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成果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18-05-28 12:30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5月28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教育部、科技部有關負責同志等介紹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成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張若夢 攝

圖為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主持發佈會。中國網 張若夢 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成果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部門的負責同志和有關的專家,他們是: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先生;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先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先生。因為整個文明探源工程涉及面很廣,所以今天現場還請到了五位專家坐在記者席當中,會後大家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和大家做交流。下面先請關強先生做介紹。

圖為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張若夢 攝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根據安排,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相關的情況。

文明起源與國家産生,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關於文明起源,國際學術界很早就開始關注,提出許多觀點和理論,但對於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在相當長時間裏,既缺乏資料,也缺乏系統的認識。

自上世紀20年代起,重建中國上古史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考古學肩上。從上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中國考古學的發現與研究逐步積累到了一定程度,逐步具備了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展開系統研究的條件。進入80年代以來的中國田野考古的一系列重大發現,促進了考古學科有關中華文明問題的提出。隨著最新的自然科學技術不斷被引入,形成了以考古調查發掘為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多學科交叉揭示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共識。

在這個大背景下,2001年,“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項目被正式提出,簡稱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01-2003年,實施了探源工程預研究。2004-2015年,探源工程由科技部批復,國家文物局負責組織,依託“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已實施4個階段的研究工作,2016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4期完成結項。

“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調查發掘為獲取相關資料的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採取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探源工程實施期間,調動了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各項學術資源,融合了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深度發掘了不同學科的潛力。國家文物局與科技部一起,通過下述創新組織管理方式,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一是建立了探源工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科技部、文物局、教育部、財政部、廣電總局、中科院、社科院與中國科協等8個部門和單位組成,從管理層面,探索多學科、多部門聯動的學術研究管理機制。二是成立了專家委員會,由嚴文明、李伯謙、朱鳳瀚等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委員,在學術層面,為探源工程的頂層設計提供諮詢,把握探源工程的研究方向。三是設立了項目執行組和秘書處,強化探源工程的組織協調機制。項目下設的各課題實行雙組長負責制,由考古學和自然科學的學者共同牽頭,推動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四是項目引入了第三方評估諮詢機制,發揮外部機構的監督、諮詢作用,保證探源工程順利推進。

探源工程研究團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牽頭,聯合國內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機構參與。目前,累計發表學術論文900余篇(其中以外文或發表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近400篇),出版專著80余部,培養博碩士研究生及博士後200余人,實現了預先設定的多項目標,並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多學科聯合研究古代社會的道路。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首先,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

探源工程研究團隊認為,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其次,豐富了對人類文明起源的認知。

基於90年來中國田野考古學成果的科學總結,經過多學科聯合攻關研究,探源工程研究團隊從社會分工、階級分化、中心城市和強制性權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突出特徵。

第三,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有了總體認識。

探源工程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徵。探源研究表明,多元一體文化現象背後的各地方社會,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階段,在各自的環境基礎、經濟內容、社會運作機制以及宗教和社會意識等方面,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差別,呈現出多元格局,並在長期交流互動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兼收並蓄,最終融匯凝聚出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開啟了夏商週三代文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是一個多元一體的過程。

中華文明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廣泛吸收了外來文明的影響。源自西亞、中亞等地區的小麥栽培技術、黃牛和綿羊等家畜的飼養以及青銅冶煉技術逐步融入中華文明之中,並改造生發出嶄新的面貌。

中華文明在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形成的多元一體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為了其長期生長的起點,從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積澱、心理認同、禮制傳統,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發展的基礎。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積極與科技部等部門協商,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後續研究工作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儘快完成指南的編制、發佈,精心組織實施。並積極配合教育部和相關部門,加強成果整理與宣傳。同時,繼續對相關重要遺址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和有效保護,積極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力做好良渚等重要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各項準備工作,充分發揮古遺址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謝謝。

【襲艷春】

感謝關強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

【中央廣電總臺央視記者】

在這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實證了中華文明上下5000餘年,請專家解答一下具體有哪些什麼樣的證據。謝謝。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王巍】

中華文明探源實施的十幾年裏,我們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幾個重要的、距今5500—3500的都邑性遺址開展大規模考古調查和發掘,這些遺址是浙江余杭良渚遺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陜西神木的石峁遺址,還有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除了大規模發掘之外,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首先是位於浙江北部的良渚遺址是修建於大約5000年前,這個遺址是在沼澤上修建的,為了防止北邊山洪對城的侵害,在修建之前先動員人力修了一個長3.5公里,寬度10幾米的巨型水壩,或叫水利工程。據水利專家研究,這個水壩除了具有防洪的功能外,因為有高壩、低壩,還有的是根據不同水位蓄水灌溉,是一個水利工程。後來,在作為城的中心部位修建了一個630米長,450米寬,高10幾米的大型土臺,這個土方量大約200多萬立方米,都是用草包泥從別的地方運來修建的,在這個高臺上是高等級建築,面積在200、300,最高到90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

圍繞這個高臺又修建了長1900米、寬1700米的大型城址,大約300萬平方米。城墻寬、墻基寬都是40米-60米。由於在沼澤上,先要從別的地方運來大量石塊作為基礎,然後從別的地方運來黃土進行修建。我們最新發現表明,在內城外面又有一個更大的,大約2600米長,寬更大規模的城址。這樣總的工程量,據初步估算是1200萬立方米。據初步估算,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能組織這麼大規模的人力,來進行這麼大規模的工程,如果僅僅是一個部落或者一個聯盟是不可想象的,應該是動員了相當廣闊地方的人力。

除了高等級的宮殿之外,高等級的墓葬也在祭壇上修建。一個墓裏往往有上百件隨葬品,尤其是有製作精良的玉琮玉璧這樣和宗教有關的玉器,和製作非常精緻的武器——玉鉞,甚至有的短柄鉞上下還有玉質裝飾,顯然是軍事指揮權利的象徵。所以我們説這是一個階級分化相當嚴重的社會,這是一個産生了權利、産生了王權的社會,所以我們認為,應該以這個為代表,在長江下游地區,距今5000年已經進入了古國文明的階段。這是一個例子。

另外是在中原地區,比如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在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分別發現了面積在280萬乃至400萬平方米的巨型城址。這些城址內社會分化嚴重,高等級的建築周圍有高高的圍墻圍繞。像石峁高等級的建築區皇城臺城墻高達9米,軍事防禦色彩濃厚,高等級建築中不僅規模大,而且製作非常精緻。陶寺的宮殿還有可能用了陶制的建築材料,相當於後世的瓦之類。這一時期,墓葬當中反映的階級分化非常明顯,小墓一無所有,或者僅有一兩件武器,或者是陶器;但是大型墓葬,隨葬上百件隨葬品,不僅製作精美,而且有表明等級身份的。比如在陶寺,大型墓葬隨葬陶鼓、石磬、龍盤,尤其是直徑60公分左右的龍盤,每個大墓有一件;還有表明等級身份的軍事指揮權利的鉞,沿墻擺放一排,表明權利的構成已經相當的嚴密,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等級的制度。

像這樣的社會,顯然不再是原來我們認為的部落聯盟,應該已經進入到國家階段。而且,陶寺遺址發現了冶金術應用的實例,發現了最早的空腔銅器,能夠確定為文字的材料。雖然只是少數人擁有,但是説明這些先進因素已經在當時被使用。所以我們覺得,中原地區在這個時期已經進入到初級文明的階段。所以我們説,依據這幾個巨型的城址,以及他們穩定的控制範圍,他們之間發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絡,我們覺得當時的社會整體上雖然還沒有形成王朝,但是應該進入到王朝之前的古國文明的階段。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距今5000年前後,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包括西遼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會發展比較快的區域,已經率先進入到文明階段。值得一説,最近,在中原地區我們發現了距今5200-5300年的大型遺址和高等級建築,表明各個區域大約在同時期相繼進入到初級文明的階段。雖然他們表現的形式不一樣,但是階段性是比較一致的,這是我們一個初步的結論。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這樣一個大的工程肯定需要很多科技力量的參與,我們不知道這次文明探源工程中關於新科技的運用在哪些方面?這些新科技在國際上同期比較屬於怎樣的水平?謝謝。

圖為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 吳遠彬】

文明起源這樣一個大的問題,也是國際學術界、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研究課題,研究需要多學科來協同支持的複雜課題。剛才關局長講到要發現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要提取這些物質資料當中的歷史信息,都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撐。所以科技部非常重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科技支撐,重點在三個方面做了工作:

一,專項支持。從2000年到現在,剛才關局長講,圍繞中華文明探源這項工作,從預研到後來的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一直連續立項,給予專項支持。由國家文物局牽頭,組織了國內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也包括地方的考古研究機構,一起來聯合攻關,也成立了多學科的專家組成的項目總體專家組,採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式來開展研究,為文明探源提供科技支撐。

二,在支持的重點方面,支持開展重點調查,考古發掘,來獲取更為豐富的原始的信息材料。剛才王巍所長所講到的很多發現就是在這些過程中不斷來豐富和發展的。同時,對不同時期各地考古方面演進歷程當中的資料,也包括在這些過程中的環境變化,技術與經濟,社會與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歷史的資料,要進行這方面的梳理和研究,要進行比對。探討不同時期經濟技術的發展與中華文明演進的關係,從而在這個過程中來闡述中華文明演進的複雜過程,確立了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時空框架和典型特徵。剛才在關局長和王巍所長的解釋中,對這些方面都有所闡述。

三,在這個過程中,新技術發揮了什麼作用。新技術在文明探源工程中發揮了很多關鍵作用,特別是在運用新技術,圍繞重要的遺址、遺跡來開展集成研究,包括充分利用考古的資料、文獻印證,對文明發展來進行科學系統的揭示,比如將遙感、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移動實驗室等現代科學技術廣泛運用到空間數據的採集、遺址的尋找發現、現場文物信息的提取,還有綜合信息平臺的建設這樣一些考古領域,不斷提升我們考古學田野工作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剛才王巍先生講到的第一個例子是良渚文化5000年前大型的水壩遺址,這就和遙感技術的應用非常密切,應該説在遙感技術助力發現了這樣一個大的歷史遺跡。比如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年代的測定問題,碳十四測年技術就可以進行比較準確的年代測試。所測定的年代對我們初步建立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和都邑性遺址及其考古學文化興衰的絕對年代,這方面都發揮了支撐作用。

順便説一下,剛才説了整體水平問題,比如在國際同類的關於碳十四測年的實驗室這方面,大概有近百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年代學實驗室,在相應的數據比對過程中,目前是排在前五位,處於國際同類水平的先進行列。在整個考古和文明探測過程中,有很多的技術在這方面進行應用,包括現代生物技術,DNA技術,這方面在生物物種的起源測定上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小麥、黃牛、綿羊從何而來,這方面的測定。也包括新材料、新技術,在考古現場的保護,不同類型的土遺址採用什麼樣的保護技術能夠更好,都要用這些先進的技術。也包括在這些遺址過程中發現,包括生物質的提取這樣一些先進技術的應用,都要和考古工作結合起來,這當中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

科學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很多新的技術出現,而新的技術對於我們豐富和發展對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豐富和發展對人類文明起源的認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方面,剛才關局長講到了,下一步還會有一些相應的工作,從科技工作當中對中華文明的探源還將繼續予以支持。謝謝。

【中評社記者】

我想請教各位專家,我們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可能會設在哪?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向公眾開放?我們在加大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向社會大眾普及傳播方面還會做哪些工作?謝謝。

圖為關強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關強】

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國家文物局已經公佈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還有若干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在建設中,像良渚遺址就是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很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經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産,比如安陽殷墟、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今後我們將積極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精神,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讓文物活起來,不止是讓可移動文物活起來,還包括積極推進不可移動文物的展示利用。為此,國家文物局制定了指導文物保護單位開放的指南,要求各個文物保護單位,包括考古遺址公園所在地,能夠把遺址、古建築更多更好地展示給社會公眾,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關於探源工程成果的宣傳問題,要在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依靠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將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科學地、原原本本地向社會介紹。另外,我們會進一步和科技部配合,把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後續研究進一步拓展;和教育部配合,做好進教材工作。此外,還有一些宣傳工作也在推進,會有很多單位參與,包括製作相應的宣傳片等。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我想請問如何把成果在青年學子群體中更好的普及?謝謝。

圖為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 申繼亮】

教育部一直很重視歷史教育,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始就介紹一些重要的歷史知識,初中、高中設有必修的歷史課。特別在初中根據學生認知理解能力,介紹中華文明起源的一些內容。現在的教科書裏面,無論是小學的道德與法治、初中和高中歷史,還是大學裏用的教科書,對於已經確認的一些重要成果,都有所反映。比如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現在就有關於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齊家文化等等。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發佈、發表,我們也在積極對接,把這些新的成果及時反映到教科書裏面。我們現在初中用的歷史教科書對照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經確定,基本內容也基本確定下來了,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根據工程新成果,增補了一些知識。比如像石峁文化、屈家嶺文化、寶墩遺址等,這些過去教科書裏是沒有的,根據這些工程的成果,我們補充到教科書裏。

二是根據工程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中又進一步細化。像剛才王教授介紹的良渚遺址中發現的大型水壩、古城遺址。

三是根據工程新成果,更新教科書裏的一些圖表。原來有一些遺址圖裏沒有,現在做了修改補充,有些照片採用新的考古照片。初中教科書已經修完了,高中歷史必修教科書關於中國史這部分也編完了,也對照研究成果進行了充實。高校《考古學概論》教材也做了適當的調整。

總之,教育部高度重視把這次工程的一些成果及時的反映到教科書中。因為教科書是最重要的傳播載體,現在中小學在校的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就有1.5億,普通高中大概3000萬,加起來這個人群是非常龐大的。如果説大家從教科書裏面能系統了解,傳播面是很廣的。通過老師的系統講解,學生的理解會比較深刻。歷史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自尊、增強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也一直努力遵循這樣一個原則,不斷地充實更新歷史考古和研究成果。我順帶説一句,關於歷史教科書這兩年有不少的議論,比如最近幾天大家在説教科書裏關於文天祥的內容沒了。事實是七年級下冊第十課有專門介紹文天祥的內容,説教科書把文天祥給刪了,這個信息是不準的。歷史教科書從編到審都是經過很多專家系統論證定下來的。

經過修改,我們希望能使學生更加充分的認識到早期農耕文明對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也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徵。謝謝。

【王巍】

我補充一點,關於教科書,教育部找到我們,希望把最新的考古知識,尤其是和文明起源前相關成果收進去。因為最新的考古發現表明,我們國家是水稻和粟、黍的發源地。這是在座的趙志軍教授為主的團隊,也是探源工程一個重要的方面。大約在一萬年前,已經分別在南方開始種植水稻,在北方種植粟、黍,就是小米和黏的黃米,我們應該把這樣的知識也加入到課本當中。另外,有些新的考古發現還沒有正式全面地報道出去,但是我們覺得,參與研究的學者應該主動把這些成果提供出來。因為我們要增強民族自信,要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先為人類作出了怎樣的貢獻。我覺得這個意義很大。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想問一下如何理解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豐富了對人類文明起源的認知這樣一點?謝謝。

圖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趙輝】

您這個問題所涉及的學術內容非常多,我儘量簡明扼要的來説。我們認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及中國學術界在探源工程之前就開始了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已經積累了至少30多年的歷史。這30多年的研究探討下來的結果,最大的一個貢獻,我認為,是我們知道了中國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這是一段沒有被文字直接記錄下來的歷史。換句話説,是傳説時代有些古人對更古時代的傳説,這個傳説有的不那麼牢靠,有的有歷史真是的影子,而且數量不多。經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前邊這麼多年,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和積累,到現在,我們終於可以對這段歷史做出一番描述了,從而填補了中國歷史上非常關鍵的這樣一個歷史時段的空白。這是一個貢獻。

我們知道,中國的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也同時是世界人類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我們的這項工作填補了世界文明史一塊非常重要的空白。我想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此。

説的具體一些,有以下幾點:一,是通過綜合研究,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可以肯定,中國史前農業萌芽于上萬年之前,但是經過漫長的積累、發展,直到大概距今6000年或者稍早一點,成為了一個相對成熟的農業體系,這個體系也就成為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遼河流域這樣一個廣大地區內,人們主要的生産、生活活動的內容,也是他們社會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基礎。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從距今6000年左右我們看到了相關區域裏各地方文化向文明化發展的加速度過程,是從這兒開始。

二,經過探源工程到現在,已經確認或者可以判斷出,在距今5000年前,以良渚文化、良渚文明為代表,中國也是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這個大範圍裏面,一些地方率先進入到文明階段,有了自己的國家,而以此為起點,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時段裏。各個地方的社會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步入了文明。而這種諸多地方文明並立的現象有點像我們傳説中所描述的,那個時代是天下萬國、天下萬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們借用這個意境,把這個時代叫做“古國時代”。我們進而考察了在古國時代各個地方文明的特點,從中提煉、歸納出以下幾個有普遍性的方面,或者是它的特徵,一共是四個方面:

1.這些文明都是建立在農業和手工業有相當發展的基礎之上的,這是説的生産力。

2.在這些地方文明裏,我們普遍發現社會階層、社會成員、階級的明顯分化現象。比如出現了專門為貴族服務的,由貴族專享的手工業生産;出現了以大型建築,或者不同的喪葬行為、喪葬內容所表現社會成員身份、地位的等級制度。在古代文明社會裏普遍存在這些現象。

3.出現了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城市裏面不光是人口多,城市裏面居民的構成也不像一個普通的以血緣、氏族為主的農業村落,二是按照行業、按照不同的功能組織起來居民,當然還有最高等級的統治階層等等。這樣就出現了明顯的城鄉分化,城和鄉之間又有明確的隸屬關係,這個社會在宏觀結構上也不再是一個平等、平均的現象。

4.在這些城市,特別是中心性城市這樣的大型遺址裏,我們可以看到,大型建築是需要動員很多社會資源修建的。大型建築所反映的,以及由戰爭、暴力來褫奪人的生命的現象的出現,背後意味著這個社會存在著一個強制性的權威,換句話説就是王權,以及中心城市和附近的區域性隸屬關係。王權還建立了一個區域性政體。以上四點我們是從中國的歷史裏面,從古國時代各個地方文明的情況中總結概括提煉出來的。

因此,它符合中國歷史的特點,或者反映了中國歷史的特點。這四條標準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判斷新的考古發現背後的社會,是否進入文明的一個標準。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我們一定注意到了,剛才説的這四條標準中並不包括我們經常所講的,以地中海和兩河流域為基礎所總結的,西方學術界常用的兩條非常重要的文明判斷標準或者説因素,就是文字、金銅冶金技術。我們認為,這種差別,恰好是表達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這也算是我們對中國文明的研究中發現與總結的一些不同於其他文明的地方。

三,剛才説到中國的古國時代實際上是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遼河流域這樣一個地理範圍裏展開的,在這個地理範圍裏,各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明,他們結成了一個巨大的叢體,規模之大,超過了同時期世界上其他的古代文明。這個範圍很大,在這個叢體的外圍,社會發展沒有達到這種高度,所以我們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這個叢體看成是一個整體。當然,裏面還是分散的,裏面的各個地方文明在自己發展。但是,在彼此競爭、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又是緊密的鄰居,彼此之間有很多的交流,相互的借鑒,這樣就會有越來越一體化的趨勢。所以,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中國文明的多元一體。進而,剛才説到古國時代比較晚的階段,我們發現這種一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地表現出在中原地區。中原地區這個時期,開始廣泛吸收周圍文化的先進因素,變成了一個兼收並蓄的核心,這個核心恰好就為以後的三代文明的基礎,就是為夏商週三代文明準備好了一個人文地理,或者政治地理的舞臺,一個經濟、文化與禮制的基礎。再以後,三代文明,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在這個歷史的大趨勢上展開的。從更長久的歷史結果來看,中國文明的多元一體也就成為中華民族和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遠因或者説源頭。

四,探源工程最近十來年最新的發現表明,儘管中國文明的起源、早期形成和發展過程由於地理的原因處在東亞地區,是相對孤立、相對獨立、自己摸索向前發展的,但是在古國時代的晚期,最近十來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讓我們知道了,中國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觸,源自於中亞地區的麥類作物,黃牛、綿羊、山羊等家畜品種以及青銅冶金技術,在這個時期陸續進入了中國文明之中。而且,其中一部分很快的被我們加以改造和提升。比如中華文明迅速提升了冶鑄技術,變成了具有我們自己特點的技術體系。這就為中國文明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或者能量,也就體現了中國文明的互相借鑒、兼收並蓄能力,這個品格不但是在文明叢體的內部,也擴大到了更大的世界的範圍。

五,在這個基礎上,在距今3800年左右,我們發現了中國文明發展的一些新的動向,這個新的動向就是中原地區在繼續持久的接受周圍先進文化因素的同時,自身的一些極有特徵的文化因素也開始對外輻射,而且幅度很大,範圍很廣。他自己特有的東西,比如玉器、牙璋這一類制度性的用器,儀仗的用器,對外的傳播反映了中原某些政治制度或者思想對外的播化。這是前一階段不曾有的現象。從中原地區對外的影響,在以後的商周乃至更晚的歷史時代,這個過程是不斷加強的。因此,中國文明的發展從距今3800年,這個時期開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以上各點我們可以體會到,在我的表述裏,描述性多於理論性,我們對它的理論總結、概括、提煉還有不足,這也正好説明中華文明探源這個課題將是一個非常長期,需要繼續付出努力的研究任務。謝謝。

【關強】

我補充一點,剛才趙輝教授做了全面的介紹,如果概括説中華文明的主要特徵,就是多元一體、兼收並蓄、綿延不斷。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過程是多元一體的,即從多元到一體。是兼收並蓄的,既有中華大地不同文明之間的兼收並蓄,也有對外界的,包括中亞、西亞文明的兼收並蓄。這是中華文明兩個很重要的特點。我們的文明是個開放的文明,有著很強的融合吸收能力。所以,我們才特別自豪地説,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的文明就是中華文明,5000年來我們都沒有斷過,這也是它的一個特點。當然,對此的具體論述比較多,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我們下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謝謝。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目前在國際上還有一些聲音是對夏朝的存在有一些質疑,請問專家,這次探源工程有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新的補充或者是佐證?謝謝。

【王巍】

被認為最有可能是夏代晚期都城的二里頭遺址,是我們考古研究所1959年發現並持續發掘到現在的。作為夏商周斷代工程的一個重要項目,我們在探源研究中接著對二里頭遺址保持持續的關注。簡單説,按照文獻記載,在商王朝之前有一個夏王朝,在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前有一個《夏本紀》,從它記述的內容來看,跟前面《五帝本紀》詳盡程度有很大差別,和後來的《殷本紀》有很多接近的方面。所以,搞文獻史學的人多數認為《夏本紀》是比較可信的。但是對考古學研究而言,就需要尋找證據來進行考古學自己的研究。

1959年我們研究所的徐旭生先生在河南洛陽盆地的偃師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之後我們所對這個遺址進行了持續的工作。1970年代,在二里頭遺址先後發現了兩座大型宮殿遺址,面積在1萬平方米左右。1980年代又發現了青銅容器的鑄造作坊遺址,除此之外,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東西有限。

探源工程以來,項目組把它作為一個研究重點。科學系統的考古工作發現,二里頭遺址不僅僅只有兩座宮殿,而是由多座宮殿,大約有十來座左右,集中在一個區域,而且在使用一段之後,周圍又建起了圍墻,圍繞成一個十萬平方米的宮城。這個宮城內的宮殿有中軸線,建築左右對稱,前後幾進院落,這樣的制度是後來幾千年我們國家古代宮室制度的發端。我們在宮城南邊,只有一路之隔的地方,還發現了另一個用圍墻圍著的區域裏,是青銅器和綠松石這樣高等級器物的手工業製作作坊,這表明這些作坊的設立是有規劃的,是由王權直接控制的。

我們發現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時期,有一系列重要的發明。比如原來的武器,或者是工具、玉石器,在這時候開始大型化、儀仗化了。比如牙璋,甚至有一米左右長的牙璋。牙璋原來可能只是一個工具,發展到二里頭以後顯然沒有實用功能了。但是它的製作非常精緻。二里頭還發明了一系列政治理念,包括一整套青銅容器,主要是酒器為主,和等級身份相聯絡。後來是商周時期能不能用青銅器,青銅器的數量的等級差異的政治性發明,源頭就在二里頭。這種政治性發明,包括儀仗用具分佈的範圍,大大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原來覺得,牙璋擴散到在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還可以理解,但是後來在四川盆地的三星堆、嶺南地區的香港,甚至越南北部,都發現了製作非常精緻的大型牙璋。另外,包括高領玉璧等器物,都説明二里頭文化有很高的輻射能力。這些既不是工具也不是武器的器物的流通,是包含中原王朝政治的理念,禮儀的制度的。它的時代,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時代,精確測年是距今3800-3500左右,主要興盛的年代是在距今3700、3600這個階段,在整個中國大地上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絕對的中心。這個現象發生的年代,是在商王朝之前,它的區域又是在伊洛河流域。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文獻記載,非常一致地記載夏人是主要活動在這個區域的,這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的。從時間、空間、規模,從它對全國的影響力,用我們的話説,這些現象就是一個王朝的氣象。和文獻的記載對照,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就是夏王朝的遺存。當然,現在還沒有發現確鑿的文字證據。但是不能因為沒有發現確鑿的文字,就妨礙我們對時間、空間、規模、性質以及所代表的歷史與政治階段進行考察。所以,我們認為二里頭時期應該是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可以叫做王國文明的階段。中國的王朝文明的開始,如果你覺得文獻不是無稽之談,如果你承認文獻記載的時空範圍,跟事實有可能比較吻合的話,我們覺得最大的指向就是指向夏王朝。當然,我們還要繼續做工作,我們也期待著有新的發現。

另外還要補充一點,也有觀點認為,二里頭遺址下限已經進入到商紀年的範圍了。為什麼二里頭遺址不是商的都城?我要説明,二里頭遺址的宮殿方向是北偏西,其他被確認的商代都城建築方向卻是北偏東。兩者的方向很不一樣,説明二里頭與商的宮室制度有明顯不同,這點從考古上應該是很清晰地可以看到的。從考古學文化面貌,二里頭整體上和商文化的面貌是不一樣的。考古學應該從考古的資料出發來辨識不同的族屬和集團,這就是考古學家目前能夠得出來的認識。謝謝。

【襲艷春】

再次感謝幾位發佈人,謝謝大家。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