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驅動:大城武漢的活力之源

2018-02-14 10:23 來源: 湖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抓制度 抓人才 抓新經濟
創新驅動:大城武漢的活力之源

【編者按】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顯示,“中國最具幸福感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武漢排名第一。與“幸福”互為表裏的,是武漢一以貫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創新讓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青春活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59次提到創新,涵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還是創新湖北、創新武漢,創新都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無論社會與經濟發展到何種階段,都必須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無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艱難,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倡導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讓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都是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

圍繞武漢過去一年拼搏趕超取得的成就,本報今起陸續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武漢市榮膺“年度城市創新”獎。主辦方重點對比了武漢、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基於武漢2017年以來在招商、招才、生態等方面的創新力度及其效果、改革密集度與可複製性,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可持續發展勢頭,綜合專家評審意見後,將這一沉甸甸的獎項頒予武漢市。

評委會給武漢的頒獎詞是:這是一個在歷史的積澱中尋求復興的城市,此路雖艱,其志可鑒。城市的管理者們從制度創新中尋找動力,激發活力;他們定位清晰,把合作者的需求置於重要位置,把招才與招商結合起來,努力把現有資源轉化為優勢,實現經濟與生態共同發展。他們整頓吏治,更新觀念,建立獎懲分明的機制,讓復興之路真正具有可持續性。

制度創新激發政府新效能

小到一張老年證,大到工業項目落地,群眾和企業找政府部門辦事越來越便利。

一年來,武漢市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制度創新,成為武漢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的法寶,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不斷激發。

在創新發展理念指引下,2017年3月,武漢市提出“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的政務服務改革新要求,在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率先啟動試點。

7月31日,武漢在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公佈全市首批9653項審批服務“三辦”事項清單,這標誌著聚焦企業和市民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三辦”改革創新正式落地。

截至2017年底,武漢集並機構“減窗口”、集並流程“減環節”、集並信息“提效率”,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各事項辦理平均時間壓縮10.6天、精減材料0.87份,審批服務事項50%實現“馬上辦”、80%實現“一次辦”、45%實現“網上辦”,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社會各方點讚。

政府服務效能提升,營商環境改善,吸引海內外企業紛紛來漢投資。2017年,武漢招商引資簽約總金額25828.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89個,簽約金額23646億元。全年實際到位資金8226.6億元,同比增長41.3%。簽約億元以上項目數和簽約金額,分別為2016年的4.4倍和7倍,標誌著武漢城市吸引力和産業競爭力站上新高度。

這一靚麗的成績單,與武漢創新招商引資政策和手段也息息相關。

武漢首創“大學+”發展新模式,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與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兩手發力,大力發展“校友經濟”,將在漢89所高校的科教資源、校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勝勢。全年舉辦9場校友招商專場,簽約總金額1.3萬億元,校友企業家貢獻超過招商引資簽約總金額的一半。

光有簽約不夠,項目落地是關鍵。今年起,武漢將招商項目落地機製作為重點改革創新推進,由市領導領銜抓落實,推動“招商引商”向“育商強商”延伸,大力集聚扶持校友企業、大學生創業企業、中小民營企業加快成長。

人才創新積蓄謀遠新勢能

拼搏趕超,不僅在經濟,也在城市,更在拼搏之人。

人才的爭奪,歷來都是城市最重要的資源競逐。素以“惟楚有才”而著稱的湖北武漢,該如何激勵現有人才隊伍,同時創新引才思路?

去年,經過4個多月的調研選拔,武漢市首批108名“獅子型”幹部在8月底正式出征,奔赴改革發展、幹事創業的主戰場。

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57歲,最年輕的33歲,平均年齡47.2歲。

正局級13人,副局級95人。提拔任職的78人,其中2人為破格提拔。

忠誠乾淨,思想解放,思路開闊,敢打敢拼,敢於擔當。

這20個字,是群眾對人民幹部的一種期待:大刀闊斧,敢打敢拼,勇於排雷,善除荊棘,以“非常之舉”,展“非常之能”,成“非常之事”。

以不拘一格的氣魄大膽選拔使用優秀幹部,對幹出實績的幹部虛位以待,讓“位置等人”,既是招商引資、治水等“主戰場”的求才之需,也是帶領武漢在各個領域拼搏趕超的根基。

立定謀遠,只有打造一支雄獅般的武漢之師,改革與發展之路才能一往無前。

招才引智,一留一回,兩個“百萬”。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向百萬年輕人發出城市邀請函。

落戶、住房、收入、就業——面對年輕人的四大顧慮,武漢在全國率先實行大學生落戶“零門檻”;率先提出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租到租賃房;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2017年,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達30萬人,是2016年的2倍;新落戶大學生14.2萬人,為2016年的近6倍。

“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讓舉國目光,聚焦在“武漢時刻”。

陳東升、雷軍、董明珠、陳宗年、汪潮涌……傑出校友帶回來的,不僅僅是1.3萬億的投資大單,更是無法估量的人才集聚效應,一線城市人才回流的大幕就此拉開。

産業創新釋放經濟新動能

直至“十一五”末期,鋼鐵、石化、機械製造等傳統製造業,仍是武漢主要産業。

去年,武漢首次提出發展“新民營經濟”。主攻方向,正是以“四新”為特徵的新經濟——光通信、5G、量子科學、腦科學等新技術;移動互聯、集成電路、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等新産業;智慧物流、網絡直播等新業態;共享出行、共享空間、新零售等新商業模式,是新民營經濟的典型基因。而新近畢業大學生、“海歸”人才、科研院校技術人員、職業經理人等新“四軍”,成為新民營經濟的主力軍。

發展新民營經濟,既是對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也是打造創新型城市、富民興漢的一次轉型實踐。

圍繞創新驅動,武漢還將引導支持民營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向産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力爭到2021年,全市實現“4個70%”,即70%研發機構建在民營企業、70%研發人員在民營企業、70%科研投入來源於民營企業、70%專利産生於民營企業。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認為,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武漢作為內陸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高新産業已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智慧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武漢商業航天基地等四大國家基地,托起武漢動能轉換新支點。其中,在光谷東部的武漢未來科技城,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一期工程一號生産及動力廠房已于去年封頂,預計今年投産。

截至目前,武漢各類重點實驗室達159家,擁有68名兩院院士、2177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武漢發明專利申請量達23243件,技術合同交易額603億元。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