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司法為民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2018-05-30 11:05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5月30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5位基層法官,圍繞司法為民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國新辦就司法為民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中國網 楊佳 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 襲艷春】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中外記者見面會。最近國新辦的發佈廳也很熱鬧,因為我們不定期的邀請各個領域的代表到我們的發佈廳和記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5位法官和大家作交流,主要圍繞的話題是司法為民。我先介紹一下這5位法官,他們是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高曉力法官;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審判第一庭庭長姜穎法官;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中關村人民法庭庭長陳昶屹法官;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法官;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陳少華法官。不知道大家對各位法官有什麼認識和印象,我見了之後覺得眼前一亮。我們剛才在休息室裏和法官們聊天,了解到他們非常有代表性,現在女法官的比例也不少,而且這5位法官是從事不同司法領域方面的工作,所以估計大家一會兒也會非常期待和他們作交流。

交流之前,先請幾位法官簡單和大家説兩句。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高曉力法官。中國網 楊佳 攝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 高曉力法官】各位媒體大家上午好,我是高曉力,目前任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民商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同時負責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而且還要管理全國法院相關涉外商事等司法行政工作。在最高法院的民商事審判領域,我們根據專業的不同,我們由四個不同的民庭來分別承擔民商事審判工作,我所在的庭叫民事審判第四庭,專門負責審理涉外和涉港澳臺的民商事爭議案件,以及海事海商爭議案件。我本人到最高法院工作,到今年為止已經24年了,擔任法官也有17個年頭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從事涉外民商事審判工作;只有在2014年底的時候,最高法院第一次設立巡迴法庭,我被派往到深圳的第一巡迴法庭擔任主審法官,去了兩年,這兩年當中我個人也受到了很大的鍛鍊,因為審理了各種案件。此外,我也承擔過很多的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而且參與了這20多年來涉外審判領域的全部民商事司法解釋的起草和論證工作,從我個人來講也是收穫很大,所以我本人今天非常高興參加今天這樣一個見面會,能夠和各位記者朋友一起交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所了解的法院工作。

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審判第一庭庭長姜穎法官。中國網 楊佳 攝

【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審判第一庭庭長 姜穎法官】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是姜穎,是北京知識産權法院的一名法官。我是1994年7月進入法院工作,一直從事知識産權審判,和高法官差不多,一直沒有改過行,我從事知識産權審判到今年也是差不多24年了。我還記得我當時剛剛進入知識産權庭的時候,庭長跟我説過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説知識産權無小案。當時我理解這句話,意思是説知識産權很重要。但是為什麼重要,其實我沒有太多的認識,隨著我審理的案件越來越多,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也就越來越深。確實,知識産權案件的審理不僅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會影響到行業發展的方向,影響到國際的經濟交往,甚至是社會公眾利益。所以我覺得知識産權法官不僅要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而且要通過令人信服的判決樹立起中國知識産權保護的良好形象,我覺得這對我們是一個特別高的挑戰。

我所在的北京知識産權法院是在2014年底成立的全國第一家知識産權審判的專門法院,承載著提高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水平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在我們國家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知識産權的司法保護作用也就更為重要了,所以我覺得自己特別慶倖,趕上了這樣一個好的時代,能夠通過自己審理的知識産權案件促進國家的創新發展,我感到無上的光榮。

謝謝。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中關村人民法庭庭長陳昶屹法官。中國網 楊佳 攝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中關村人民法庭庭長 陳昶屹法官】各位中外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叫陳昶屹,今年37歲,法學博士、博士後,目前是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人民法庭的庭長、四級高級法官,同時也兼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常委、副書記。2005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畢業以後到海淀法院工作,我先後在民庭、派出法庭從事民事審判工作。為了解決老百姓的民事糾紛,我也是深入群眾和深入田間地頭。説實話,為辦好案件,我也掏過雞窩,爬過墻頭,串過衚同,為老百姓解決的問題主要也是家常裏短,鄰里糾紛;當然我也審理過像建設工程糾紛、房地産糾紛、醫療事故糾紛等疑難複雜的民事案件。

説實話,這一幹就是10年。從2015年,我開始從民事審判領域轉向了知識産權領域,對我來説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這個領域我審理了全國首例被遺忘權案,還有北京市涉互聯網的名譽權案,首例訴權禁令案,這樣一些全國和全市具有首例性的案件。我在法院工作這13年來,先後審理了民事案件、知識産權案件共計達到了3千多件。也先後獲得了全國模範法官、全國十佳我最喜愛的好法官、CCTV201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我所在的人民法庭位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高科技園區,這個法庭是全國首家專門審理知識産權案件的派出法庭,我們先後審理了具有全國影響力、具有司法前沿性的重大疑難案件。我們這個法庭可以説是一個年輕的高知群體,我們的法庭全體人員平均年齡只有35周歲,而且有三個法官擁有博士學位,其他大部分的法官也都有法律碩士以上的學位。我們能夠肩負起維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法治環境這樣一個光榮的使命,倍感光榮,也感到責任重大。

今天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跟各位中外媒體的記者朋友們一起交流有關法院的工作,謝謝大家。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法官。中國網 楊佳 攝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 陳海儀法官】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叫陳海儀,來自於美麗的花城廣州,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的庭長。從1996年7月我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法院的少年審判庭工作,應該説轉眼已經有22年了。廣州有一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挽救失足少年的“羊城金不換”少年司法品牌,我就是和這個品牌一起成長的一名光榮的少年審判法官。22年來,我辦理了4千多件和孩子、家庭息息相關的案件,我和我的同事們也一直致力做好審判以外的延伸工作,到現在為止我還和10多名失足少年以及他的家人和朋友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絡。每年我會跟他們談心談話、輔導,給他們寄出我和我兒子一起製作的手繪的明信片,同時跟他們郵件來往、寫信超過了1千多次。我還是廣州市十多所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校外輔導員。近年來我在廣東省的100多所學校開展法律自護、預防犯罪的宣講。應該這麼説,很多我所接觸的孩子愛叫我“法官媽媽”。讓我特別自豪的是我幫教的上千名的少年犯裏面有30多個青少年考上了大學,有300多人順利升上了高中、中職院校,我非常感動的是我幫教的孩子到現在都沒有一個重新犯罪的。未來我將繼續關注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將司法的溫暖傳遞給千家萬戶。謝謝大家!

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陳少華法官。中國網 楊佳 攝

【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 陳少華法官】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叫陳少華,今年49歲,是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執行局長,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記者見面會。我在基層法院工作已經有28年了,擔任執行局長也有6年了。在執行局工作期間,我追欠款,“鬥”老賴,各種酸甜苦辣體會頗深。6年前我剛接任執行局長時,執行局積案多、信訪多、人心散,每天面對的都是埋怨聲、吵鬧聲,聲聲入耳;煩心事、窩囊事、事事操心。剛開始我很困惑,為什麼做了那麼多工作,執行還是那麼難?為什麼努力了,群眾還是不理解?執行路在何方?到後來,我首先摸清案件的總體情況和案件各承辦人的思想狀況,了解信訪積案的癥結所在,逐案制定化解方案,逐案主動打電話對接,一下子拉近了與申請人的距離,變被動為主動。因案施策,紮實執行,半年多的時間就將歷史遺留下來的十幾件老案、“骨頭案”直接化解掉。其實執行路沒有捷徑可走,如果有,那就是踏踏實實的作風、人文關懷的暖心和久久為功的韌勁。

【​襲艷春】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看看記者朋友們有沒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電視臺記者】關於執行難的問題,我們注意到最近這幾年各級法院都在解決基本執行難,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安全感?

【陳少華】作為一名執行法官,很高興首先來回答這個問題。解決執行難其實就是司法為民的過程。我們真正將老百姓的“紙上權利”(生效裁判文書確定的合法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其實目的也就是要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安全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切實推進執行工作作為重大部署。兩年多來,各級法院攻堅克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取得重大進展。隨著攻堅執行難大力向縱深推進,要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緊緊依靠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政治優勢,堅持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大格局。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執行保障機制不暢、執行隊伍力量不足、部分執行幹警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努力實現基本解決執行難總體目標的“四個基本”:即被執行人抗拒執行、規避執行,外界干預執行等現象得到基本遏制,人民法院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的情形得到基本消除,無財産可供執行的案件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標準和實質標準把握不嚴,恢復執行等相關配套機制應用不暢的問題得到解決,有財産可供執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內基本執行完畢。

三是進一步推動執行工作強制性、信息化、規範化,“一性兩化”得到進一步落實和提升。通過加大司法拘留,加強打擊力度,壓縮失信被執行人抗拒執行、規避執行的空間,通過拓展網絡查控、失信聯合懲戒、限制高消費等措施,提高查人找物能力,通過加大司法拍賣,提升財産變現和處置能力,通過流程節點公開,促進陽光執行。

四是強化執行規範化建設,強化依法依規執行、公正執行、文明執行、善意執行理念,深入開展執行理論研究,不斷提高執行隊伍的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謝謝。

【陳海儀】我接過陳局長的話舉個例子,因為我是少年家事庭的法官,審理了很多家事案子,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我們的執行對於撫養費、撫育費和孩子的醫療糾紛方面得到賠償款,還有交通事故可能需要依治的一些費用,我們是有專項行動、綠色通道,讓他們可以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優先發放補償款。這個事情我們的當事人知道了以後,其實對家事案件的調解也非常的有效。我審了一件案子,是一個同居案件,男方就不想給非婚生的孩子撫養費,我們在案件調解的過程中就明確告訴他,如果你失信不去執行的話,你有可能被拘留,你有可能被限制出行、出境,有可能被限制高消費。當事人一聽,就覺得這個孩子是自己的,畢竟撫養費是要給的,所以他就説陳法官你講的好清楚,我願意和對方調解。所以我們的執行就是要讓人民群眾通過各種措施,能夠讓他的權益看得見、摸得著,誠信機制、誠信社會、誠信觀念,就會深入人心。對於我們的案件審判、執行,這種社會的風氣一旦深入人心的話,這個社會就能夠做到生機勃勃,井然有序。

【陳昶屹】因為我也是來自基層法院,跟陳局長是一樣的;我來自海淀法院,我也想跟各位中外媒體的朋友們介紹一下海淀法院在執行工作的一些基本做法。決勝執行難是全法院系統對我們國家和人民做出的一項莊嚴承諾,是一場一定要打贏,一定能打贏的硬仗。對於這樣一場硬仗,我們海淀法院實際上是整個全國決勝執行難工作的一個縮影,我跟大家講一下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第一點,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來推動裁判文書確定的結果(義務)得到全面的執行。我們海淀法院與公安機關,還有銀行,還有不動産的登記中心等機構建立了聯動機制,這些機構也跟法院開通了綠色通道。讓我們在查人找物方面更加精準、更加高效。我有兩個數據可以説明這個問題——從2017年到現在,我們海淀法院已經依法拘留了拒執人員286人,而執行標的總額更是高達20億元。同時我們注重執行工作的新聞宣傳,在各大媒體都發佈了失信被執行人的名單,而且對失信的執行線索進行懸賞,而且還發佈了大量的執行案例進行新聞宣傳。

第二,我們勇於創新,用信息化的手段讓人民群眾更加方便訴訟,接近司法、參與司法、監督司法。去年在海淀法院,在北京市法院系統率先上線了微信小程序,叫“海淀法院審判執行聯絡平臺”,而且還開通了“微信自動立案”這樣一個平臺,讓老百姓不再每次要長途奔波,而是可以通過手機的方式直接在微信上執行立案,聯絡法官,可以提供財産線索,而且還可以投訴舉報。

第三,以勇於創新的精神,用機制改革來規範執行的公權力。海淀法院借助自行開發執行精細化管理系統。海淀法院做到了對不動産、銀行存款、車輛信息這些財産線索可以一鍵跨庫查詢,對於執行法官辦理的成百上千件案件、財産情況都可以一目了然,尤其是對於發放案款這種關鍵性的環節,已經能夠實現在系統內全程自動留痕。所以決勝執行難這個問題,我們全國的法官一定會言必行、行必果,也請各位中外媒體的朋友們拭目以待。謝謝。

【姜穎】我沒有從事過執行工作,但是我一直很關注知識産權案件的執行。在知識産權案件的執行中,執行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停止侵權的執行難,還有一個是損害賠償的執行難。損害賠償的執行問題前面幾位法官都談到了,我就談一下對於停止侵權的執行到底怎麼解決。停止侵權,確實執行機構執行很困難,因為執行法官不可能每天盯住被告企業,看他是不是還實施侵權行為。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權利人申請執行法官對被執行人採取一些強制措施,比如説罰款、拘留的措施以外,他還可以走另外一個侵權的訴訟途徑,就是他可以針對被告的重復侵權行為另外再提起一個侵權訴訟,在後案的訴訟過程當中,法官是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對他重復侵權的行為採取懲罰性的賠償措施,比如説我們在一起商標的侵權案件裏,前案已經判決被告要求他停止侵權,賠償20萬元,但是他拒不停止侵權,當這個權利人再次提起訴訟的時候,法官就對他進行了懲罰性賠償,原來賠償20萬,在第二起案件裏是判決他賠償60萬元的損害賠償數額,所以這個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和懲罰的作用。

謝謝大家。

【襲艷春】我們繼續提問,今天港澳臺記者包括外國記者有沒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

【香港NOW寬頻電視記者】今天的主題是司法為民,有個別內地維權律師被吊銷了律師執照,想請問各位法官對這些事情怎麼去看待?謝謝。

【高曉力】我是長期從事涉外和涉港澳臺的民商事審判工作,涉刑事犯罪的問題,我想我們這些年來其實大家也可以看到,最高法院,包括全國各級法院也通過各種媒體在宣傳報道刑事法律的規定,以及對一些刑事政策通過司法解釋以及指導性意見等等所持的司法態度。在很多案件中,首先在形勢審判領域堅持罪行法定主義是一直都沒有改變的。在這些年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過程中,我們更加強調證據裁判原則,強調疑罪從無,還有非法證據排除等等,強調通過庭審來發揮查清事實作用。只有查明,確實構成犯罪才會適用刑法,予以處罰。如果都不構成犯罪的話,自然就沒有刑事責任的承擔。所以我想,不論是在個案中還是在類案中,最高法院都會堅持這樣一個罪行法定、證據裁判、疑罪從無,還有我前面所説的非法證據排除等等這些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確保每一個案件都公正處理。

【襲艷春】這個問題我補充一兩句。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司法為民,在中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來履行職責。不管他是一個律師還是一個商人,只要是違反了法律,都應該像曉力法官剛才説的這樣,依法來進行處理,這也是為民的一方面的表現。

【陳海儀】我想補充一句,因為我是從事少年審判的,少年審判也是有刑事審判這一部分。我覺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首先第一個要做到的就是嚴格依法辦案。也就是無論你是法官、檢察官、公安人員還是律師,也就是任何一個法律人、司法人都必須要在法律的框架內去行使自己的權力,這是沒有任何可以例外的。包括法官、律師也不例外,這是我們保證每個人民群眾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前提和關鍵。所以我認為我們審理涉少年司法的案件,很多人覺得你們審理未成年人案件是不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是的,我們在審理這些案子的時候,也是要給未成年人一個罪責刑相適應的判決結果。為什麼?如果你不給他一個公正公平的判決結果,尤其是未成年人,他就會對人、對社會、對家庭有潛在的一種不信任,如果他帶著這種不信任回到社會的話,對社會是一種危害。因此我覺得無論是任何人,未成年人也好、成年人也好、法官也好、檢察官也好、律師也好,都必須要在法律的框架內公平、公正的去處理任何一個案件。

【陳昶屹】剛才兩位法官是從刑事的角度來説,我是一位民事法官,我想補充一句。重要的一點在民法上有一個原則,叫權力禁止濫用,維權和權力的濫用還是有界限的。對於事實要區分,他是真正的維權還是打著維權的旗號進行權力的濫用,如果是權力的濫用當然要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看到問題的本質。

【中國日報記者】我想問一下陳海儀法官,您剛才在介紹中也提到,您是從事少年家事審判工作的,不論是少年審判還是家事審判,涉及到了很多法理情平衡的問題,想問問您在工作中是怎麼平衡的,怎麼確立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真正做到司法為民的?

【陳海儀】非常感謝您的提問,您的提問也恰恰是少年家事審判法官很想説的話.因為大家知道,我所處的少年家事審判庭審理都是和孩子、家庭有關的案件。眾所週知,和孩子、家庭有關的案件往往都是衝突非常尖銳,感情非常的複雜,而我們社會的、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和睦幸福。我們有一句俗話説每一個不幸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所以少年家事審判庭的法官在審理這些案件的過程中確實面臨很多情理法的衝擊。

很多人覺得我們在少年刑事案件裏面,就是對這些未成年人過於的輕縱,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判的很輕,讓他可能重新到社會上再幹壞事。有的人覺得家事案件就是婆婆媽媽,家長裏短,清官都難斷,一個法官,有的看著挺年輕——你有這個經歷,有社會判斷的閱歷嗎?所以很多當事人會對家事法官産生一些誤解。但實際上我可以告訴大家,大家盡可以放心,因為少年司法發展到現在已經是30多年了,我們國家的少年司法秉承的原則和方針是非常科學的,也是和國際社會的未成年人的政策、國際規則是完全一致的。教育、感化、挽救,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我們首先接到一個刑事涉少案件的時候,我們首先會對未成年人的被告人以及他的家庭進行庭前社會調查,甚至會介入進行心理測評。了解一下這個孩子為什麼會走上犯罪道路,他走上犯罪道路有什麼樣的家庭和社會的成因。

第二,我們會對被害人予以非常高的關注。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被害人,比如性侵案件,未成年人被害人承擔了很大的心理創傷,我們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幫他走出這個心理創傷,並且讓被告人和他的家庭給予高額的經濟補償,讓他們達成和解,讓破壞了的這種社會關係得到慢慢的修復。還有,我們會通過給他指定辯護人,合適未成年人對他進行訴訟方面的保護。我剛才説了,程序正義是所有案件審理的前提和關鍵,只有程序、庭審中心化了,這個案子才能夠成為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案件,我們會依法依規的給他相應程序的保障,同時我們會對他進行法庭教育,對他進行判前司法聯席會議,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我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悔罪、認罪,而他的家人也要明白,他要和他的孩子一起去共同承擔起修復這個社會關係破損的法律後果。

同時,我們在宣判以後,不會像成年人一樣,我們會繼續跟蹤幫教,我們會有矯正建議、有幫扶,我每年跟他們的聯絡不下1千次。什麼方式呢?矯正、修正、輔導,讓他能夠順利的重新走回家庭、學校和社會,成為一個正常的社會人。對家事案件我們是實現柔性司法,就是讓大家在和諧平和的環境下進行全程調解。廣州構建了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家事心理員三位一體的隊伍,多元化化解糾紛機制在我們這裡建立起來,通過這一系列的梳理以後,我們的調解能夠得到更高的提升。同時,家事案件的關係修復好了,家庭自然就和諧和幸福了,我們是通過少年的刑事審判,樹立社會主義的正能量,通過家事審判引領社會主義的家庭新風尚,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少年案件、家事案件獲得滿滿的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法院報記者】想問一下姜穎法官,目前在我國知識審判領域中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侵權賠償數額過低,就讓很多當事人面臨著贏了官司,輸了市場的問題?北京的知識産權法院是如何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謝謝。

【姜穎】感謝您的提問,您提的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目前反映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經常説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反過來説,如果我們知識産權保護的不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創新能力和水平,在知識産權保護水平方面,其實損害賠償數額是非常突出的一個方面。目前現在這種損害賠償低的現狀確實會影響到權利人維權的積極性以及最終會影響我們的創新活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我覺得裏面既有立法的問題也有當事人舉證的問題。怎麼解決損害賠償過低的問題,知識産權法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們樹立起一個理念,要通過知識産權司法給我們的知識産權進行定價,一定要通過確定的損害賠償數額,體現出知識産權在市場中的價值。

第二,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訴訟措施並且運用了一些證據規則,來解決當事人關於損害賠償的舉證難問題。比如在2016年判決了一起U盾的專利侵權案件,在那個案件裏面,我們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採取了證據保全、調查取證,而且運用了舉證妨礙的證據規則,最後是判決被告賠償原告4900萬元,是比較高的一個賠償數額。

第三,我們還強調要減輕權利人的訴訟成本。怎麼降低成本?要求權利人為了訴訟支付的合理費用全部判決由被告來承擔。這樣可以有效減輕成本,提高訴訟的積極性。通過第三方公司的數據統計,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在2015年到2017年,我們的專利侵權案件有一個統計數據,平均的判賠額分別是45萬元、138萬元和66萬元,整體上是維持著相對比較高的一個水平。所以我們現在的舉措也確實回應了權利人關於損害賠償不夠高的呼聲,也增強了他們進行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的信心。接下來我們還會進一步通過我們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來一個科學合理、比例協調的損害賠償機制,來切實維護知識産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謝謝。

【紐約時報記者】我這個問題要問高曉力法官。中國2017年以後開始建立巡迴法庭,你也剛介紹了你在巡迴法庭鍛鍊過,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您在巡迴法庭的工作具體是怎麼運作的?比如説案子是怎麼審理的?巡迴法庭解決什麼樣的問題?一般的法庭不能解決的問題巡迴法庭能解決什麼問題,尤其在糾正司法保護主義問題的過程當中,巡迴法庭能發揮什麼作用?謝謝。

【高曉力】我覺得紐約時報的這位記者,您問的這個問題特別好。我也特別想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我所經過的這一段非常難忘的巡迴法庭主審法官的經歷。最高法院在2014年底設立第一和第二巡迴法庭,是根據我們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議,在決議當中涉及到説最高法院要設巡迴法庭,最高法庭是為了執行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的內容,很快的在深圳和瀋陽,在2014年12月份的時候籌備設立了兩個巡迴法庭,首批是兩個。因為巡迴法庭是一個全新的審判,首先定位是最高法院的分支機構,所以巡迴法庭所做的裁判就是最高法院的裁判,並不是説另設的一級法院,這是它的性質。

其次是審理什麼樣的案件。因為最初設立的兩個巡迴法庭是嘗試性的,所以我們是把通過最高法院制定司法解釋的方式明確在巡迴法庭受理案件的範圍和運行規程。這個司法解釋也是公開的,大家可以看到。簡單的説,第一巡迴法庭是受理涉及到廣西、廣東和海南三個省法院審理的案件。這三個省的案件要上訴到最高法院的案件或者是説當事人對於這三個省做出的終審判決不服申請再審的案件,都要到巡迴法庭去由巡迴法庭的法官負責審理。這是它的收案範圍,這是民商事的;當然還有一些行政案件,還有一些小部分的刑事申訴案件,這是整個受理案件的範圍和巡迴區關係的問題。

第二巡迴法庭設立在瀋陽,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由最高法院派出法官任期兩年,所以我的任期從2014年底一直到2017年1月份回到北京,在巡迴法庭初設的時候採取的一個全新裁判權利的運行方式,在2017年初的時候,最高法院又陸續設立了4個巡迴法庭,到現在為止一共有6個巡迴法庭,所有後面的巡迴法庭的裁判機制都是和最初設立的第一、第二巡迴法庭的權利運行機制是一樣的。法官首先是員額制、司法責任制,同時落實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的思路。也就是説任何一個案件都由主審法官組成合議庭,在合議庭當中一般都是按照法律的規定是基數,一般都是三人,但是也有五人和七人的情形,因為我們要根據多數意見擬最後的判決,所以合議庭都是基數。在這三個人當中,都有一個法官負責主辦這個案件,這個法官就擔任這個案件的審判長,所以審判長不是固定的,都是在個案當中由主要承辦這個案件的法官擔任審判長,其他的法官參與合議。最終的裁判文書是由主辦這個案件的法官擬出裁判文書稿,但是要經過其他的法官合議之後都同意這樣的一個文書,最終由審判長簽發。

在具體案件審理的過程當中,如果二審和再審的案件,最高法院巡迴法庭一定要開庭審理。開庭審理之後,主要承辦這個案件的法官要寫一個詳細的案件的審理報告,把這個案件當事人的訴辯理由,他的分析以及相關的類案檢索的情況詳細寫在這個報告當中,給其他法官傳閱,之後所有合議庭的法官坐在一起合議這個案件,最後根據多數意見擬出裁判文書稿。再經過我前面所説的程序,這就是巡迴法庭的審判權利的運行機制,最終做出簽發裁判文書的法官就是這個案件的審判長。這是我們落實由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的基本的構架。

大家又會問,如果是碰到疑難案件怎麼辦,我們有一個主審法官會議的機制,承辦這個案件的或者是合議庭的任何一個法官,如果認為這個案件很疑難,他有權利提請主審法官會議討論這個案件。但是主審法官案件會議的意見僅供合議庭參考,並不具有拘束力。如果這個案件確實重大、疑難、複雜,合議庭的審判長還有權利提請院長、提請最高法院的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但是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內容,根據法院組織法和法官法的規定是有拘束力的,合議庭必須要尊重這樣的決定,最終做出裁判。這就是巡迴法庭審理案件的審判權利運行的情況。應該説在第一、第二巡迴法庭設立的時候,當時設立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方便當事人訴訟,但是我們法官比較辛苦,因為作為最高法院的法官,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把我的辦公室從北京搬到深圳或者瀋陽,或者西安、南京等等這些地方,但是確實為了達成這樣一個目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司法為民”,所以最高法院根據中央的規定迅速設立了巡迴法庭,定期派出法官到當地審理案件。

就我而言,我們在第一年的時候,2015年我個人承辦的案件90件,參加合議案件是200多件。第二年我自己承辦的案件130件,參加合議300多件,兩年裏一共參審案件800件,這個數字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最高法院的法官可能都是一個非常吃驚的數字。確實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在民商事領域,在各個領域,案件確實呈爆炸式的增長,包括從立法的角度、司法的角度最高法院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包括繁簡分流等等各種訴訟制度的改革,希望化解這些問題。但是最高法院每年受案量在逐漸的增長,這個數字我們可以從周強院長這些年在每年的春天,向全國兩會作報告的時候,報告當中可以很準確的查詢到這些數字。

具體到巡迴法庭我和我的同事們,當時確實非常辛苦,如果是800件案子,平均到每一天大家可以想見這樣一個工作量,而且對我們來説,儘管我們法官每天都會面臨很多的案件,但是我和我的同事都有一個非常簡樸的想法:對於我們來説,天天都是訴訟,天天都是案件,但是對於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只來法院一次,所以不管這個案件是簡是繁,我們一定要給他一個清晰的回應;他的觀點是否成立,我是否支持,有理有據有節在自己的裁判文書當中予以回應。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開庭之外,每一個法官,每一個案件當中最少要有詳細的案件審理報告,還有幾個法官坐在一起合議,而且要記入筆錄。還有所有審判文書的撰寫、修訂,這些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可以想見這樣的工作量。 我們其實不加班加點真的是難以完成的,所以在那個時候我乾脆不回家了,因為我們辦公室條件也是很不錯,因為總是想到一個人在深圳,家也不在那,很多家裏的事情也顧不上,還不如用這樣的時間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這樣也能夠勝任法官的職責,給我們的司法改革和改革當中我們到底能夠産生怎樣的效應,給一個圓滿的答卷,這其實是我們所有的同事都是這樣考慮的。

最後提一點,除了在巡迴法庭的試驗田過程當中落實司法責任制,我們還有配合院裏大力推出的司法公開,比如裁判文書網上把所有的裁判文書6個月自動推轉到互聯網上,所以這樣法官的壓力是很大的,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的裁判文書被別人指指點點或者出現很多低級性的錯誤,所以要付出很多努力。還有庭審直播,我們每個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是在互聯網上直播的,除非雙方當事人都申請不在互聯網上直播。庭審直播給法官造成的壓力很大,但是當事人很喜歡,有些律師也很喜歡,因為他有的時候還會把這個作為宣傳自己、展示自己法律觀點的一種機會,所以法官也會重視。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因為最高法院開庭的案件最少一上午,要三個小時,所以我們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而且鏡頭對著你,一些小動作就會特別不雅,所以每個法官都要嚴格自律,有板有眼,在庭審的時候大家可以想象這樣的壓力,所以我也正好感謝你的提問,有機會讓我向各位媒體朋友分享一下我們的經歷,讓大家更了解我們,了解法院、了解法官。

謝謝。

【襲艷春】法官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我們這個見面會本來説要輕鬆一些,和法官同事們説可以輕鬆一些,但他們都説平時都這樣正襟危坐,已經習慣了,所以大家也能夠感覺到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我知道大家有很多關注的特點,我建議這是最後一個提問,有問題可以之後和各位法官交流。

【人民日報記者】這幾年社會公眾對於社會公平和司法公正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比如説像每次有冤錯案件的出現和糾正的時候都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影響,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就是請各位法官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來談一談身為法官怎麼才能夠做到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可能是很多社會公眾都關心的問題。

【陳昶屹】感謝您這個問題,對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求我們人民法官,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公平正義以可感受的方式來實現,實際上這個可感受的要求是很高的。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説,認為怎麼樣才能夠通過可感知的方式來實現,就是要做到三位一體的公正,也就是説要以實體的公正、程序的公正和形象公正來共同完成,對於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大家非常熟悉,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對於形象公正,對他的重要性認識還不是太足。

我們認為三位一體的公正一定要通過把人民司法的正義性和司法的人民性相結合,而且通過庭審的規範化和作風的規範化、制度化的建設來提升形象公正。具體來説,我們在審判中一定要做到五個方面:一是善聽,二是慎思,三是廣閱,四是明斷,五是反復推敲。

對於第一個問題,在審判實踐當中,我們的法官都要做一個善聽者,也就是説要對審判過程當中,當事人的舉證、質證、辯論等各種意見和訴求都要作充分的聽取,不放棄每一個細節,讓老百姓真正的感受到我們作為審判法官對於他們提出的訴求、理由和主張,對整個案件事實有一個完整的、充分的把握,這是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根據案件的事實和法律事實的爭議進行雙手互搏式的思考,要不偏不倚,不帶個人的情緒,而且要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廣泛的查閱案例,查閱資料,對案件進行充分的論證。在這種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指引下,我們要獨立的推導出一個初步的結論。做到這一步還不夠,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我們還要復推,就是我們做出一個初步的結論之後,要讓法官沉澱一段時間,冷靜的去思考自己復驗和復查自己做出的初步結論是否正確。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沉澱一段時間之後,然後在自己非常平靜的情況下做出結論,如果在沉澱的過程當中,我們覺得這個案子可能其需要再斟酌、再思考,我們還需要再沉澱一下。最終,要通過反復推敲的工序,確認無誤之後再作出判決,所以我們覺得在審判實踐中一定要讓當事人感覺到我們從善聽開始,到最後的每一道工序,實際上都體現了中國法官的工匠精神,相信這樣才能夠最終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謝謝大家!

【陳海儀】補充一句,因為我是搞家事案件、少年案件的,我們很多當事人無論是孩子、孩子的家人或者是朋友都説,陳法官我們就願意跟您聊天,因為您特別懂我們,所以我覺得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還是要回歸到怎麼提升我們和當事人打交道的司法能力,因為打交道的司法能力提高了,你願意聽,願意感同身受,因為老百姓一輩子進一次法院,搞一個案件,如果他碰到的法官能理解他,並且能夠給他講明白法律是怎麼樣規定的,他可能會覺得你就是他的知心朋友,也願意向你敞開他的心扉,尤其是願意接受你對他的調解,所以我覺得提升和人民群眾打交道的司法能力是我們首要一定要做到的。

謝謝。

【陳少華】我談談自己的感受。法官的天職就是公平公正地辦案,而當事人一般是以官司輸贏或者是案件是否執行到位來評判法官辦案是否公平正義,當然人民群眾的範圍廣于當事人,因此法官辦案不僅要讓當事人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更要讓旁觀者看得清清楚楚,讓聽聞者聽得真真切切,讓閱讀者讀得感同身受,公平正義不僅存在於一次次的判決中,更在於裁判結果兌現。我們常説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讓每一個人民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就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打通執行最後一公里,陽光執行、規範執行、質效執行、保障執行,我覺得執行法官辦案要功夫下去之後,正氣重於良知,讓人民群眾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我們一直在努力,執行一直在路上。

謝謝。

【高曉力】我再補充一句。因為我想在整個司法建設的過程當中,其實最高法院特別關注的是智慧法院的建設,因為我們前面所有的包括司法公開、包括執行的信息公開,所有的其實都離不開智慧法院的建設這個基本的平臺。我們通過智慧法院的建設,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審判權和執行權公開運行的問題,讓它在陽光下運行,我覺得這樣的話更有助於每一個案件的當事人和他的代理人清晰的感受這個審判權力是怎麼運行的,執行權是怎麼運行的,執行措施是怎樣採取的等等,所以我覺得這些都離不開智慧法院的建設。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些司法大數據,我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能夠掌握審判運行的規律和類案運行的規律,協助法官對於案件特別是新類型的案件去分析、去研判,同時也提供類案檢索的便利,保證同案同判,保證裁判尺度的統一。從另外一個角度,對於當事人來説,他是非常便利的,他可以很方便地接觸法官,了解各個審判流程和執行流程的信息節點,從而消除自己內心的疑慮,我想這也是這些年以來最高法院一直致力於智慧法院建設所最終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就是為了要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我就補充這一點。謝謝。

【襲艷春】時間過的很快,雖然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相信大家已經對法官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和最高法院合作,把幾位法官從莊嚴肅穆的法庭請到聚光燈下,很重要的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我們國家的依法治國,包括我們的司法為民,具體的進展到底是怎麼樣的,也了解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法官,以他們為代表的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實際上也是非常辛苦的。剛才曉力庭長簡單的説了幾句,實際上我們國家發展那麼快,案件的量也是非常大,法官們也非常辛苦。今天的交流活動大家可能也會對一些詞非常深刻,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點到的公平正義,可能是所有的法官一致追求的,實際上也是整個國家、人民群眾特別追求的。我希望我們大家來一起努力,把我們國家建設得更好。再次感謝五位法官非常精彩的介紹,也謝謝大家,今天的見面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