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代表委員熱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2018-03-10 08:0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代表委員熱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下大力氣解決看病就醫難題

饒克勤委員: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宏觀治理職能散佈在衛計、物價、醫保、食藥監等部門,必須多部門聯動,改革才能實現突破。

毛宗福代表:全面取消以藥養醫不是簡單地取消藥品加成,而是一場綜合改革。

方來英委員:現在很多基層醫院的硬體都不差,人才是個問題。

段宇飛代表:家庭醫生團隊簽約制度應重點向提質增效轉變,把提高簽約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

何琳代表:基層醫療服務必須儘快得到患者的信任,才能真正解決基層百姓看病就醫難題。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下大力氣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代表委員們表示,要攻堅克難,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醫改,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發力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藥品流通、醫保支付改革。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饒克勤委員認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這一制度的核心是政府宏觀治理、醫院法人治理和醫院內部管理三方面機制。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宏觀治理職能散佈在衛計、物價、醫保、食藥監等部門,必須多部門聯動,改革才能實現突破。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一塊硬骨頭。過去5年來,有些地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饒克勤認為,改革之所以取得成效,是因為堅持了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多方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利用價格、醫保杠桿,患者就醫流程得以改變,從而實現改革目標。下一階段仍要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

“公立醫院要回歸公益性,關鍵是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全面取消以藥養醫不是簡單地取消藥品加成,而是一場綜合改革。”武漢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代表説,“必須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人事薪酬制度、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醫保支付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都得跟上,協同發力,才能從根上剷除以藥養醫頑疾。”

織牢織密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網

我國已織就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網,居民看病就醫有了基本保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

毛宗福説,我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今年人均財政補助增加40元,力度很大。“花好每一分國家給的‘救命錢’,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既要發揮醫保支付監管的作用,減少‘大處方’‘大檢查’,同時還要促進合理用藥,促使醫院提高服務質量。”

藥品、耗材是醫保花費的大頭。國家已啟動高值醫用耗材的國家級價格談判,降低採購價格。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清明代表建議,推動醫用耗材全國性配送集中化、規模化,降低醫院採購成本,控制耗材費用,並同步推行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不合理支出。

“織牢織密社會保障網,其中薄弱的一環是新農合、居民醫保參保人抵禦大病風險的能力較差。”饒克勤説,醫療保險的功能是利用風險分擔機制,減輕參保人患病的經濟負擔。我國城鄉基本醫保保障水平較低,一旦有家庭成員患大病,全家可能陷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境地。精準扶貧需要增強這部分人抵禦大病風險的能力,才能讓他們遠離貧困。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已覆蓋10.5億人,1700多萬人次受益。

饒克勤表示:“40元中有一半用於提高大病保險人均補助水平,這是國家幫助城鄉居民增強抵禦大病風險的能力,逐步消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重大舉措。”

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農村、社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較差。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是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難題的重要一招。

“現在很多基層醫院的硬體都不差,人才是個問題,怎麼讓基層最緊缺的人才——全科醫生沉到基層,必須從制度供給上想辦法。”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方來英委員説。

在西部偏遠地區,全科醫生讓村民受益不淺。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健康促進與宣傳教育所副所長何琳代表説,特別是在偏遠貧困地區,全科醫生能及時提供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診療服務,為基層群眾建立了一道健康防線,降低了患者把小病拖成大病的風險。

“全科醫生引導群眾合理使用醫療資源,在基層首診、急慢分治、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的有序就醫格局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起著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廣東省衛生計生委主任段宇飛代表説,下一步,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家庭醫生團隊簽約制度應重點向提質增效轉變,把提高簽約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

如何讓基層留住合格的全科醫生人才?方來英建議,在貧困地區設置全科醫師特崗制度,將補貼直接落實到人。段宇飛認為,激勵機制是家庭醫生制度的核心,廣東省採用的辦法是收取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用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其中70%—80%用於家庭醫生團隊績效分配,體現優績優酬、多勞多得。

“基層醫療服務必須儘快得到患者的信任,才能真正解決基層百姓看病就醫難題。”何琳説。(記者 李紅梅 劉陽 姜潔 羅艾樺 汪志球 程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