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深入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助力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

2018-06-30 10:00 來源: “發展改革委”微信公號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實施方案》以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為導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就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等有關工作部署,著力解決企業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推動政務服務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著力打通企業群眾辦事“最後一公里”,這是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創新行政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深刻認識“一網一門一次”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高度體現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貫宗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統籌考慮公務人員履職行政中的行政辦公需求,同時轉變觀念、換位思考,將政務信息化工作重心轉變到老百姓日常辦事創業的實際需求上來,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切實提高社會公眾滿意度。

(二)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助推各地區各部門破除審批關卡、打破證明圍城,為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提供支撐,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於群眾來説,政府的形態不再是一個個的部門,而是一個綜合集成的“一站式”政府。目前政務服務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通過“互聯網+”的創新模式,將成為“放管服”改革縱深發展的重點方向和重要抓手。

(三)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全面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切實打破公共服務各領域、各環節的服務瓶頸,推動政府數據共享開放與業務協同,構建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信息體系,對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二、讓“數據多跑路”,築牢 “一網一門一次”的堅實基礎

“一網通辦”,要求充分利用“互聯網+”,整合網上服務資源,連通各個網上辦事渠道,逐步構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結合、相統一的政務服務 “一張網”。“只進一扇門”,要求大力推進政務服務集中辦理,實現“多門”變“一門”,促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集成融合,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最多跑一次”,要求以企業群眾辦事“少跑腿”為目標,精簡辦事材料和環節,推動政務服務入口全面向基層延伸。

實現“一網一門一次”,前臺要以面向公眾服務為中心,充分體現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後臺要以數據共享為中心,構建“三融五跨”的支撐體系,為前臺服務質量提供保障。為加快推動實現“一網一門一次”目標,《實施方案》從完善共享交換體系、政務數據資源體系、做好政務信息系統改造對接和加強數據安全幾個方面做出了工作部署,築牢共享根基,讓“數據多跑路”。

(一)構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支撐“數據多跑路”

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是實現“數據多跑路”的核心技術支撐,發揮信息資源目錄中心、共享交換服務中心、共享數據資源中心的重要作用。構建全國統一、多級互聯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完善平臺數據調度功能,加強數據供需對接匹配,使其具備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調度能力,及時響應各地方、各部門服務需求。

建立數據共享授權機制和限期反饋機制。按照數據共享條件和共享接口管控要求,明確授權主體和授權流程。規範數據申請審批使用統一流程,明確申請條件,不斷提升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服務響應水平。

(二)完善政務數據資源體系,讓“更多數據能跑路”

高質量數據資源是數據暢通流動、開放共享的基本條件。加強紙質證照類照面信息的數字轉化,切實加強數據治理,建立數據的動態更新流程,有效提升數據質量。

加快建設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庫。基礎信息資源具有基準性、穩定性、共享需求普遍的特點,要遵循“一數一源、多元校核、動態更新”原則,持續推進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社會信用信息庫等國家基礎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完善。

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是實現政務部門之間信息資源共享和面向社會進行數據開放的基礎和依據。目錄質量直接影響政務信息資源檢索、定位與獲取的效率和服務的可用性,要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建立以應用效果為導向的考核制度,持續推動數據資源目錄完善。

梳理數據共享需求,明確數據共享責任。梳理省、市、區縣、街道鄉鎮政務服務事項“一網一門一次”對國家的數據共享需求,推動相關部門新增數據共享服務,完善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機制,確保數據共享能夠支撐政務服務,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可在網上辦理。

(三)做好政務信息系統改造對接,打通“數據斷頭路”

目前,地方存在信息共享和業務應用兩張皮的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將打通信息孤島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作為兩項不相關的工作,導致很多基層政務服務大廳尚未接入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面向群眾和企業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影響群眾獲得感。例如,某地市九成應用系統由省級和國家部門統一建設部署。市級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單位使用54個業務系統為群眾辦事,其中國家部門建設部署的系統有25個(9個在部門專網上),省級部門建設部署的系統有25個(13個在部門專網上),地市級建設部署的系統只有4個(全部署在部門專網上)。打通市級統一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和國家、省級應用系統困難,數據互通、業務協同難以實現。加強政務信息系統特別是上級機構的垂直信息系統改造對接,避免“數據斷頭路”,減少在不同系統中重復錄入,切實提高基層窗口工作效率。

抓好信息系統清單管理,將信息系統清單作為政務信息系統建設、運維聯合管理的重要抓手,加強審計監督和督查問責,切實避免邊整合共享,邊新建“孤島”。建立相應的配套推進機制,對於未按照要求改造和對接的部門,不再批復和撥款建設新建項目,不再撥款支持存量項目運營維護。

(四)加強數據共享安全保障,讓“數據敢跑路”

建設和完善數據共享安全保障體系,是順利推進和有效實現政務信息共享的必要前提。數據集中和共享給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帶來新的難題,數據共享形成的廣泛接口互聯增加了攻擊防範的難度,數據的交換流轉環節增多導致洩露風險加大,海量數據集中帶來了整體洩露危險。

加強數據共享安全保障、監督防範,多措並舉。在安全能力方面,要不斷加強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安全防護水平,各級政務部門也要做好自身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的安全防護。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加快研究政務信息資源分類分級,制定數據安全管理辦法,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風險評估和安全審查,建立大數據安全應急機制,降低數據共享安全風險。

三、充分發揮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公共基礎支撐作用,深入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39號)以來,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已經取得積極成效。一是“網絡通”基本實現。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省、地市、縣縱向覆蓋率分別為100%、100%和96.1%,中央層面接入148個中央政務部門和相關單位,地方層面接入24.4萬個機構,各級政務大廳(服務中心)接入1967個。二是重點領域實現“數據通”。國務院部門第一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確定的16個部門69項信息694個數據項,已經可以通過共享平臺提供服務。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匯聚發佈中央部門共享目錄15052條,發佈地方共享目錄 47.35萬條,發佈服務接口530個。三是“業務通”取得初步成效。國家發改委信用信息、公安部人口基礎信息、市場監管總局企業基礎信息、教育部學籍學歷學位信息等提供查詢/核驗服務567.32萬次,提供數據交換322.32億條;在學籍學位學歷認證、企業工商登記、不動産登記、精準扶貧、職業資格認定等20個重點領域30個試點開展示範應用,試點地區、部門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的數據對接,促進“縱橫聯動”和“放管服”改革在重點領域落地見效。

目前,整合共享還只是在試點地區“點”上的局部突破,群眾辦事的“毛細血管”還遠未疏通。下一步,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將圍繞加快推動實現“一網一門一次”目標,在完善平臺體系、拓展共享應用、完善制度流程、強化安全管理等重點領域加強工作,持續深入推進“數據通”、“業務通”,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充分發揮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在深化改革、轉變職能、創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夯實基礎,提升支撐服務能力

在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和管理協調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加大推進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平臺建設和應用力度,打造數、雲、管、端的綜合服務平臺;完善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網絡覆蓋,推進各級政務部門整體網絡接入,加快實現各級政務大廳(服務中心)網絡接入;進一步完善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功能,實現國家平臺與地方平臺的多級對接互通,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加快建設國家數據開放網站,支撐構建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務體系。

(二)促進共享,擴寬數據共享範圍

加強國務院第一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的監測分析,推動面向基層政務大廳的數據共享應用;圍繞省市縣政務服務高頻事項,梳理第二批共享責任清單,確保數據共享能夠支撐政務服務,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可在網上辦理。

完善數據目錄資源體系,提升目錄“含金量”,提高目錄挂接實體數據資源的比例,切實發揮目錄的索引導航作用。

(三)完善制度流程,提高平臺服務效率

按照“統一受理、平臺授權”的要求,抓緊制定《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服務接口管理辦法》,規範數據共享申請、審批和使用流程,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按規定開展數據共享工作。

依託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立疑義數據反饋和校核機制。使用部門對獲取的共享信息有疑義或發現有明顯錯誤的,通過共享平臺及時反饋,提供部門對疑義數據及時核實,數據確實有誤的,提供部門及時予以糾正,不斷提升數據質量。

(四)多措並舉,構建網絡安全信息保障體系

強化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等級保護管理和安全防護;研究推進共享數據分類分級,加強安全傳輸、訪問控制、授權管理和全流程審計,保障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環節的數據安全;加強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大數據安全應急機制,降低數據集中後的整體洩露風險;推進國産密碼應用,研究數據標簽技術機制,發揮密碼在保護數據安全方面的最後一道防線作用。(徐春學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辦公室副主任)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