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經濟內需指標亮眼 為應對外部摩擦做足準備

2018-04-18 08:07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半個多月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的話題甚囂塵上,潛在的貿易戰風險是否會嚴重傷害中國經濟?面對美國挑起爭端,中國做好準備了嗎?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給出了“硬氣”的回答:“中美貿易摩擦難不倒中國經濟,更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4月17日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正在踐行結構調整的中國經濟有著十足的韌性——內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助推器”,消費、投資等各項與內需密切相關的指標從數量和結構上都出現了很大的優化。而在此前一天海關總署發佈一季度進出口數據後,業內也預計,上半年我國外貿將延續增勢。

中國經濟結構轉向內需為主

“如果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話,它會對整個中國經濟帶來怎樣的整體性影響?”在4月17日上午召開的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向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提出了這樣一個廣受關心的問題。

對此邢志宏的回答是,近年來,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我國經濟內在動力和活力被大大激發。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中國的經濟增長已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了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了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我國也從一個出口大國轉向了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這種結構性的變化大大增強了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在過去幾年中,外部環境比較複雜嚴峻,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構,通過內需對衝了外需減弱的影響。”邢志宏説。

經濟結構調整的成績體現在哪?邢志宏表示,統計部門進行過測算,2008年到2017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了105.7%,超過100%。這也為外部複雜環境下中國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增長提供了有效支撐。

未來,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否能持續發揮作用?此前,國家統計局曾以內需中的消費走勢為例撰文指出,中國發展的空間還非常充足,具體表現為:一是人均耐用消費品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2017年底,我國居民每百戶擁有汽車29.7輛,而美國每百戶擁有汽車超過200輛;二是信息、醫療、養老、家政、旅遊等服務型消費空間剛剛打開;三是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將進一步拓展消費空間。

消費對經濟貢獻率接近八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17日發佈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後發現,消費、投資等與內需表現密切相關的數據相當搶眼,無論從質量上和數量上都獲得了顯著提升。

在消費數據方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275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3月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1%。對此,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分析認為,對此要結合同期CPI數據出現下行一起觀察。在CPI數值出現走低的情況下,消費依然出現回升,反映出實際消費水平並不低。

記者觀察到,近期各行業發佈的一季度相關消費數據也相當喜人。例如,4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數據稱,一季度汽車銷量達718.3萬輛,同比增長2.8%。其中,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亮眼,銷量同比增長154.3%。

而在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方面,據邢志宏在發佈會上披露,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8%。記者發現,這一數字打破了多年來同期最高紀錄。例如在2017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為77.2%;而在2016年及之前的幾年內,這一數字大約穩定在60%左右的水平。

為何消費對經濟貢獻在近兩年內突飛猛進?對此,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表示,在剔除季節變動原因之後,消費貢獻率數據表現依然強勁,從更深層次來説,這反映出隨著國民收入增長和新消費方式産生,對消費需求的增長有著極強的拉動。

劉學智認為,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提升還與國內主動推動産業結構轉型有關。“這幾年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新的消費增長領域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給,比較明顯地帶動了相關的消費增長。”

記者也注意到,近年來國內不少新消費領域成長迅猛,供需兩旺。例如,據工信部於今年3月披露,2017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産量達290萬架,增長67.0%。而一家研究機構發佈的研報稱,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1521萬台,同比增長22.1%。

“補短板領域”投資表現突出

除消費相關數據表現搶眼外,在一季度投資數據中,不少“補短板領域”表現突出。

據邢志宏介紹,一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2%、13.4%和25.4%,分別快於全部投資26.7、5.9和17.9個百分點。記者注意到,這些領域都和滿足國內相關需求的關係更大。

中國社科院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呂鐵就這些領域投資的良好表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傳統投資領域未來的增長已比較有限,要提高投資質量,就要讓投資在這些“補短板領域”發力,以滿足國內需要。

邢志宏也在發佈會上指出,一季度民間投資活力增強,“民間投資佔全部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60%以上,一季度增長8.9%,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同時民間投資的領域也在進一步拓寬,一些重點領域得到了加強,對供給結構優化、供給效率提升都産生了積極影響。”

相關專家此前曾表示,民間投資增長將對滿足國內需求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曾對記者指出,當前,國內以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仍然急需地鐵等大型基礎設施以及停車場等小型基礎設施,以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這需要企業通過投資在其中發揮作用。

就在一季度經濟數據發佈的同一天,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就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嚴正表態:“如果美方任性妄為,繼續逆潮流而動,我們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如果未來中國外貿環境出現惡化,良好的經濟數據、健康的經濟發展態勢,無疑是中國應對外部挑戰的最好武器。(實習記者 李可愚 記者 胡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