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城鎮新增就業何以連超一千三百萬

2018-02-12 07:3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同比增加37萬人,創歷史新高。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5年超過1300萬人。

一般而言,經濟上升期,就業形勢好,容易理解。但在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城鎮新增就業卻能連續保持在歷史高位,原因何在?

就業是一種派生需求,擴大就業的基礎,首先在於創造足夠多的就業崗位。前些年,當經濟增速甫一齣現放緩趨勢,就有不少人擔心是否會影響到就業。事實證明,此類擔心沒有發生。雖然經濟告別兩位數增長,但單位GDP增長所創造的新就業崗位與過去相比卻不可同日而語。“十二五”期間,我國GDP每增長1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70萬人。按目前的彈性系數,GDP增長1個百分點,可帶動190萬人到200萬人的就業。尤其是2017年,我國全年經濟增長6.9%,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沒有變,經濟發展仍處於中高速增長區間,為就業長期穩定提供了支撐。

就業向好,不僅體現在就業人數增長,還體現在結構優化。近年來,服務業對就業的拉動能力越來越強,就業結構也從原來第一産業佔多數的“金字塔型”,向第三産業比重不斷上升的“倒金字塔型”轉變。2012年到2016年,第三産業就業比重從36.1%升至43.5%,成為就業的絕對主力。如果再把視野放寬到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間,三産就業人員已增加近1億人的容量。這既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力促産業升級的結果,也顯示了我國就業結構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續性的發展趨勢。

從企業結構看,隨著“放管服”等舉措釋放改革紅利,個體私營經濟得到蓬勃發展,吸納了大量就業崗位。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興起,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不斷顯現。自2013年以來,高校畢業生連續4年實現就業創業人數“雙增長”。特別是新經濟形態的不斷涌現,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當下,新業態、新動能已成為新增就業的最大容納器。

就業能夠持續向好,還離不開各項就業政策的持續落實。這些年來,能夠感受到的是,越是經濟形勢比較緊張的時候,促進就業的政策力度就越大、頻次越密集。比如,當2016年去産能成為當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時,很多人關心的是去産能會不會引發下崗失業潮。事實證明,針對可能引發的區域性、結構性的失業風險,國家連續打出就業創業“組合拳”,力保就業局勢穩定。縱觀我國實施的積極就業政策,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關注點,其內涵也在不斷拓展升級。從早期關注下崗失業人員,到逐步涵蓋所有就業群體,從圍繞穩定就業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再到把鼓勵創業與促進就業更有效結合……就業政策逐步完善,落實力度不斷加大,就業渠道持續拓寬,為各類就業群體提供了更多選擇。2017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迎來歷史新高並非偶然,這是“穩增長”與“保就業”相輔相成、改革紅利與政策保障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然,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將處在就業需求的高峰期和供需結構性矛盾的凸顯期,隨著人們就業預期水漲船高,就業工作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持續加大促進就業工作力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勞動有崗位、收入有來源”的需求。(韓秉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