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三支柱”發展待提速 該如何“為養老而投資”?

2018-08-05 18:3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8月5日電(記者 潘清)面對老齡化不斷加深的挑戰,我國養老保障三支柱已基本成形。但相比之下,被視為“第三支柱”的個人商業養老發展腳步遲緩。

今天的我們,該如何“為養老而投資”?呼之欲出的養老目標基金,能否助推第三支柱發展提速?

養老保障格局基本成形 第三支柱發展腳步遲緩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基本形成了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和個人商業養老構成的養老保障三支柱格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年2月發佈的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9億人,積累基金超4.6萬億元,第一支柱已經形成“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兩大制度平臺。第二支柱方面,同期全國已有近8萬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逾2300萬人,積累基金近1.3萬億元。職業年金正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逐步建立。

相比之下,第三支柱的發展腳步遲緩。近日在上海舉行的“養老新機遇暨天天基金養老投資論壇”上,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年金總監李連仁坦言,目前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規模和覆蓋人群非常有限,甚至可以用“基本無”來概括。

今年2月,人社部、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等多部委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啟動建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工作。在業界看來,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正式進入制度啟動階段,將逐步推動養老保障三支柱均衡發展。

從稅延保險到“以房養老” 前景看好困難不少

事實上,我國在構築養老保障第三支柱方面已有不少探索和嘗試。從稅延保險到“以房養老”,前景看好但困難不少。

其中,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已於今年6月7日正式啟動。截至7月2日數據顯示,作為首批試點地區之一的上海累計承保稅延保單1.58萬件,實現保費收入575.7萬元。

不過一些業內專家表示,我國個稅國民覆蓋率不高,加上提高個稅起徵點已成定局,未來繳稅人數大幅減少無疑會對稅延保險的發展産生影響。

啟動至今已滿四年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也難免“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尷尬。截至今年6月末,多家獲得試點資格的保險機構中僅有幸福人壽開展了此項業務,完成承保手續的不足百戶。

業內人士表示,“以房養老”現階段仍處於“小眾”狀態,適用人群主要為孤寡、失獨或空巢老人,尚不具備大範圍推廣的市場環境。

善用長期投資力量 養老目標基金呼之欲出

在業界專家看來,除了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之外,選擇合適的投資計劃獲取長期收益同樣是增加養老金儲備、提高晚年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

李連仁以香港強積金舉例分析説,自2000年1月以來其資産配置中,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産基金的年化收益分別達到5.5%和4.6%,大幅跑贏物價指數漲幅。“從這個角度而言,提升第三支柱貢獻需要善用長期投資的力量。”

今年3月2日,證監會正式發佈施行《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對養老目標基金的産品形態和投資運作進行了明確。這也被業界視為“現代金融業為服務社會養老邁出的一大步”。

東方財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黃妮娟表示,養老目標基金具有投資組合風險隨時間遞增而遞減、追求養老資産長期穩健增值,以及鼓勵長期持有的特點,是針對養老難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可預期的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令養老目標基金迅速成為市場熱點。短短數月間50多只養老目標基金産品相繼上報,涵蓋目標風險和目標日期兩大産品策略。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兼多元資産管理部總經理魏鳳春分析認為,基於公募基金低門檻、標準化、配置功能多樣、運作規範的特徵,聚焦長期投資的養老目標基金能夠滿足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單筆投資金額低、資産運作安全、投資品種和期限多樣的需求,可為個人提供符合養老理財需求的産品,併為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正式實施提供産品儲備。

在業界看來,作為個人養老金投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呼之欲出的養老目標基金有望與其他個人商業養老産品一起,助力第三支柱發展提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