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小微線上純信用貸是如何煉成的

2019-01-23 08:2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截至2018年12月末,工行“經營快貸”餘額已超150億元——
小微線上純信用貸是如何煉成的

當小微企業“沉睡”的信用信息被商業銀行激活,“無押品貸款難”這個長期難解的“死結”就有了解開的希望。

當前,銀行業正創新小微融資模式新路徑——將融資從“線下”遷至“線上”,一方面把企業的信用信息、經營足跡數字化,便於價值挖掘;另一方面降低銀行的運營、風險管理成本,降低利率水平。

作為普惠金融主力軍的國有大行已率先開展探索,並取得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經驗。記者從中國工商銀行獨家獲悉,該行針對小微企業的線上純信用貸款“經營快貸”推出一年多來,截至2018年12月末,貸款餘額已超150億元,貸款客戶超4萬戶,不良率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同時,工行已根據最新的評分模型篩選出目標客戶超60萬戶,推薦授信額度近5000億元。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此前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表示,很多小微企業反映沒有更多抵押物,難以申請新貸款。為此,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加強風險識別、提高風控水平的基礎上,不斷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更多依託企業良好的信用記錄、市場競爭能力、財務狀況等,發放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小微企業往往存在財務報表不規範問題,其信用信息多處於“沉睡”狀態。如何將這些信息激活?

“我們把能夠客觀反映企業經營行為的數據實行聯動、集納,如工商註冊、徵信、賬戶流水、採購生産、交易結算、水電煤氣繳費、納稅申報、交易開票等信息,基於這一大數據庫,創立客戶評價模型,完成客戶準入和風險識別,並智慧匹配額度、利率。”工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網絡融資中心副總經理鄭昕説,即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來下沉客戶的準入標準,服務那些用傳統授信審批方法無法觸達的企業。

鄭昕介紹説,針對納稅、結算、開戶等多個融資場景,工行已分別推出“稅務貸”“結算貸”“開戶貸”等産品,共同構成小微企業線上信用貸款産品“經營快貸”。

“以稅務貸為例,企業有了經營行為才能形成發票,有了發票才能有納稅的基礎,而納稅信息又能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態。”鄭昕説,工行基於企業的納稅、財務數據,建立並訓練“客戶篩選和準入模型”,分析數據本身及衍生數據的波動情況、趨勢指標,擬合、預測企業的經營狀況,完成從數據到信用的轉換,最高貸款額度可達200萬元。

目前,工行已與全國多地稅務局以及稅控設備服務商開展合作,多渠道豐富數據源;同時,為了更好地挖掘數據的信用價值,工行正在加快模型迭代,優化邏輯算法,以期更精準地描繪客戶經營圖譜與信用畫像,為持續經營、誠信納稅的客戶主動授信。

“作為一家從事電子産品銷售的小微企業,我們最頭疼的就是抵押物不足。”佛山市世紀曙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説,沒想到納稅數據也能派上用場。“收到工行主動推送的貸款推薦信息後,我隨即在網上銀行完成了申請,很快便獲得了100萬元、期限一年的資金,利率僅為基準,貸款可滾動使用。”

除了持續經營的企業,新註冊企業又應如何準入?“我們根據企業主個人的賬戶、徵信數據,建立了一套客戶分層與評價模型,可完成差異化小額授信,‘開戶貸’最高額度可達20萬元,以滿足企業在起步階段的資金需求。”工行上述負責人説。

值得注意的是,激活小微企業“沉睡的信用”並非商業銀行一家的責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將其概括為“幾家抬”思路,尤其需要工商、稅務、電力公司等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

據悉,接下來,工行將繼續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式的小微服務網絡,在提升信用貸款服務質量的同時,還將重點推廣線上普惠産品“e抵快貸”,以特定區域的優質房産為抵押,實現房産價值的在線評估和貸款的自動審批,以進一步簡化融資流程,提升服務效率。(記者 郭子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