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有效投資積蓄趕超新動能

2018-07-24 09:20 來源: 福建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先進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1.3%,高於工業投資增速6.6個百分點;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58.8%,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社會事業投資均實現40%以上增長;

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1.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對全省投資增長貢獻率達83.9%……

上半年,我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4%,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3位,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今年以來,我省聚焦重點領域,緊抓重大支撐,強化要素保障,大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強化正向激勵,多措並舉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6月底,上汽寧德基地項目主機廠房軟基處理打下第9550根地坪樁、佔總樁數的41%;鐵路、高速互通、國道、碼頭、污水處理、供電供水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加緊推進。

今年4月,一期投資50億元的上汽集團乘用車項目落地寧德,將生産大型高端SUV,分時租賃電動車和高端新能源産品,計劃于2019年10月正式投産,年産量可達3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15萬輛。

以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目標,有效投資是關鍵,項目支撐是重點。今年以來,我省繼續創新“五個一批”項目推進機制,實施高質量發展“百千萬支撐工程”,各地曬簽約、曬開工、曬投産、曬質量、曬成效,項目帶動有效投資。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有力有效,示範帶動作用明顯。上半年,全省分兩批組織集中開工581個有代表性、示範性、導向性的重大項目,寧德上汽基地及配套基礎設施、廈門強力巨彩LED顯示屏産業園、晉江逸錦年産56萬噸新型功能纖維等306個重大産業項目新開工,總投資1600億元,為壯大實體經濟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150個省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78.1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2.9%。農林水利、服務業、城建環保、社會事業、工業等領域均完成投資過半,全省新開工重點項目141個、竣工50個。

圍繞以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目標和加快閩東北、閩西南兩個協作區發展,“五個一批”項目源源不斷、滾動生成。今年以來新增10181個、總投資4.3萬億元。

福廈客專、興泉鐵路、福州地鐵、廈門地鐵,寧德時代、福州京東方、廈門聯芯、泉州晉華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産業項目順利推進,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增添蓬勃動力。

補短板優化投資結構

在莆田,總投資4.78億元的沈海高速黃石互通提升工程正加快建設。該工程建成後,將沈海高速向北通向莆田市區的車流量分流至新建匝道,解決高速公路進出口的通行擁堵問題;該公路與迎賓大道採用互通立交形式,能極大地完善區域交通網絡,完善中心城區骨幹路網格局,提升莆田對外交通出行功能。

在福州,鰲峰洲大橋南橋頭節點改造工程正加緊施工,建成後將緩解雁頭路、大坪路等路口擁堵情況。同時,新建的人行橋,將打通鰲峰大橋與港頭外路、朝陽路、連江南路的銜接,方便周邊居民出行。

一批交通、市政重大民生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將給民眾出行帶來更大的獲得感。

按照省委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的部署,我省各地加強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和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短板領域有效投資,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城市內澇防治、城鄉排污治理等問題。

上半年,36個工程包完成投資734億元,佔年計劃65.9%,其中農村公路建設與改造、城鄉公共停車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數字經濟重大項目、化工園區安全控制區建設、全域旅遊重大項目與基礎設施等6個工程包已完成年度投資任務。

年中數字顯示,我省民生社會事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現代服務業投資增長較快,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社會事業完成投資108億元。廈門馬鑾灣醫院、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莆田學院遷建項目(一期)等項目開工,省疾控中心遷建工程、省兒童醫院、平潭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東山谷文昌幹部學院等項目加快建設。

服務業完成投資305億元。媽祖國際健康城、數字中國會議中心等項目開工,平潭糧食園區一期、福清江陰國際汽車城等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上半年,我省文化、體育等投資同比增長80.7%,教育投資同比增長44.4%,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同比增長42.1%。補短板項目充分發揮了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加速破解制約福建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民資敢投願投能投

在福清江陰中景石化科技園,高118米、容積9000立方米的“亞洲第一塔”——丙烯丙烷精餾塔進入安裝掃尾階段。

這一全球單産最大的丙烷脫氫裝置將於年底投産,填補福建空白。

“投資30億元的第二套丙烷脫氫裝置加快建設,全部投産後總産值可達200億元,拉動下游産業鏈200億元,並改變國內高品質工程塑料原材料大部分依靠進口的局面。”中國軟包裝董事局主席翁聲錦説。

隨著民間投資增長的宏觀環境趨穩,我省民間投資活力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1.7%,高於全省投資增速8.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3.9%,成為投資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其中,工業民間投資增長21.8%,民營經濟後勁增強。

民間投資佔我省固定資産投資的六成左右,是投資這駕“馬車”的主動力。圍繞民間資本不願投、不敢投、投不了等問題,去年底,省政府出臺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23條措施,從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破解企業難題、著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持續拓展民間投資項目、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等方面,破解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

民間投資活力增強,得益於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我省全面開闢“政企直通車”,利用“互聯網+”,實現省、市、縣三級聯動,實時收集並精準幫助解決民企實際困難;健全民企産業項目對接服務機制,重大民企項目實行“一對一”服務,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加大推動民企直接融資力度,上半年全省5家民企通過首發上市或定向增發、配股再融資募集資金95.54億元,8家民企在“新三板”掛牌。

“在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我省民間投資回暖,民資敢投願投能投,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更有質量、更可持續了。”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博士朱四海表示。(記者 王永珍 戴艷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