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2018-06-28 08:53 來源: “發展改革委”微信公號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就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等工作作出系列重要部署。2017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從推動大數據技術産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等5大方面,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做出了頂層戰略部署。其中,數字政府建設將是數字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關鍵內容,更是引領數字中國建設的風向標和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發動機。今年4月20日,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更好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3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答記者問時提出,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5月1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做出了頂層部署。

隨著信息化進入以大數據為表徵的新階段,我國正迎來數字經濟這一新經濟形態逐步成型並即將進入其發展的黃金期、爆發期所帶來的歷史機遇期,這既是我們後發趕超、實現“換道超車”的新契機,也是我們在新時代開啟強國夢新征程的一個重要戰略抓手。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要建設基於大數據、互聯網和智慧化應用的數字化、服務型政府,通過打破信息壁壘、匯聚政務信息、優化服務流程,疏通“放管服”改革的“經脈”,更好地服務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然而,此項工作面臨的一個老大難障礙就是:政務信息系統中廣泛存在“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問題,總書記和總理曾多次指示並強調要破解這個難題。國務院針對這項工作,于2017年5月通過《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39號),明確了責任單位、時間表、路線圖,並從8月起,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試點和面上推進工作。12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以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增進群眾獲得感做了專題研究和部署。

作為國家發改委在推動39號文落實過程中特邀的諮詢專家,我也有幸參與了這項工作,並深感其意義重大、需求強烈、任務緊迫,在工作推進中對工作之艱巨、領導之重視也有深刻體會,對大半年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更是深感欣慰和振奮。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府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是前期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的深化和成果的鞏固推廣,是從人民群眾需求角度出發的一個有高度、有規劃、有重點、有保障、可實施的頂層設計。作為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專家組成員和《實施方案》起草組專家,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意義重大

(一)構建數字政府新模式

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為基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推動了社會組織和運行模式的變革,並對傳統的社會治理體系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各國都在嘗試打造適應信息化新階段新要求的數字政府,相比較而言,我國政府在前瞻性規劃意識、組織能力、決策行動、執行能力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這使得我們具備率先在世界上建設“大數據化”數字政府的基礎和條件,通過探索形成“數據上浮、共享匯聚,服務下沉、按需高效”的數字政府新模式,打造信息化背景下政務模式演進史上的一個重要紀念碑。

(二)開創社會治理新途徑

數據輔政,既是社會治理新途徑,也是精細化服務的必然選擇。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數據採集、交換和匯聚的優勢,既能夠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提高政府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又能通過數據的分析和監控,實現政府決策的最優化和精準化,並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的公平化,減少人為因素對社會治理的干擾。

(三)滿足人民需求新思路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來實現普惠,縮小信息和服務不均衡所造成的社會服務的不均衡,是一種有效且高效的解決方案。基於信息化的快捷高效的政務服務,能夠助力解決社會矛盾,特別是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諸如惠民政策、惠民補貼等。

二、系統性的頂層設計,可操作的實施方案

(一)總結試點、提升推廣

2016年以來,擁有良好信息化基礎的浙江省率先提出和實踐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截止2017年底,浙江“最多跑一次”的實現率和滿意率分別達到了87.9%和94.7%,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報告》,中央深改辦建議向全國複製推廣浙江經驗。江蘇省也在2017年全面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推動形成“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的辦事模式,構建“不見面審批+強化監管服務+綜合行政執法”新型管理體系,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浙江、江蘇等先行試點的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也凝練了在政務改革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這些問題在《實施方案》中都有明確的部署和具體的指導,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蘇“不見面審批”等基礎上總結提升,進而全國推廣,最終實現全國一盤棋的一個行動計劃。

(二)徵集堵點、以點帶面

《實施方案》中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舉措:徵集堵點、落實數據共享責任清單。以點帶面,這既能從政府管理機制上優化關鍵頂層政務服務流程;又能從服務意識和考核機制上,樹立典型、通過優秀案例和場景的帶動,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

找到困擾群眾的“百項問題”進行重點攻關, “打蛇打七寸”,從應用場景入手,是一個很好的抓手。這些難點的解決,將會起到“舉一反三”、“示範引領”的作用。通過問題導向,梳理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和權屬,減少過程文件、減少不必要的證明文件和環節、落實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是推動“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前提。

(三)“一網、一門、一次”、具化途徑

一網、一門、一次既是三個具體要求,又是具體改革途徑。

“一網”是改革的技術要求,是“互聯網+”向政務延伸的基礎。

一網的背後是一個全國統一的多級互聯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是“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個庫”的外在表徵。一網的技術要求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基於信息技術的頂層規劃,涉及平臺和網應怎樣規劃和建設、庫需怎樣互聯互通和標準化;另一個層面是政務服務的技術性規劃,涉及各層級的職責與職權、每項政務服務的全國標準化要求等。對此,方案中有著明確的實施路徑,比如全國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的構建、各級政府政務服務資源的整合、統一公共入口的接入等。

“一門”是改革的形式要求,是政務服務線上線下集成融合併向群眾全面靠攏的體現。

“一門”首先是體現了物理集中的基本要求,將省、市、縣、鄉各個部門的“多門”集中為“一門”;其次是邏輯集中的效能要求,將各部門的業務統一到一個窗口,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辦理。兩個層面的集成,表層上體現的是對政務服務能力的改革要求,強化分工協作與融合,深層次上是要樹立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政務服務意識,強化執政為民的理念。

“一次”是改革的效能要求,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調動執政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著力點。

要做到“最多跑一次”,至少需要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政務辦事流程的再造,如何減少過程文件、如何可靠地減少資料驗證環節、如何精簡審批流程;另一方面是推動基於互聯網、自助終端、移動終端的政務服務入口全面向基層延伸。“最多跑一次”成為政務服務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此為標桿,來思考和推動政務服務改革,強化執政能力建設、調動執政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言之,“一網一門一次”是以“整合”促“便捷”,打造全國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個庫,核心是整合各級部門分散的政務數據和服務資源,是對政府各部門配合協作的一次大考;以“集成”提“效能”,強調百姓便捷和政府資源優化配置;以“創新”促“精簡”,從政務服務的應用場景出發來創新技術方法和數據共享機制,精簡優化政務流程;以共享築根基,堅持“大集中、大整合、大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把碎片化、分散化、區域化的數據聯通起來,夯實政務服務的資源根基。

(四)定立指標、量化考核

《實施方案》定立了明確的執行指標,具體為:

1.在“一網通辦”方面,2018年底,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80%,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50%;2019年底,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90%,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70%。

2.“只進一扇門”方面,2018年底,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率不低於70%,5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2019年底,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基本實現“應進必進”,7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

3.“最多跑一次”方面,2018年底,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30%以上,省市縣各級30個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2019年底,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省市縣各級100個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

這些具體而量化的考核指標,既有面上的,又有點上的;既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既有來自於政府的“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主觀願望,也有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客觀需要,考慮較為週全。比如,在“面”上對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指標要求,在“點”上要求省市縣列出30個必須做到“最多跑一次”的高頻應用,特別是“應進必進”的要求,充分展現了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的決心。

三、強有力的機制保障

(一)三管齊下、有質有量

法規先行是系統建設的基礎,要從制度上實現數據多跑路,就需要明確各級政府部門的責權利關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梳理流程是對“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中的各種障礙的清理;加快“立改廢”的工作,是對政務服務改革的法規保障。

標準跟進是保障數據交換的基礎,要統一不同部門的各類數據,就需要在既有基礎上,形成有效的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數據共享和信息互通。

技術保障既要服務於現有的目標,又要具備一定的前瞻性,能夠兼容未來的業務發展和技術發展,使得歷史積累的數據能夠繼續發揮其價值。技術保障要強調創新,要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解決老問題、破解新問題。

(二)參與監督、反饋通暢

政務服務牽扯著社會治理的諸多方面,我國又是一個地區差異大、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因此,任何一項改革措施,在執行落地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很多差異和不足,在甲地可行的方案,在乙地可能就無法落地,因此,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群眾關切,建立有效的群眾參與、監督、反饋機制,是方案有效落地的重要保障。《實施方案》在這方面有重點提及,即依託中國政府網、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和熱線,建立起群眾諮詢、投訴、監督、舉報的有效通道,從反饋通道助力政務改革。(梅宏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