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如何看待國際組織對中國金融的最新評估?

2017-12-07 20: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如何看待國際組織對中國金融的最新評估?

新華社記者 劉錚、劉玉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7日公佈了對中國進行的“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核心成果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總的來看,報告對我國金融體系的評價是客觀、中肯的,所提建議對我國深化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黨的十九大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從頂層部署了金融改革及風險化解任務,金融管理部門正在積極落實。我們也注意到,報告中還存在少數中方不完全認同的表述和觀點。

FSAP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聯合推出的項目,定期對成員經濟體金融體系穩健性、監管框架質量,以及金融體系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促進作用進行評估。2009年至2011年,中國完成首次FSAP評估。根據對系統重要性經濟體每五年開展一次更新評估的要求,2015年10月啟動對中國的FSAP更新評估。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説,接受FSAP評估既有助於加深世界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客觀了解和認識,提升金融體系透明度,也有利於從國際視角審視中國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健性,促進金融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穩健發展。

這次公佈的評估報告充分肯定了中國近年來經濟和金融體系改革發展的成果。報告指出,自首次FSAP評估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令人矚目的快速增長。金融體系為經濟增長和降低貧困率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業特別是資本市場不斷深化發展,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質量不斷提升,普惠金融取得重大進展。管理部門持續推進金融改革,在升級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建立存款保險體系、落實巴塞爾協議Ⅲ監管框架、加強證券投資者保護及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等方面成效顯著。

報告對中國銀行、證券和保險業遵守國際標準和準則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中國金融監管高度符合國際標準。此外,報告對中國在完善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法律和監管框架方面的進展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報告指出了中國金融存在的風險,包括信貸擴張、監管套利、隱性擔保等。報告認為,中國高度重視並已著手採取有力措施防控風險、完善微觀審慎監管,並通過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

對報告中關於壓力測試的相關表述,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評估團按國際通行做法開展的銀行業壓力測試,即便在極端情景假設下,中國金融體系仍表現出較強的風險抵禦能力。

記者從業內人士了解到,評估中對“極端情景”的假設之一是宏觀經濟受到衝擊但兩年內相關政府部門沒有採取應對措施,這種情景在中國經濟金融運行實踐中其實從未發生過。

對報告中關於不良貸款率的疑問,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説,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和處置力度,是不良貸款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報告沒有充分體現出近年來中國銀行業通過撥備和市場化處置消化不良的結果。

曾剛認為,中國金融確實面臨一些風險和挑戰,但已經採取了防風險、去杠桿的一系列措施。經過積極應對和大力整治,金融市場亂象明顯減少,銀行業資産質量保持穩定。未來中國金融業的監管和改革,應當根據中國經濟金融自身發展的需要自主進行,FSAP的評估可以作為一種參考借鑒。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