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

2018-08-15 11:45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于2018年8月15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介紹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宗超 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最近,大家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都非常關注,我們今天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下面先請叢亮先生做介紹。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叢亮介紹有關情況 中國網 宗超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 叢亮: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吹風會,向大家介紹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初步成效,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昨天統計局的同事已經發佈了1-7月份的統計數據,這裡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我想用三個關鍵詞概括,“形穩”、“質優”、“勢好”。

所謂“形穩”,就是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大盤”是穩的。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7個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就業基本穩定,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所謂“質優”,就是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一是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動能快速成長。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9%,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9%,明顯快於整體工業。二是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升級態勢明顯。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製造業投資均有所改善。三是要素結構持續優化,創新驅動作用日益彰顯。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等貢獻增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上半年全國日均新設企業1.81萬戶。與此同時,城鄉區域結構也更趨協調,新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培育,空間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伴隨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效益持續改善,居民、企業、政府三部門收入態勢良好。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6%。這幾個數據顯示經濟效益是較好的。

所謂“勢好”就是下一步的趨勢,整個趨勢保持了一個穩中向好的態勢。上半年我們既保持了“穩”,也實現了“進”,成績確實來之不易,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我先簡單介紹這麼多。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襲艷春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襲艷春:

感謝叢亮司長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媒體。

光明日報記者:

請問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對我國宏觀經濟影響有多大,今年的GDP增速是否會破6.5%,下半年穩增長的主要措施是哪些?謝謝。

叢亮:

世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是當前的國際經貿秩序的基石,它的權威性和效力應該得到尊重和維護。在國際貿易往來中,在個別産業、商品範圍之內出現短期的分歧甚至是摩擦也是難以避免的,也是正常的。關鍵看是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在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國際産業分工當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國的産業鏈、價值鏈可以説是“骨肉相連”,如果固守“零和博弈”的思維,任性地挑起貿易爭端,不僅會損害當事雙方的利益,也會傷及整個全球産業鏈各方的利益,所以不會有贏家的。

今年以來,美國以“301”調查為名,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第一輪是340億美元,7月6號已經實施。另外,160億美元可能將於8月23號實施。大家可以看,總共是500億美元,佔中國總出口的比重是2.2%,這個比重還是很小的。第二輪的清單也發佈了,同時美方還威脅進一步加大關稅的徵收範圍。這種行為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定,也破壞了全球的經濟秩序,擾亂了全球的産業鏈和價值鏈的循環,給全球的經濟復蘇也蒙上了陰影。由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加徵關稅的行為不僅僅打擊的是中國。以美國第一輪340億美元的加徵關稅為例,其中59%是外國企業生産的商品,包括美國自己的企業,包括德國、日本的企業,所以不可避免對整個生産網絡産生影響,也影響跨國公司自己,所以美國國內反對這種加徵關稅行為的聲音,特別是在産業界也是比較多的。

總體看,因為中國經濟目前特別是1-7月份的數據來看,整個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們經濟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整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我們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改革開放動力,我們沒有像某些國家一樣,我們還在不斷地擴大開放,擴大改革深度。比如我們對一些消費品降低關稅,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同時跟歐盟包括跟東南亞一些國家建立相應的貿易往來。我們還是有條件和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目前的貿易糾紛升級和貿易摩擦的影響,確保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工作,要積極挖掘內需的潛力,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加大補短板的力度,這個補短板不僅僅是指基礎設施的短板,而且包括公共服務的短板和傳統産業的短板,包括高新技術産業的短板,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促進整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具體的政策待會我再單獨介紹。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發言人剛才講到,上半年既保持了“穩”,也實現了“進”,做好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如何更好地協調“穩”、“進”、“變”的關係,GDP、匯率、房地産等方面的穩定如何平衡,面對外部環境發生的明顯變化,怎麼樣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謝謝。

叢亮:

這個問題很好。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但是穩中有變。世界經濟貿易雖然仍在復蘇,但是復蘇的步伐有所放緩的,特別是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可能弱化,整個世界金融市場也出現了波動。經貿摩擦也會對我國有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曾多次面臨嚴峻的考驗,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非典”的衝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當時也是悲觀的聲音很多,認為中國經濟可能會出大的問題。但是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呢?我們不僅沒有被擊倒,而且是在困難當中成長、壯大。在1997年的時候,我們的經濟總量大概只有10萬多億人民幣,也就是1萬多億美元,現在已經到12萬億美元左右,整個經濟是在壯大的,而且很多産業也是在升級的。我們是在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當中成長壯大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發展奇跡。中國發展的骨氣和底氣是在不斷增強的,信心和信念是更加堅定的。有句古話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國經濟不是説一次外部衝擊就能夠打垮的。下半年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剛才説到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適度中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加強政策統籌,形成政策合力,避免政策的負面效應疊加,精準施策,做好“六穩”工作。

二是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一方面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力度,比如説一些路網建設,很多高速公路之間的互聯互通不夠,實際上路網之間互通之後,整個城網效應提高之後,交通基礎設施的流暢性和通暢性就會提高很多。再就是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有要打通去産能的一些制度阻梗,降低企業成本,降低增值稅稅率效應在下半年會進一步顯現。

三是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要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但是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的時機,要鬆緊搭配。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

四是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繼續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別是加強産權和知識産權的保護,産權保護和知識産權保護對於增加企業家信心,改善營商環境,增強投資意願和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還有要落實擴大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等重大舉措,像兩個負面清單,上半年已經公佈,下半年要抓緊落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保護好在華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是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産的問題,要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六是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工資、教育、社保等基本的民生支出,強化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工作,做實做細社會穩定工作。

通過實施這些舉措,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將不斷釋放,後勁將不斷增強,我們有信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謝謝!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

我比較關注工業機器人生産的情況。機器人生産的數量,機器人同比增速5月份是35%,6月份是7%,7月份是6%,美國對在中國生産的機器人加徵25%的關稅,7月6號開始,這不是影響到機器人生産的情況?

叢亮:

機器人生産增速近期回落一點,我想跟加徵關稅的關係還不是很明顯,因為真正加徵關稅是7月份以後的事情。中國這幾年機器人市場發展很快,特別是國內很多企業也在進行智慧化、自動化改造,比如物流企業、生産企業、商業企業,對機器人應用非常積極。我去過一些工廠,比如一汽對於機器人的應用是非常普及的,特別是在焊接環節,基本上全部是機器人;前一段一些物流企業也在想辦法在整個裝卸過程,特別是對於叉車做自動化改造,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搬運機器人。整個中國機器人市場還是非常巨大的,各方面對於增加機器人使用、進行生産線和生産過程的智慧化改造的需求很大,市場是有非常大的前景和潛力的。這種增速放緩的情況,可能是一種短期行為,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謝謝!

中新社記者:

如果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否可控?中國會採取哪些措施幫助企業加以應對?另外,如果中國600億美元的反制措施實施的話,會對國內企業生産和民眾生活産生怎樣的影響?謝謝。

叢亮:

謝謝你的提問。如果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産品加徵關稅,可能對我們的工業生産、就業、外貿、物價産生一些直接的影響,也可能會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帶來一些間接的影響。我們測算了一下,整個影響總體是可控的。剛才也提到500億美元佔中國整個出口也就是2.2%,2000億美元佔整個出口還不到10%。由於這個出口當中很多又有進口的因素,實際影響會更小一些。這是一點。

再有,如果考慮出口目前在中國這個經濟總量當中的比例關係,這個影響還會更小。所以總體的影響是可控的,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韌性,有巨大的迴旋餘地,中國完全有能力通過國內市場的開拓,通過擴大國內消費,通過穩定國內投資,消化外貿出口受到的影響。

下一步,為支持企業發展,要支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特別是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好改革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的一些重大舉措。包括在一些基礎設施領域,可能要拿出一些項目來,請民營企業更好地參與,有效改善“玻璃門”和“彈簧門”的情況。同時,我們要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是不會關上的,始終是要打開的,而且可能會開得越來越大。為外商在中國更好地投資、更好地生産、更好地進行業務活動創造條件。我們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努力維護國際貿易秩序,但對於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對我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行為,我們不得不被動出手,綜合施策,做出必要反制,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這是促進國內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是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保護包含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中國企業利益的需要,更是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的需要。昨天統計局的同事已經發佈了1-7月份的統計數據,這裡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有些判斷的情況。

大家可以看到,第一輪340億美元的加徵關稅清單是跟美國同步的,第二輪160億美元也是與美國同步的。為了反制美國的第二輪加徵關稅,我們8月3號宣佈對自美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按照四檔稅率加徵關稅,之所以確定四檔稅率,就是考慮到對了國內的企業影響、對國內老百姓生活的影響。有的影響的小,我們可以加徵的多一點,有的可能會産生一定影響,所以加徵關稅就少一點。中國的這種差別化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是在廣泛聽取意見和認真評估之後提出的,特別是充分考慮了人民的福利、企業的承受力和維護全球産業鏈運轉的因素。我們還是在有理有利有節的範圍內進行反制。謝謝大家。

中央廣電總臺國廣記者:

有分析認為擴大內需將成為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為了進一步激發潛力,我們將出臺哪些措施,謝謝。

叢亮:

謝謝。國內需求潛力巨大,是我國發展的獨特優勢。儘管外部需求對中國經濟發展確實很重要,但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立足於國內市場。從實際情況來看,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也主要是依靠內需。2013年到2017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02.3%、95.7%、101.3%、109.6%和90.9%。也就是説,近五年我國經濟在多數年份外需的實際拉動是負的,主要是依靠內需保持了較快發展,保持了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

我剛才也談到要把加快結構調整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進一步釋放國內市場潛力,積極有序做好擴大內需相關工作。一是要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這不是説一定要非常大的規模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切切實實補短板。剛才也説到有一些路網不通的地方,公路都已經修成,但是之間的連接不夠,這樣城網效應弱一些,真正的效應很難發揮;再比如一些民生基礎設施,像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基礎設施,也有短板要補。二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順應整個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增加相應的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中國消費的增長一方面可能受制于收入,另一方面可能受制于供給,我們有一些中高端的供給確實跟不上,特別是一些服務領域的供給,在這方面也是所謂的“一舉兩得”,既通過投資增加了中高端供給,又滿足了消費升級的需要,這樣整個經濟才能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否則的話,單純擴大投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不會很高,所以要有精準投資的概念和有效投資的概念。

與此同時,特別要把握好政策推進的力度、節奏和重點,精細化、綜合性衡量投入和效益,堅決杜絕形成新的潛在風險,要有效防止可能形成新的地方政府債務或者隱性債務。謝謝!

路透社記者:

最近我們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包括更多的信貸投入,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會不會影響我們去杠桿的進程,會不會增加新的一些債務風險。謝謝!

叢亮:

謝謝,去杠桿是2016年以來的一項重點任務,當時中國經濟運行存在杠桿率比較高的情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發改委一直在會同有關部門牽頭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今後一段時間降低企業杠桿率幾個重點工作:一是推動市場化債轉股,杠桿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債權和股權的比例關係不是很合理,通過市場化債轉股優選企業、優選資産,幫助有發展前景的高負債優質企業降杠桿、減負債、促改革。二是加快推動“僵屍企業”出清,通過依法破産等方式,推動低效無效供給企業退出市場,儘快祛除壞杠桿,盤活存量資産和資源,優化資金的配置。三是紮實推進國有企業降杠桿,國有企業是結構性去杠桿的重點,通過強化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約束,按照全面覆蓋、標本兼治的原則,推動企業國有去杠桿。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去杠桿的概念叫做結構性去杠桿,要有針對性,循序漸進、有序地結構性去杠桿。謝謝!

法新社記者:

想問一下,您覺得中方怎麼樣才能解決跟美國的貿易摩擦問題?

叢亮:

這個問題很大。大家首先要清楚貿易摩擦問題不是中方提出來的,而是美國率先挑起的。我們是被迫應戰。我們不惹事,也絕不怕事。我們希望美方保持冷靜和克制。美國不僅對中國發起貿易爭端,對歐盟包括對法國同樣也發起了貿易爭端,法國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所以我想也請你幫我們想想,怎麼對美國貿易戰做出回應。我記得馬克龍總統説過“不會在‘槍頂著頭’的情況下同美國進行談判”,我想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謝謝!

日本共同社記者:

如果為了擴大內需,再次加大基礎設施的力度,可能對結構性改革會帶來負面的不利影響,比如説地方政府債務可能再次增加,銀行貸款的不良率也可能會上升,對這些問題怎麼解決?謝謝。

叢亮:

謝謝你的提問,也感謝你的提醒。補短板是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我們在基礎設施補短板方面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您剛才説的,可能會增加債務問題或者可能會增加杠桿的問題,但是如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整個在建項目就可能成為“半拉子”工程,可能損失會更大。所以我們著力解決在建項目特別是確實需要的一些在建項目的資金需求。加快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和使用進度,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推動在建項目早日建成、收效,這樣對於整個杠桿水平和債務水平緩解還是有好處的。

二是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加強重大項目儲備,重點是在補短板、強弱項、優化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等領域,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項目。所説的“短板”和“弱項”,剛才我也提到,比如技術領域、民生領域的一些短板,而這些領域的短板實際上跟最終需求是非常貼近的,所以既擴大了有效投資需求,也滿足了消費需求,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這不會形成新的産能過剩和新的債務問題。

三是進一步鞏固民間投資向好勢頭。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使民間資本能夠參與進來,這也有利於降低整個政府的債務負擔和債務率。謝謝!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

美國最近出臺了新的投資法案,強化美國國防部和情報部門的決定權,判斷誰有在美國投資的資格。請問一下,新的法案對中美貿易的影響會有多大?第二,德國政府最近一個星期以內,已經兩次阻止中國人購買德國的戰略資産,中方會如何解決中國投資歐美的問題?謝謝。

叢亮:

剛才我也説過,我們是反對單邊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中國投資的大門向外資也會越打越開,我們希望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對中方的投資也要一視同仁。我們反對這種單邊的做法,但是我們也會通過各種協商的方式,希望他們能夠有所調整。謝謝!

襲艷春:

再次感謝叢亮先生,也謝謝大家。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