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住房租賃市場或將率先受益

2018-01-17 07:5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抑制房價快速上漲,與短期的金融調控手段相比,土地供給方式的改變才是中長期調控的重中之重。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將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業內人士認為,高房價的一個原因在於政府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造成土地資源稀缺。在土地市場引入多個主體,將有利於健全房地産調控長效機制。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住宅土地來源單一,國有土地招拍挂出讓是開發商獲得住宅土地的最主要渠道。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長期以來,我國居住用地供給者只有政府,一方面,市場上土地需求有些供不應求;另一方面,農村土地卻難以流轉,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長期的土地供給稀缺,造成了住房供應的短缺,房價隨之上漲。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上海土地供應完成計劃的比例僅為20%左右,這也成為2017年兩地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新的土地舉措的落實,意味著我國土地供應將出現實質性變化,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一供應者的歷史將逐漸終結,這對房地産市場的格局以及房價未來的走勢必然産生實質性影響。

政府放開土地供應,是不是意味著樓市將在短期內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土地市場的用地來源看,主要包括國有用地和集體用地,在住宅市場的用地方面,將會逐漸放開集體建設用地,“但是必須注意,當前在居住用地的放開方面,其實只有租賃市場才有機會,其他領域不太可能一次性放開。而且,真正對此類集體建設用地適度放寬政策的,也主要是一些大城市中的城中村和城邊村”。

在此背景下,目前頗受關注的租賃市場將可能成為最先收到土地紅利的市場,一些鄰近城市的城中村、城市近郊農村將有可能最先受益。

記者注意到,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還提到,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産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嚴躍進表示,很多國有企業用地的工業用地當前需要積極轉性,過去很少會提及做住宅用地,但也不排除一些大城市在土地增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會對此類存量用地積極盤活,所以實際上有助於土地用地制度的靈活,同時為“商品房、保障房、共有産權房、租賃住房”四元産品線提供更有保障的用地。

緩解城市土地供應困局,農村土地是一大有生力量。姜大明表示,2018年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産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從‘三權分置’這個説法看,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權不變,在此基礎之上,農村土地可以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從而形成更多元的房地産供給。”在江瀚看來,這對保障房地産供給,提升房地産市場“房住不炒”理念,確保房地産供應有更多意義。(記者 王軼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