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防範化解風險 深化改革開放——金融管理部門為未來工作“劃重點”

2017-12-24 17: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防範化解風險 深化改革開放——金融管理部門為未來工作“劃重點”

新華社記者王希

2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一行三會”迅速行動,本週分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對下一步工作做出具體部署,防範化解風險、深化改革開放等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人民銀行表示,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完善體制機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銀、證、保等部門既強調依靠和尊重更高層面的監管協調機制、形成合力,也從各自領域特點出發作出安排:

——銀監會提出深入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強調“全系統真正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

——證監會要求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做好區域性股權市場、非法證券期貨交易等領域的風險防控工作。

——保監會在提出重拳整治保險市場亂象的同時,提示要積極穩妥處置少數保險公司暴露的風險點,謹防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口,防範風險至關重要。當前,我國金融形勢總體良好,但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依然不可忽視,未來嚴監管的取向不會變。

防範化解風險,短期治理固然重要,但關鍵還在於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建立長效制度來防患于未然。同時,這也是金融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必然選擇。

本週會議上,證監會提出加快推進發行制度、並購重組制度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新經濟新産業的支持力度。銀監會也明確要持續推動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事實上,銀監會規範銀信類業務,“新三板”在市場分層、交易制度、信息披露等方面出臺新規定,全球首個鮮果期貨品種蘋果期貨在鄭商所上市……近日金融領域一系列改革邁出新步伐,為後續改革推進打下基礎。

即將到來的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展望未來,瞄準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産、金融體系內部“三個良性循環”的目標,金融業只有既守住底線,又主動作為,才能增強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能力,為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動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