達標排放。”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繫統改造和污水管網的集中配套,受到村民們熱烈擁護。“黑臭河道越來越少,家門前溝渠的水越來越清,流進長江的水越來越乾淨,自然環境大為改善。”世業鎮世業村黨總支書記張巨平驕傲地説,“村民們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精神面貌也隨之煥然一新。”

王旭對記者説,沒有改建廁所前,很多周邊村民對如廁習慣並不講究。“廁所變乾淨後,大家的衛生意識和文明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三分建,七分管,“廁所革命”需要建管結合。淮安市開展旅遊廁所專項檢查,引導各縣區、景區實行“廁長制”,明確專人管理維護;為方便遊客和市民找廁所、用廁所,蘇州打造“遊急便”旅遊廁所移動服務平臺,形成“搜索查詢-地圖導航-用戶評價-信息反饋-服務提升”管理閉環。

“手機點開該平臺,能夠迅速找到附近的廁所並了解排隊信息,用完還可以點評。”蘇州一位在校大學生王艷秋説。

據了解,截至2017年10月,江蘇省共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2623座,總投資11.14億元。江蘇省旅遊局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按照“全域發展、質量提升、深化改革、創新突破”的基本思路,站在全域旅遊的高度,堅持景區內外、城鄉一體化共同推進“廁所革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