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2018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等情況
舉行發佈會

2018-07-19 11:50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7月19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2018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李佳 攝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我們今天很高興請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女士,首先請王司長作介紹。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情況 中國網 李佳 攝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發佈會,首先介紹今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情況,然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18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復蘇有所放緩但總體穩健,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轉型升級成效突出,質量效益持續改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匯率預期基本穩定。外匯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開放。總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8年上半年,銀行結匯5.91萬億元人民幣(等值9282億美元),售匯5.82萬億元人民幣(等值9144億美元),結售匯順差880億元人民幣(等值138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0.86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71萬億美元),對外付款10.9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72萬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746億元人民幣(等值121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差額由逆轉順,涉外收付款逆差下降。2018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同比增長20%,售匯增長6%,結售匯順差13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逆差938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長23%,支出增長17%,涉外收付款逆差121億美元,同比下降86%。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從銀行代客涉外外匯收支數據看,2018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順差分別為158億和46億美元,除2、3月份逆差外,其餘月份均為順差;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183億美元,二季度轉為順差320億美元。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國外匯供求基本平衡。

第三,售匯率下降,企業外匯融資總體平穩。2018年上半年,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4%,較2017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一、二季度分別為64%和63%,説明企業購匯意願總體下降,外匯融資情況更趨平穩。2018年6月末,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貿易融資餘額較上年末上升126億美元,銀行境內外匯貸款餘額與上年末相比保持基本穩定。

第四,結匯率有所上升,市場主體持匯意願總體下降。2018年上半年,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6%,較2017年同期上升3個百分點,一、二季度分別為62%和70%,説明市場主體結匯意願有所回升。2018年6月末,銀行境內外匯存款餘額較上年末下降19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增加414億美元。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小幅逆差。2018年上半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同比增長91%,遠期售匯簽約增長163%,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248億美元。其中,一季度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178億美元,二季度逆差70億美元,環比收窄60%。

第六,外匯儲備餘額總體穩定。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1121億美元,較2017年末下降278億美元,主要受匯率折算、資産價格變動等非交易因素影響。

這是我向大家通報的數據情況以及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的幾個特點。

【胡凱紅】謝謝王司長,開始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臺記者】上半年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呈現什麼變化,能不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您如何評價這個變化?

【王春英】謝謝你的提問。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來,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看到美元匯率改變了之前下行的走勢,美元利率也有所上升,一些新興經濟體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市場避險情緒有所上升,國際資本市場波動性加大。所以,外部環境的複雜性、波動性以及不確定性都明顯上升。但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半年國內經濟運行依然平穩,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外匯市場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格局,總體表現還是很突出的。我們可以做兩個比較,和大家共同看看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

首先,從縱向對比看,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運行比前幾年更加穩定和平衡。一方面,銀行結售匯和跨境外匯收支呈現順差,而之前同期都是比較大的逆差。今年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順差是138億美元,2015年到2017年的上半年分別是逆差1054億美元、1738億美元和938億美元。上半年,銀行代客涉外外匯收支順差204億美元,2015年到2017年的上半年分別是逆差228億美元、259億美元和143億美元。從這個角度説,結售匯和跨境外匯收支都是順差,與前幾年相比變化很大。

從縱向對比的另一方面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市場預期合理分化,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更加多元化。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了先升後貶的雙向波動,各月銀行結售匯和跨境收支小幅順逆差交替,而不是此前的單方向變化,反映了市場主體更多地是根據實際需求來決定和安排自己的跨境收支和結售匯。

從橫向對比看,我國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在全球範圍內仍是相對穩定的。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數總體上漲2.7%,説明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對美元下跌2.7%;新興市場貨幣指數EMCI下跌7.3%,同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小幅下跌1.2%,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CFETS)小幅上漲0.9%。在新興市場動蕩期間,我國由於經濟基本面穩健、國際收支平衡狀況良好、對外負債水平都在安全線以內、外匯儲備相對充裕,有效應對了外部衝擊,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並沒有受到較大影響。

所以,無論是縱向對比還是橫向對比,在上半年外部環境波動上升的情況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會不會加大?同時外匯市場運行將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王春英】中美貿易摩擦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也非常關注,未來的演變還需要持續觀察。就你問到的對於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運行的影響,我想談幾點看法。

第一,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我國經濟韌性好、適應能力強、迴旋餘地大的特點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堅實基礎。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這些變化都增強了我國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而且,我國經濟目前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尤其是製造業産業鏈條齊全、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在國際上的比較優勢繼續存在並將進一步鞏固。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0%,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1%,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1個百分點。這一點也和我們處於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我們注重製造業産業升級是直接相關的。另外,國內市場潛力巨大,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外匯儲備充足,政策調控的空間較大,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各種挑戰。

第二,從我國政策基本面來看,堅持改革開放目標不動搖,將為我國跨境資本均衡流動創造有利條件。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習近平主席在4月份參加亞洲博鰲論壇時,再次表明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近期相關措施積極推進。比如,6月上旬國務院發佈有關利用外資的通知,提出了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投資促進與保護、優化區域開放、推動國家級開發區創新提升六個方面的措施,進一步營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再如,6月底新發佈的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原來的63條減到48條,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包括大幅擴大金融、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等領域服務業的開放,基本放開製造業,放寬農業和能源資源領域的準入。此外,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股市、債市開始逐步納入國際主要指數,有關效果已經顯現。今年上半年,外國來華證券投資跨境資金凈流入同比增長2倍。當前,國內股市、債市的外國投資者持有份額還不足3%和2%,與主要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來説比例偏低,未來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另外,過去幾年,我們在應對外部壓力方面進一步積累了管理經驗,也豐富了政策工具。外匯局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一方面,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另一方面,維護外匯市場穩定,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保障外匯儲備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總的來説,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密切相關的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穩健,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運行有條件保持總體平穩。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中國一季度的經常項目出現逆差,您認為這對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會有哪些影響?

【王春英】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小幅逆差,但更趨平衡。大家比較關注個變化,對於這個問題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談幾點看法。

第一,近年來我國經常賬戶收支持續處於基本平衡的狀態,當前依然處於這個區間。2016年和2017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分別是1.8%和1.3%,部分季度順差佔GDP的比例最低曾經到過0.5%。這説明近幾年我國經常賬戶收支已經達到了十分平穩的區間,小幅順差很容易在一定時期轉為小幅逆差,但都屬於基本平衡的範疇。在實踐中,國際上研究認為經常賬戶逆差是否持續超過GDP的5%左右,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早期預警指標。所以,今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仍然在平穩、健康的合理區間。

第二,當前我國經常賬戶收支基本平衡體現了國內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效果,同時也是對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重要貢獻。國際收支是國內經濟運行的一個外在表現,當前國際收支的經常賬戶狀況主要反映了近年來我國國內經濟發展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説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實質進展,內需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2008年到2017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105.7%。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已經連續5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這説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就是內需對經濟增長作用明顯提升。另一方面,體現了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和消費升級的結果。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消費升級快速上升期,大家對進口商品、出境旅遊、國外留學的需求增加,這是很正常的。另外,我國國際收支趨向平衡對於全球經濟再平衡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決定未來我國經常賬戶不可能出現持續大幅逆差。從世界範圍內經濟發展歷史看,凡是製造業比較發達的經濟體,比如德國、日本、韓國還有中國台灣,經常賬戶大多長期維持順差,出現逆差的情況極少或者持續逆差時間非常短。如果説順差下降的話,通常是出現在轉型升級階段。我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將長期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有非常成熟的製造業基礎設施,另外不可忽視的是我們有大量的技術工人,産業鏈條比較完備,在全球的競爭力方面仍然是比較強的。目前我們處在從中低端産業向中高端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這個升級仍然會有助於貨物貿易在中長期保持合理盈餘。同時,我國消費升級將逐步從快速上升期趨向平穩期,如近年來快速增長的境外旅遊、留學的增幅已經趨穩,這個趨勢變化也符合國際經驗。

因此,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説,未來我國經常賬戶差額仍將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南華早報記者】有分析估計中美貿易戰會引發中國資本外流,如果真的有資本外流請問外匯局有怎樣的措施應對?

【王春英】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是外匯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對跨境資本流動情況是高度關注的。你提的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當前我國外匯市場運行還是比較穩定的。我們測算過最近的數據表現,今年6月25日以來,市場波動有所增加,但從每天的個人結售匯以及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流動等部分渠道的數據看,遠沒有達到2015年和2016年資金流出壓力較高的時期,個人結售匯日均逆差僅是當時最高月份日均水平的28%,跨境資金日均凈流出只是當時最高月份日均水平的12%。所以你説的假設並沒有出現。

對於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我們不斷豐富應對預案和政策儲備,始終堅持兩個基本考慮。第一,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第二,維護外匯市場穩定,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保障外匯儲備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長期來看,我們將在加快外匯管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同時,不斷完善和優化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市場監管。第一,構建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體系,逆週期調節外匯市場短期波動,維護金融體系安全和國際收支平衡。第二,完善外匯市場微觀監管框架,依法依規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外匯市場秩序。

關於宏觀審慎政策,一是建立和完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監測、預警、響應機制。二是豐富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工具箱,根據形勢變化和開放政策不斷調整,包括過去曾經使用過的風險準備金,還有以銀行和短期資本流動為重點的宏觀審慎管理政策等。關於微觀市場監管,一是堅持真實性、合規性和合法性審核,履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避稅等審查義務,保護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二是保持政策跨週期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三是堅持跨境交易“留痕”原則,加強穿透式監管。

【中國日報記者】今年以來,中美利差整體收窄,未來美聯儲還會繼續加息,這會不會對我國資本外流造成一定壓力?

【王春英】謝謝你的問題。關於利差對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需要更加全面地進行分析和判斷。

利差會影響跨境資金的流動,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根本因素。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一是近年來美元利率明顯高於歐元區和日本利率水平,但國際資本並沒有持續從歐、日地區流向美國,美元匯率也沒有在過去幾年持續升值。説明國際資本需要考慮經濟增長預期的對比情況、貨幣政策調整的對比情況,以及由此可能導致的匯率變化,而且還需要考慮不同資産的分散配置問題。二是歷史上很多新興經濟體為抑制資本外流而大幅提高利率,甚至提高到幾十個百分點,但是並沒有因此而吸引更多資本流入或者留住國內資本不流出,經濟脆弱性帶來的相關風險是各類投資資本在投資時非常重要的考量。三是我國在2006年至2007年的大部分時間,國內的人民幣利率低於美元利率,當時我們面臨持續的跨境資本凈流入,説明國內經濟狀況、長期投資前景和人民幣匯率預期等因素明顯大於利差的影響。所以我們講,利差會影響跨境資本流動,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最根本的因素。

因此,相對穩健的經濟基本面、依然較高的綜合投資收益、逐步提升的人民幣資産配置的需求等因素,將會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産生更加重要的影響。第一,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多,投資風險加大。而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穩中向好,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目前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深化期,平穩的投資環境以及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仍然有助於吸引投資。第二,境外投資在我國的綜合投資收益還是很高的。我們根據國際收支數據進行了測算,2017年各類來華資本在中國的平均投資收益率為5.9%,其中來華直接投資的收益率更高,明顯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外商直接投資的收益率水平。第三,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目前人民幣資産在國際資本投資中還屬於低配階段,剛才説股市、債市境外投資者的持有市值分別不到3%和2%,未來提升空間很大。第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在全球貨幣中屬於相對穩定和強勢的貨幣。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公佈的日度數據測算,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2.8%,排在國際清算銀行監測的61種貨幣中的第10位。

此外,美聯儲加息對美元長期利率的影響還需要觀察。回顧2017年,美聯儲加息3次,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基本沒有變化,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等因素會影響其長期利率走勢。以上是我對您所提問題的看法,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今年以來我國外債的變化情況如何,並請您分析一下變化的原因和風險?

【王春英】根據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的外債餘額達到18435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329億美元。

從期限結構看,我國外債結構進一步優化,短期外債比重明顯下降。今年3月末,中長期外債餘額佔全部外債比例為36%,與2017年末基本持平,較2014年末全口徑外債統計首次公佈時的比例提高9個百分點。我們觀察新增長的外債中,有八成是債務證券,境外投資者加大對我國中長期債券的投資,反映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信心。3月末,短期外債餘額佔比為64%,也與2017年底持平,比2014年末下降9個百分點。

從債務工具分類看,貨幣與存款、債務證券增長比較明顯,兩者增量佔全部外債增量的70%左右,主要由於境外非居民機構和個人增加了在境內銀行的存款,同時,境外非居民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意願較強。

總的來看,我國外債風險是可控的。負債率、償債率和債務率等幾個外債風險指標都在國際標準的安全線之內。初步判斷,二季度我國外債餘額總體還會平穩增長,這有利於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促進國內主體更好地利用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謝謝。

【胡凱紅】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王司長,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