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互聯網+”藝術展詮釋中華創世神話

2018-01-04 15: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月4日電(記者 許曉青)“鍵盤塑盤古,鼠標造大禹。”擁有22年曆史的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于2018新年之際首次舉辦“互聯網+”藝術大展,通過3D打印、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影像裝置等,共計30多組“互聯網+”藝術作品,詮釋“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呈現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源遠流長的神話傳説。

“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組織實施。自2016年1月啟動,規劃歷時3年,通過創作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展現中華民族精氣神。

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在網絡文藝創作中,“互聯網+”藝術作品是一個新門類,具有技術含量高、互動性強等特點。在海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也正被納入此類藝術創作中。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館長、總策展人朱剛説,劉海粟先生當年就是海派文化的創新先鋒,如今已遷建擴容的劉海粟美術館也開始吸納和採用“互聯網+”思維,為中華創世神話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展示大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中華神話,促進新時代的文藝創新。

本次展覽分為“混沌”“神遊”“創世”三個篇章。在“混沌”展區,藝術家從遠古神話中提煉出“水”“光”“電”“木”“聲”五個意象,組成五個故事單元,現場運用多媒體技術演繹中國遠古時代對宇宙形成前“氣、形、質”渾然一體的猜想,觀眾則可通過人機互動,體驗這種有趣的“混沌狀態”。

在“神遊”展區,觀眾可跟隨多媒體畫作中“遊出”的“魚”,展開一段充滿奇幻的視聽之旅。還可以參與“夸父逐日——手繪逐幀動畫”“我和女媧一起‘補天’”“跟著神農‘嘗百草’”等網絡遊戲互動活動。在“創世”展區,主辦方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3D打印技術等,推出一批當代藝術家心目中的中華神話人物形象,並舉辦多媒體舞臺演出與傳統戲曲講座等。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認為,中華創世神話蘊含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的融合,值得文藝界進一步探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