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洋奇緣”跨越萬里——毛裏塔尼亞漁業基地的中國身影

2018-09-07 16: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福州9月7日電 題:“海洋奇緣”跨越萬里——毛裏塔尼亞漁業基地的中國身影

新華社記者 黃鵬飛

大西洋之濱,非洲西海岸,在毛裏塔尼亞的沿海城市努瓦迪布,一群來自中國的遠洋漁業探索者留下了足跡。懷揣著創業的夢想,從一窮二白起步,他們在當地建立起中國在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

2010年前後,福建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等人從國內出發,一路來到非洲考察漁業資源,自此開始了中國與毛裏塔尼亞的一段特殊“海洋奇緣”。

“從海邊走過,遍地都是海螺貝殼,被漁民遺落的魚蝦在沙灘上隨處可見,密集的魚群在近海遊蕩徘徊。”第一次抵達毛裏塔尼亞,蘭平勇便被非洲大陸的富饒景象驚呆了,在許多國家苦於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的時候,西非海岸居然還保有著如此豐富的漁産。

“要做最好的漁業企業,就必須尋找最好的漁場資源。”為了尋找新的漁場,做了幾十年漁業捕撈的蘭平勇曾經遍訪全球各大洋。他敏銳地發現,毛裏塔尼亞沿海漁業資源稟賦獨一無二,但當地的加工、保鮮技術落後,許多可利用的資源被人們忽視,這正是漁業人眼裏的“天賦之地”。

等不及回國,蘭平勇和同行的企業家們立即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這片荒蕪的海岸打造一個具備全産業鏈的遠洋漁業基地。彼時,努瓦迪布只是撒哈拉沙漠邊上的一個小漁港,而城市裏連一條完整的瀝青道路都沒有。

沒有電力?就自己發電。沒有淡水?就將海水淡化。從歐洲買水泥鋼筋,從近百公里外的荒漠運來沙石,從萬里之外的中國請來建設團隊。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基建部總監鄭金燦説:“從中國到毛裏塔尼亞,運一趟建材和設備就要花費50天,我們光集裝箱就運了500多櫃。”

鄭金燦仍然記得,當時公司建設團隊長年駐紮非洲,白天忙於工地建設,晚上就在帳篷鋪著泡沫板和紙皮睡覺。很快,第一個碼頭建了起來,船舶修理廠也迅速完工,還有制冰廠、海水淡化廠、冷庫、海産品加工廠……“在沙漠邊上建基地,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難以想象,儘管無比艱苦,但卻快樂難忘。”他説。

在毛裏塔尼亞政府的支持下,宏東漁業公司順利獲批捕撈許可船隻169艘,獲批年捕撈總量10萬噸,發展成為當地最大的漁業企業。

“我們到非洲創業,不僅為了公司發展,更重要的是帶領著當地百姓一起成長。”公司副總經理陳忠傑介紹,基地建設之前,當地許多漁民捕撈完的漁産就晾在海邊。為了帶動漁業産業發展,公司便從最基本的跟船、捕撈、加工一步步開展教學,引導漁民參與規範捕撈和加工生産。“如今,不少當地人積累了技能和經驗,有的人開始嘗試著貸款買船,自己搞起了漁業生意。”

一方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綜合漁業基地,另一方面積極帶動當地百姓就業增收。蘭平勇介紹,公司在當地還建了學校、生活社區、運動場,並配置了往返班車接送當地員工上班。在人口不到十萬人的努瓦迪布市,如今已有近2000人在宏東公司的漁業基地就業。

“我們也在不斷向非洲的朋友學習,當地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濃厚,我們也不斷規範作業,踐行環保精神。”蘭平勇介紹,當地政府和社會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護十分嚴格。例如,當地禁止捕撈500克以下的章魚,只有超過18厘米長的沙丁魚才能合法捕撈,“只要查獲一條違規捕撈的魚,有關部門當場就會開出上萬美元的罰單。”

如今,宏東漁業公司在毛裏塔尼亞建有超過9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漁業基地,年産值約7000萬美元。基地共捕撈及加工海産品品類80多種,産品通過歐盟認證,常年出口非洲各國及歐盟、東南亞、韓國、日本等地,對毛裏塔尼亞産業發展及經濟增長不斷帶來貢獻。

“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我們未來計劃在非洲東部及南美洲建立更多漁業基地,讓更多的國家參與到漁業合作中來。”蘭平勇説,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價值理念,中國境外遠洋漁業基地建設不斷取得進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變得越來越寬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