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青少年健康相關科普知識

2018-05-23 12:03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青少年健康相關科普知識舉行新聞發佈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青少年健康相關科普知識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018年5月23日(週三)上午10:00在委機關2號樓新聞發佈廳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青少年健康相關科普知識。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5月份第二場新聞發佈會。這次發佈會的主題是向大家介紹精神衛生、用眼衛生和營養健康的相關科普知識。

今天請到四位嘉賓,他們是:北京回龍觀醫院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劉華清,北大六院兒童病房主任曹慶久先生北京同眼科主任楊曉慧女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研究員張倩女士,專家將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問題。首先,請劉華清主任介紹兒童青少年精神衛生有關知識。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 劉華清】各位記者上午好!今天非常高興參加有關於精神心理衛生的發佈,我主要介紹一下我的領域的一些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關話題。我普通話説的不是那麼標準,請大家原諒。

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2017年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愛、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國家的發展本質上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離不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心理健康是兒童青少年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步,成人世界的各種關係過早地影響到兒童青少年。兒童青少年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對人際關係的選擇、學習等方面壓力都成百倍的大於過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佈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疾病並不是説到十七八歲成人以後就完全好了,如果不治療,不及時干預,到成人世界裏面還會帶來,還會存在。所以,重視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全社會都來呼籲和干預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知道,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未來都是青少年的。我們的國家強大就來自於青少年的強壯,青少年心理狀態的不穩定、認知結構的不完備性、生理成熟與心理髮展的不同步性、對社會和家庭叛逆及依賴的衝突、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等,使他們的焦慮情緒較重。同時,由於兒童青少年自我意識脆弱,生活閱歷較淺,抗挫折能力較低,因而更易産生心理行為問題。兒童青少年面臨的主要心理行為問題有:情緒問題、行為問題、應對方式問題和主觀幸福感缺失等,嚴重者還會産生心理疾病。影響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僅僅有個人因素,還有家庭、學校、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因素,要預防和減少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生,必須採取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家庭方面,家長要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關係,對孩子有適度的期望,用發展的視角來審視孩子和引導孩子。

學校方面要積極引導兒童青少年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之中,潤物無聲。要組織並引導孩子參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其全面發展。通過各種活動,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與溝通,努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認真做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通過個別諮詢、團體諮詢、電話諮詢、網絡諮詢、班級豐富多彩的團體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行為訓練等多種形式,為中小學生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如果發現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要及早轉介到專業醫院進行治療和診斷。

社會層面要利用並規範大眾傳播媒介,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減少社會上不良風氣波及到學校,避免影響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積極利用各種傳媒豐富兒童青少年的生活,增長知識,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綜上,全社會都應當共同維護和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為培育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助力,為健康中國助力。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