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打造智慧政府 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8-06-25 09:27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從委託代辦送審員遞交開辦企業所需信息,到通過預審、通知現場簽字並領取營業執照,上海省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吳林習沒想到,這個過程都沒有隔夜。

與吳林習一樣,許多企業主感受到了上海營商環境的變化。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印發《上海市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緊接著各部門、各區積極響應,相繼發佈相關舉措。4月,上海推出 《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成立市級層面的大數據中心,“讓數據多跑腿、企業和老百姓少跑路”。

優化營商環境,借助互聯網技術只是第一步。種種跡象顯示,上海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升行政效率,通過提高“店小二”的自我改革力度和服務水平,來增強集聚和配置全球高端資源要素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不斷加速“數據奔跑”的效率

截至今年3月,上海累計企業數193.91萬戶,相當於每千人擁有企業77戶,這一密度居全國首位。去年,上海平均每天誕生企業1174戶,是2013年登記制度改革前的2.7倍。

“哪營商環境好,企業就願意在哪落地生根。”長期從事企業服務的政府工作人員認為,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出營商環境的優劣,同時也是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考驗。

怎麼辦?向互聯網“要時間”,不斷加速“數據奔跑”的效率。目前上海對開辦企業、獲得電力、辦理施工許可、登記財産、跨境貿易、納稅等6項指標,已出臺了專項政策和配套文件,開發了20個新的辦事系統。

由億通公司開發運維的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由政府主導的旨在推進上海口岸國際貿易便利化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往企業要對接海關、海事等多個口岸監管單位,提交大量重復的數據和材料,而單一窗口實現“一個平臺、一次提交、結果反饋、數據共享”,目前已對接從中央到地方的22個部門,服務於27萬家企業。數據顯示,使用單一窗口後,上海企業出口貨物,申報時間由原來的24小時縮短為0.5小時。

在上海最早開始實行“一網通辦”的浦東新區,針對企業“辦事難、辦事繁、效率低”等問題,以企業感受度為衡量標準,提出改進措施。以企業市場準入為例,浦東新區企業市場準入中,區級104個審批事項全部納入全網通辦範圍,實現“全網通辦,一次辦成”。“一網通辦”後,實際辦理時間比承諾時間更壓縮了70.1%。

其後,各路“店小二”端出特色服務,讓企業辦事更便利。今年5月,楊浦區推出“政銀通”服務,服務點設在銀行,既可以辦理企業開業登記、企業年報公示、合規證明開具等市場監管服務,也可提供銀行開戶、結算、融資等金融服務。據統計,通過“政銀通”項目,從執照簽發到開戶完成,比原來流程節省了3個工作日,減少了企業辦事的來回奔波。

加大部門協同,推進“流程再造”

“三分靠技術,七分靠協調。”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提升貿易便利化的效能,平臺搭建很容易,技術應用也不難,難在打破“信息孤島”。這種體會,即便投射到營商環境的方方面面,也同樣成立。

打破“孤島”效應,唯有不斷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去年上海政府部門加大協同,成功引入集合了烘焙加工、體驗、品鑒服務、零售和餐飲等各類業態的全新商業模式——星巴克烘焙工坊體驗中心,成為政府審批創新的經典案例。

對新業態採取“審慎包容”態度,既“放得開”,也“管得住”。便利店裏要專設一間“盒飯間”,將冷凍、冷藏的“盒飯”拿進去加熱,並散裝放置在保溫的環境下對外銷售,這樣做是不是超範圍經營?上海相關部門制定指導意見,進行風險評估,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和監管,逐步納入許可管理。

另一方面,“流程再造”,進一步提升審批效率,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市交通委主任謝峰日前表示,上海正著手推動港航業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口岸監管模式和服務環境、完善口岸信息共享機制三方面工作,以持續改善航運領域營商環境。

目前,港口經營許可實行告知承諾這項審批方式的重大變革正在浦東新區先行試點。與此同時,上海口岸監管模式和服務環境正在進一步優化。隨著今年4月“關檢合一”在滬落地,“一單兩報、分別查驗”成為過去時,通關作業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與物流作業也將進一步實現“並聯”。

打造智慧貼心的服務型政府

速度與便捷,並非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唯一追求。

“營商環境是綜合環境體系的營造。”金山區委書記趙衛星説,營商環境不僅包括高效的行政審批環境,還包含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透明貼切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厚德禮尚的人文環境、宜居宜遊的生態環境等。

“一網通辦”,讓企業從反復奔波地“找部門”中解脫出來,變成直接“找政府”解決問題,提升企業獲得感。按照方案制定的目標,到2020年,上海將形成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政府基本框架。

完善事中事後綜合監管,亦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在靜安區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臺上,全區30個部門、1659個用戶“齊聚一堂”,分享彼此上傳的6萬多條行政許可數據、1萬多條行政處罰數據和7000多條抽查檢查數據。

提供及時精準的服務,讓企業感到貼心。在引進聯影三家關聯公司落戶徐匯濱江過程中,徐匯區委組織部、區商務委、區科委、區衛計委展開多部門組團調研,圍繞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員工租房補貼、醫療設備審批等常見的“卡脖子”問題,與聯影一同探討解決辦法。

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專家指出,要把經典案例變成標準和規則。“標準是更高水平的服務優勢,也是不給自己留後路,不讓改革倒退的一種途徑,是一種高級形態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專家提及,核心是要吸引人才,“人才在哪,矽谷就在哪”。市經濟學會會長周振華則提醒,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要避免形式主義,即不能只把重點放在審批加快、流程簡化等看得見的問題上,更要把那些看不見的障礙和壁壘消除掉。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記者 張駿)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