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保護知識産權的巨大進步不容無視

2018-03-30 07:2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美方日前公佈的“301調查”報告中,對中國保護知識産權工作妄加指責。美方的所謂“調查”,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事實,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實際上,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工作。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至今,中國不僅逐漸建立起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和中國國情的知識産權法律體系,同時,在知識産權保護實踐中,對內對外一視同仁,全面履行中國的承諾和國際義務。中國在保護知識産權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不容無視。

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工作。來自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有關資料顯示,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對知識産權相關法律法規作了全面系統的修訂,建立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和中國國情的知識産權法律體系。2008年,中國制定頒布實施了《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把保護知識産權問題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2011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統籌協調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成效顯著。2015年1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發揮知識産權制度激勵創新的作用,提升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隨著創新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全社會已經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保護知識産權的意識顯著提高。

在知識産權保護實踐中,中國多年來始終保持與國際通行做法相一致,對內對外一視同仁,全面履行中國的承諾和國際義務。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今年初曾表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産權保護,成效有目共睹。中國相關的企業和市場也在保護知識産權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據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行政執法機關查處侵權假冒案件11萬餘件,公安機關破獲案件9800多件,檢察機關起訴案件9024件,審判機關審結8300余件。

近年來,中國知識産權保護工作在立法、行政執法和司法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

立法方面,開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修訂工作。201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了《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商標權審判實踐中的難點問題予以明確。2017年11月,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獲得通過,並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行政執法方面,進一步加強行政監督與整治。開展專利“護航”專項行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整治“劍網行動”、版權領域“掃黃打非”的“秋風”行動、“質檢利劍”打假行動、“中國製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等。2017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針對外商投資企業關注的網絡侵權盜版、侵犯專利權、侵犯商標專用權等知識産權問題開展集中整治。

司法方面,2013年至2016年,人民法院共審結涉及知識産權刑事案件近4萬件;審結知識産權民事和行政訴訟案件44萬件,年均增長15%。2014年底,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産權法院,負責專門審理知識産權民事和行政案件。截至2017年6月,3家知識産權法院共受理知識産權案件4.6萬件,審結3.3萬件。為提升知識産權審判專業化水平,最高人民法院積極推動在部分城市設立知識産權專門審判機構。截至2018年3月,已在南京、蘇州、武漢、成都、合肥、寧波等15個城市設立了專門審判機構。2016年7月,《關於在全國法院推進知識産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見》發佈,提高知識産權案件的審判水平。此外,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對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震撼力,成效顯著。

中國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面取得的這些成績,即便是最苛刻的評論者也無法忽視。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20日刊登文章指出,過去十年,中國已經變得日益具有創新能力,並且已經表現出實施得力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的嚴肅決心,“實際上,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國公司所提出的擔憂有許多已經通過法律改革和新執法機制得到了處理”。

當前,中國制定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加快知識産權強國建設,將知識産權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全社會知識産權意識普遍增強,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以此來看,美方對中國知識産權現狀的指責是毫無道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更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對此,中方已嚴正表明,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記者 馮其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