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危房改造保安居

2018-10-30 20:4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村民方獻林(右)家裏經過改造翻新的房屋和院子(10月29日攝)。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針對危房進行重建施工的輕鋼裝配式房屋(10月29日攝)。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0月29日,工人在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的輕鋼裝配式房屋頂上安裝屋脊瓦。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0月29日,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村民李增水在重建的輕鋼裝配式房屋門前澆花。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0月29日,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村民焦南玉(左)在重建的輕鋼裝配式房屋內整理蔬菜,屋外配有沖水式廁所。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一棟改造中的危房,未來將用於經營民宿(10月29日攝)。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0月29日,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村民屈南方在村子的小廣場上盪鞦千。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0月29日,遊客在漢濱區茨溝鎮西溝村一家經過危房改造的農家樂院內休息。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是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的深度貧困縣區,這裡的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秦巴山區的大山深處。近年來,漢濱區從實際出發,幫助不適宜易地移民搬遷的部分危房戶進行危房改造,在改造中引進輕鋼裝配式建築等設計,有效應對深度貧困山區建房存在的施工安全、材料運輸、成本控制等難題,目前已完成改造4000余戶。漢濱區還將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建設配套生活設施,美化房屋周邊環境,使群眾安居樂業。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108300.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