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交通運輸部通報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形勢的相關情況

2018-10-26 07:00 來源: 交通運輸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主題: 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

地點: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佈廳

時間: 2018-10-25 15:00

簡介: 10月25日(週四)下午15時,交通運輸部舉行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10月25日(週四)下午15時,交通運輸部舉行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交通運輸部2018年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主要向大家通報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形勢的相關情況。

下面,我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2018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客運結構持續優化,貨運保持較快增長、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符合預期。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交通固定資産投資高位運行。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公路水路完成投資1.65萬億元,同比增長0.4%,完成全年1.8萬億元任務目標的91.8%。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7026億元,同比增長12.0%,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分別完成投資4717億元和354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4%和1.3%,水運建設完成投資812億元,同比下降7.9%。

第二,客運結構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35.6億人,同比下降3.4%。高速公路私家車通行量達61.7億輛、同比增長9.4%。營業性客運中,鐵路客運量同比增長9.3%,其中高鐵客運量佔比超過五成,公路營業性客運量同比下降6.7%,水路客運量同比下降0.9%,民航客運量同比增長11.6%。

第三,貨運保持較快增長,鐵路貨運比重有所提高。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性貨運量367.4億噸,同比增長7.0%,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別增長6.3%、7.4%和7.2%,各季度增速均保持在6%以上,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較強。從不同運輸方式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9%,佔全社會比重達8.1%,同比有所提高,其中鐵路煤炭運量增長10%左右、對貨運增量的貢獻率超過70%;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5%,高速公路貨車流量增長9.0%;水路貨運量同比增長4.1%;民航貨運量同比增長6.0%。快遞業務量持續高速增長,完成業務量347.4億件,同比增長26.8%。

第四,港口貨物吞吐量平穩增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99.5億噸,同比增長2.6%,其中三季度增長2.7%,與上半年基本持平,內、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2.7%和2.3%。從重點貨類看,煤炭、原油、液化氣外貿進港量分別增長10.2%、4.9%和30.5%,集裝箱吞吐量增長4.9%,鐵礦石外貿進港量下降1.7%,砂石等礦建材料吞吐量下降1.0%,這是港口生産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具體體現。

同時,重點經濟工作穩步推進,以補短板為重點的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服務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順利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産監管不斷加強。四季度,我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推動交通運輸經濟平穩運行、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通報的內容就是這些。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提問時通報一下所在媒體的名稱。

10月25日(週四)下午15時,交通運輸部舉行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這兩天,我們從媒體報道中獲知,港珠澳大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非凡成就,為“中國橋”增添了新的亮點。作為我國交通運輸的主管部門,我想問發言人,這座大橋的建設取得了哪些寶貴經驗?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現場宣佈港珠澳大橋開通,這讓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倍感興奮,倍受鼓舞。24日,也就是昨天上午九時,大橋開始正式運行。這項籌備6年、建設9年,凝聚著全社會和全行業智慧的偉大工程,將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上了更高的臺階,它的建成通車,是交通運輸行業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珠海市,跨越伶仃洋,總長約55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大橋通車後,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時間,將由水路1小時、陸路3小時以上,縮短為30分鐘左右,港、澳之間也實現陸路連通。大橋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

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十分關心交通運輸事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多部門團結協作的結果。

二是科學決策技術方案。交通運輸部組織成立由部領導任組長,原部總工任副組長,41名院士和權威專家組成的港珠澳大橋技術專家組,審批初步設計時共開展25項專題研究,確保方案合理、先進。

三是組織科技攻關。交通運輸部會同科技部組織開展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研究,攻克技術難題。自前期工作階段開始,共有100多家科研單位、1000多名科技人員開展了300多項課題研究,取得了十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

四是加強協調指導。及時跟蹤、指導大橋建設進展,開展督導督查,及時協調解決大橋建設中的相關問題,以世界眼光謀劃,倡導綠色公路建設理念,推行現代工程管理和施工標準化,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瞄準世界一流水平。

港珠澳大橋建設期間,全國各地公路建設領域多名專家、代表到現場觀摩、交流。港珠澳大橋建設帶動了全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高。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工程,鋼結構橋梁、海底沉管隧道工程規模及技術難度均為世界之最,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最為複雜的橋島隧集群工程。建設中,相繼攻克了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海中人工島快速成島、海上裝配化橋梁、海洋混凝土結構耐久、跨海集群工程技術標準等世界級難題。這些寶貴的經驗將成為交通運輸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我們將認真總結推廣,把這些寶貴經驗應用到行業當中。

【中國交通報記者提問】

我的問題同樣關注港珠澳大橋。請問大橋通車後,在具體運營方面我們都做了哪些安排?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大橋全長55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29.6公里的主體工程由三地採用政府還貸公路模式共同建設,項目資本金由中央政府、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資,資本金以外部分由粵港澳三方共同組建項目法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港珠澳大橋建成開通,有利於三地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有利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利於提升珠三角地區綜合競爭力,對於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具體運營管理工作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承擔,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指導相關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港珠澳大橋打造成為聯結粵港澳三地的“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為實現工程從建設期到運營期平穩過渡,交通運輸部指導相關部門提前謀劃智慧監控、養護管理、路政執法、收費運行等,做好通車前各項準備。2015年7月大橋管理局啟動營運籌備工作,今年8月21-23日、9月28-30日組織測試運維養護、三地接線運營、口岸通關等各環節通車條件及服務能力,開展9次24個場景的應急演練,測試運行情況總體良好。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總書記提出的“既要高質量建設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的要求,建立長效機制,把大橋的各項運營保障服務作為重點工作抓好落實,高質量完成。

一是加強路網監測和出行服務。將港珠澳大橋納入國家公路網運行監測體系,加強與周邊路網統的籌協調,準確及時提供路況信息、公路氣象、交通疏導等服務,完善應急預案,確保港珠澳大橋高效便捷通行。

二是規範收費管理。提供多種便捷支付方式,內地ETC、香港快易通皆可在港珠澳大橋實現電子不停車通行,同時還可通過人民幣現金、銀行卡、支付寶、微信進行付款。

三是加強大橋安全保護。按照屬地原則,嚴格執行三地車輛超限標準,確保通行車輛符合車輛管理標準,確保港珠澳大橋基礎設施及通行安全。海事部門將增配專門監管力量,加強橋區的通航安全管理。

四是做好過往車輛和群眾的運輸組織工作。目前,港珠澳大橋跨境通行車輛按照配額制度執行,為滿足大家出行需求,大橋已配備一定數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保障群眾出行,包括跨境巴士(城市間)、穿梭巴士(口岸之間)及出租車。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完善範圍更廣的跨境車輛通行政策,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做好大橋的各項運輸通行工作。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日前,國辦印發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請問該計劃出臺的背景是什麼?將會給貨運行業帶來什麼變化?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近幾年,雖然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但貨物運輸結構問題依然突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綜合運輸體系結構不合理,公路貨運量在全社會貨運量中佔比過高,鐵路貨運量佔比不斷下降;二是公路承擔了大量大宗貨物中長途運輸任務,鐵路、水路運輸低成本、低能耗的優勢未能充分發揮;三是綜合運輸組織化水平不高,沿海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比例僅為2%左右,較歐美國家20%左右的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四是基礎設施銜接不順暢,“連而不暢、鄰而不接”問題突出,導致貨物倒裝次數過多,增加物流成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先後對調整運輸結構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部牽頭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專題調研,系統分析論證,廣泛聽取意見,起草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貫徹落實《行動計劃》,我部會同相關部門起草了《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貫徹落實<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將於近日印發。《通知》細化分解了任務目標,明確了相關工作部署,當務之急是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推進實施九大工程,打造運輸結構調整示範區。隨著《行動計劃》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必將對提升運輸效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節能減排帶來顯著的影響。

一是將有效提升貨物運輸組合效率。《行動計劃》提出提高運輸組織水平,創新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同時,通過推動大宗貨物向鐵路和水運轉移,有效解決公路過多承擔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問題,切實提高運輸效率和工作效能。

二是有力促進貨運行業轉型升級。以運輸結構調整為契機,各種運輸方式將進一步深度融合,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充分發揮,“宜鐵則鐵、宜水則水、宜公則公、宜空則空”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將逐步建立,有效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三是將有效促進行業節能減排。《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增加11億噸,水運貨運量增加5億噸,沿海主要港口公路貨運量減少4.4億噸,實現上述目標,預計三年累計可減排氮氧化物110萬噸、細顆粒物5.5萬噸、二氧化碳1億噸,可有力支撐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南方都市報記者提問】

我國海上搜救體系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我們注意到,9月底的政協雙週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討論。請問,從建設海洋強國角度來看,我國的海上搜救體系目前有哪些亟待完善的方面?未來海上救援體系發展有何規劃?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謝謝您的提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上搜救工作,9月28日全國政協雙週座談會以“推進國家海洋救助保障體系建設”為主題進行協商交流,這是全國政協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將極大促進我國海上搜救能力的提升。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上搜救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在應對海上突發事件、保障民生福祉、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們平均每天從海上救助40余名遇險人員,成果十分明顯,但海上搜救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主要體現在:

一是缺乏國家層面的立法。我國尚未頒布國家層面海上搜救的專門法規,參與搜救各方的法律定位、權利責任、處置程序等缺乏法律依據。二是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亟待完善。成員單位之間的合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地方搜救工作的指導監督力度不夠。三是屬地為主責任落實參差不齊。地方政府對海上搜救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各級搜救機構普遍存在編制、經費落實難的問題。四是海上搜救能力不足。我國深海遠海搜救能力亟待提升,應對重大海上溢油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和經驗還有不足,內河非水網地區水上搜救能力建設相對滯後。五是國際合作潛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海上應急搜救國際合作平臺還需要完善,國際交流合作頻次較低、深度廣度不足。

海上搜救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我們將以此次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召開為契機,繼續爭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進一步凝聚共識,切實做好新時期的海上搜救工作。一是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加強海上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更好服務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著力打造海上應急國際合作平臺,積極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二是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完善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對地方搜救工作的指導監督,推動地方政府落實搜救機構編制、人員經費和裝備設施,完善應急反應體系。三是提升搜救能力。強化海上救援基地、航空器、遠洋救助船舶及深海掃測打撈裝備建設。加強內陸水上搜救規劃,推進內河巡航救助一體化機制建設。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推進綜合應急聯動體系和軍民融合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完善救助人員的薪酬體系,打造一支精幹實用專業的海上搜救隊伍。五是完善保障機制。推動加快海上搜救立法進程,實現相關國際公約和國內法律法規的有效銜接。探索建立搜救補償和激勵等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海上搜救。

同時我也在這裡呼籲,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海上搜救事業發展,廣泛宣傳海上搜救成效,共同營造全社會支持海上搜救工作的良好氛圍。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有關對全國網約車順風車平臺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查的最終調查報告目前是什麼情況?近期,戴姆勒和吉利、京東、哈啰出行等新的網約車平臺紛紛表示將進軍出行市場,請問交通運輸部如何評價?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關於對網約車平臺開展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上個月新聞發佈會上,我就有關初步情況作了介紹。近一段時間,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各相關單位更是高度重視、密切配合,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審慎推進中。有關調查和處理結果將適時公佈,請屆時關注。

網約車是互聯網技術與出租汽車服務融合發展的産物,屬於運輸服務方式的創新,有利於提高出行效率、便捷群眾出行。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政策發佈實施以來,網約車行業逐步納入規範管理,已有10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在部分城市獲得經營許可。近期,戴姆勒和吉利、京東、哈啰出行等各類市場主體紛紛進入交通運輸行業,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有利於市場充分競爭,給乘客出行帶來更多選擇。我們歡迎更多的市場主體進入出租汽車行業。但我也要再次強調,無論是新進入企業還是原有企業,依法合規經營都是前提,任何企業都不能觸及擾亂市場秩序、維護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底線。希望各地對網約車新業態要按照規範增量、加快整改存量的原則有序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加強調研和指導,繼續推動改革政策落地實施,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指導各地深化自身改革,加快許可和合規化的進度,為符合條件的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辦理許可提供便利,規範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不斷提升行業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中國航務週刊記者提問】

我們關注到,近期諾唯真郵輪“喜悅號”宣佈退出中國市場,請問對此交通運輸部如何評價?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我國郵輪運輸市場自2006年起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經歷了新生期的蹣跚起步、成長初期階段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郵輪客源市場。2017年我國沿海港口共接待郵輪1049艘次、旅客243萬人,自2006年以來年均增長分別達到23%和37%。我國我國郵輪運輸市場是完全開放的,目前投入我國市場的郵輪運力以皇家加勒比、嘉年華和雲頂等世界知名郵輪集團為主,中資郵輪企業有2艘小型郵輪參與市場經營。

今年以來,受全球旅遊市場變化影響,我國郵輪運輸市場進入調整期,部分郵輪企業根據其市場佈局及經營戰略考慮,對郵輪運力投放進行了適當調減及結構優化,是企業正常的市場行為。據我們了解,業界普遍看好我國郵輪運輸市場的發展態勢,也正在積極加大郵輪運力佈局謀劃。我國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郵輪經濟,推進郵輪産業鏈發展、高質量發展,近期相繼推出了系列政策措施,國家提出加快制定郵輪發展規劃;我部等十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等地方人民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推進落實措施。我們相信,在市場發揮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加強引導,各方聯動,合力推進,我國的郵輪市場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郵輪産業鏈將會得到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將進入我國市場,為人民提供高質量的郵輪服務。

【中國網記者提問】

我們關注到今年7月河北大件運輸審批較慢的事件引發較大的社會反響,請問事後有哪些改進措施?接下來,全國大件運輸聯網工作的重點集中在哪些方面?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大件運輸許可辦理是今年國務院大督查關注的重點事項之一。2017年9月底,我部指導各地完成了跨省大件運輸全國並聯許可系統,實現了一地辦證,全線通行,簡化了許可流程,縮短了辦證時間,提高了許可效率。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我們發現,工作落實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我部高度重視,立行立改,督促行業認真整改落實。比較典型的包括:

今年7月,網上曝光了河北省交通運輸部門在大件運輸許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河北省對大件運輸許可服務進行了一系列整改,包括與公安交警等部門建立跨市、縣大件運輸聯合審批機制,將現場核查、路線勘測簡化為微信群分派任務、即刻巡查,減少中間環節,縮短審批時間等。

9月,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在接到國務院督查組的相關反饋後,迅速開展了一系列整改:明確省級許可管理機構,開闢“綠色通道”,與省內58個風電建設項目公司建立聯絡機制,堅持服務和監管雙管齊下等。

在國家層面,國務院督察組在進駐交通運輸部開展督察期間還專門召開座談會就大件運輸許可優化進行座談。會後,交通運輸部也積極落實相關要求。9月18日,我部印發了《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了11項具體措施,部署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一扇門”辦理,推行“首站式”服務,加強“手把手”培訓,實行“不見面”核查,鼓勵提前辦理申請,建設高速公路服務點,全面推進優化大件運輸許可工作。

下一步,我部將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督促各地嚴格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將加強明察暗訪,嚴肅查處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確保大件運輸許可工作不斷優化,利企便民水平進步提升,為助力中國製造和重點工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這裡,我推薦一下我部官方微信10月15日刊登的一篇名為《大件運輸這一年》的文章,這篇文章對大件運輸許可的相關工作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説明。歡迎大家關注轉載。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

我們關注到,不久前交通運輸部會同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落實道路貨運車輛檢驗檢測改革政策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工作目標和時間期限,請問“兩檢合一”這項廣大貨車司機非常關注的實事落實情況怎麼樣?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吳春耕】

推進貨運車輛“兩檢合一”同樣是今年國務院大督查重點關注的事項之一。10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今年底前全面實現貨車年審、年檢和尾氣排放“一次檢測、一次收費”,由“兩檢合一”變為“三檢合一”,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今年9月30日,我部會同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再次印發了三部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落實道路貨運車輛檢驗檢測改革政策有關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在10月15日前公佈“兩檢合一”檢驗檢測機構名單、簽署改革任務落地承諾書、實施“交鑰匙工程”等三大任務,限時落實“兩檢合一”政策。

根據政策落實情況監測,目前各地“兩檢合一”落地實施工作已取得較好成效。一是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力部署推進了“兩檢合一”政策落地,各省區市均公佈了“兩檢合一”檢驗檢測機構名單,督促各機構完成簽署改革承諾書,基本實施“交鑰匙工程”,確保政策有效落地,廣大車主檢驗檢測更加便利,物流成本有效降低。二是目前全國已完成14個省份的省內綜檢聯網,實現省內異地檢測,接下來將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為車主異地檢車提供便利。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對各地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明察暗訪,持續督促各地政策落地;並將督促各地加強車主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舉報,防止有關地方檢驗檢測機構不落實政策或政策落實不到位,確保國務院部署的檢驗檢測改革任務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邊雋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