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全域旅遊豐富美好生活

2018-05-19 07:3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19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國旅遊日,全國各地將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産品和3000余條便民惠民措施,讓廣大百姓共享旅遊産業發展帶來的紅利,而這也契合了今年旅遊日的主題——“全域旅遊,美好生活”。

全域旅遊發展圖景日漸清晰

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旅遊消費亮眼: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1.47億人次,同比增長9.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871.6億元,同比增長10.2%。比數字更振奮人心的是,全域旅遊正呈現從“點上發力”到“遍地開花”的特點。

2018年初,《關於2018中國旅遊主題年安排的通知》印發,確定今年為“美麗中國——全域旅遊年”。隨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在地方層面,全國已有500多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有海南、寧夏、陜西、貴州、山東、河北、浙江等7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全域旅遊發展圖景日漸清晰。“旅遊+”被認為是實現全域旅遊的一大核心路徑,推動旅遊與農業、工業、交通、航空、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領域相加相融,推動健康旅遊、體育旅遊、工業旅遊、科技旅遊、研學旅遊等新業態新産品競相發展。

對於遊客來説,全域旅遊的推進帶來的是各種旅遊産品的豐富多彩,滿足了遊客知識獲得、文化感知、休閒娛樂等個性化、多樣化的旅遊需求。

伴隨全域旅遊發展,一項項涉及管理體制、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改革加速落地。

戰略性支柱産業地位更鞏固

回顧我國旅遊産業的發展,若干年前,還曾有人提出質疑,如旅遊只富民不富財政論、旅遊作用和貢獻只是消費論、旅遊僅是軟實力論,等等。而今天,旅遊産業加速成長為戰略性支柱産業是對這些論調最好的回擊。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多年來對中國旅遊發展的測算顯示,中國旅遊産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率和社會就業綜合貢獻率均超過10%,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測算,過去3年,我國旅遊綜合最終消費佔同期國民經濟最終消費總額的比重超過14%,旅遊綜合資本形成佔同期國民經濟資本形成總額的比重約6%,旅遊綜合出口占國民經濟出口總額的比重約6%。

我國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地位,旅遊産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2017年國內旅遊市場達50億人次,比2012年增長69.12%;2017年國內旅遊收入為4.57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01.15%。

程正軒在江西靖安縣三爪侖鄉經營著一家民宿,“去年‘五一’開始試營業,一到節假日遊客爆滿”。在當地,很多百姓都認識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升級鄉村旅遊走上了致富之路。旅遊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並帶動大量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正通過旅遊轉化為金山銀山。

旅遊漸成幸福生活“剛需”

張淼剛剛參加工作兩年,利用假期約上朋友一起旅遊是他最喜歡的事情之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遊是一種讓人身心愉悅的生活方式。”張淼説,年輕一代喜歡四處轉轉,自己的父母一代也越來越享受旅遊休閒的樂趣。

旅遊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産業,融入了億萬百姓的生活。“2017年,我國人均出遊已達3.7次,旅遊成為衡量現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剛需。”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金早表示。

如今,百姓的旅遊需要已發展成為更廣泛、更多樣、更多層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之相比,我國旅遊業雖然發展迅速,但依然存在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比如,城鄉旅遊發展不平衡與全域旅遊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旅遊産品結構不合理與廣大遊客日趨多元的旅遊消費需求不相適應;以廁所為代表的旅遊公共服務及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不充分與旅遊爆髮式、井噴式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等。

解決這些矛盾必須推動高速旅遊增長向優質旅遊發展轉變,不再簡單地追求發展增速,而是持續增加旅遊的有效供給和高質量供給,走依靠“質量”“品質”“服務”發展的新路。

新的嘗試已經開始,今年各地在“中國旅遊日”前後推出的旅遊産品,特別注重迎合廣大遊客追求互動體驗、喜歡文旅融合産品等不同“口味”,如安徽將舉辦千人徒步古道、品味傳統徽菜美食長街宴、探秘許村文化等活動;廣西南寧將同期舉辦上林生態旅遊養生節,吸引遊客領略當地的絢麗風光,體驗獨特的養生之旅,品嘗壯家瑤寨美味家宴等。(記者 張雪)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