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好雨知時育百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寧夏實踐

2018-09-16 17:2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銀川9月16日電 題:好雨知時育百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寧夏實踐

新華社記者艾福梅、孫天朗

在16日召開的寧夏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檢查反饋會上,督導檢查組認為,寧夏所有縣(市、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評估認定標準。

從“兩基”攻堅到教育強縣,再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六十年來,寧夏教育攻堅克難,取得了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進步的好成績:學校成為鄉村最美的建築、城鄉教師有序流動、學生精神面貌越來越好……。

告別“土、薄、冷”,小財政辦大教育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的鹽池縣第四中學,遠遠看到學生正在鋪著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的操場上整齊地做廣播體操。而4年前,這裡還是土操場,一颳風塵土漫天、一下雨泥濘滿腳。

“2008年,新建學生宿舍和餐廳;2010年,新建3棟教學樓;2012年,建起教職工週轉房;2014年,400米標準操場落成……”副校長張亞平對學校的變化如數家珍。

鹽池四中只是寧夏辦學條件改善的一個縮影。2008年,在“兩基”通過國家驗收後,寧夏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規劃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眾所週知,寧夏經濟體量小,2017年地方財政收入為417.5億元。然而,再窮不能窮教育,多年來,寧夏堅持公共財政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去年寧夏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228.84億元,較2012年增長58.7%。

項目多了、政策更好,這是不少寧夏基層教育者不約而同地感言。“全面改薄”、農村中小學供暖設施改造……好政策讓鄉村娃與石黑板、火爐取暖等揮手告別;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農村取暖費每生每年100元……好政策讓鄉村校長辦學不再“捉襟見肘”。

能上亦能下,城鄉教師交流促均衡

教育均衡,從城鄉教師交流做起。通過政策鼓勵、職稱評定要求等措施,寧夏已建立起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機制,確保制度不“空轉”。截至目前,全區校長和教師交流輪崗比例分別達到32%和11%。

吳忠市第四中學體育教師王麗君申請到鄉村中學交流一年;中衛市沙坡頭區鄉村教師唐瑤到城市小學學習一年……隨著一批批城市教師“下鄉”,農村學生在當地即享“名師教學”;隨著一波波鄉村教師“進城”,更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被帶回。

同心縣第五中學的學生多來自進城務工人員和生態移民家庭,綜合實踐能力較弱,所以學校開設了恐龍星球、陶藝、閱讀等校本課程。“若沒有這些交流老師,一些課程開不起、更開不好。”學校副校長馬芳説。

教育均衡的重點在鄉村教育,而鄉村教育最大難點是如何避免師資掉隊。為此,寧夏按城市標準劃定鄉村學校師生比,共增加近五千個編制;實施特崗教師計劃,五年累計補充農村教師2萬餘名;堅持職稱評定傾斜,堅守鄉村老教師可不受比例限制直接參評。

自治區教育廳廳長李秋玲説,通過實施系列傾斜支持政策,寧夏初步形成了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一個不能少,特殊群體上學有保障

20世紀90年代,同心縣豫旺鎮張家樹村輟學回族女孩馬燕用滿篇的錯別字寫道:“媽媽,不上學,我一輩子的眼淚流不幹……”媽媽把幾本日記塞給來村裏採訪的外國記者。之後,《馬燕日記》在法國出版,隨後被譯成多種文字。這個女娃的命運也因此而變。

當時針擺到當下,寧夏少年兒童的求學路已不需要“偶然的星光”。免費義務教育、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綠色入學通道、殘疾兒童送教上門、教育扶貧等保障機制,變“我要上學”為“要我上學”。昔日女童失學盼學、幹饃饃就白開水當午餐等場景已成為過去。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寧夏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93%和107.07%。馬燕的小老鄉、同心縣王團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馬麗梅告訴記者,在學校,她們親手種植盆栽植物來觀察生長的奧秘,手繪遊魚和藍天讓校園更美麗。

據統計,寧夏22個縣(市、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已全部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19個縣(市、區)通過國家評估認定。與這一驕人成績相對應的是學生獲得感的提升。銀川市第五中學有大量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為讓學生有地方落腳,學校採取早上隨時開門、放學不清校、所有場館均開放等暖心措施。“每天早上來學校,感覺特別幸福。”兩年前入讀銀川五中的吳曉花説。

“當前寧夏義務教育站在了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的新起點,我們將繼續以教育公平為引領,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加快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李秋玲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