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 三地居民獲得感滿滿

2019-02-24 09:33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走進位於通州區的潞河醫院門診大廳,要不是看到頭頂各診室的引導標識,這裡更像一個國際化機場大廳:門口咖啡廳飄來的香味取代了消毒水的刺鼻味兒,盆栽綠植把室內空間打扮得如同花園一般。“潞河醫院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接待了很多北三縣的患者。”院長紀智禮説。

這家醫院的變化,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縮影。“五年來,不論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還是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副主任劉伯正表示。

綠色通道便利北三縣患者

“來通州看病距離近,方便又舒心!”病房內,家住香河的患者肖女士氣色不錯。幾天前患糖尿病的她腳趾皮膚燙傷,當地醫院為她辦理了轉診手續,潞河醫院立即集結了多個科室的醫師一同會診,不到三天她的病情就得到了明顯好轉。隨著京津冀地區轉診流程日益暢通,越來越多通州區、武清區、廊坊市地區患者來到潞河醫院就診,急危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

“未來,北三縣患者不必有病就往北京跑,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和北京同樣質量的醫療服務。”紀智禮透露,北三縣居民將納入潞河醫院的疾病樣本庫管理,潞河醫院和北三縣多家醫院將共建京津冀醫院管理中心,共同制定更詳細的急救線路圖,在轉診綠色通道、提升醫療能力、醫療人才培養上展開更多合作。

五年來,京津冀地區醫療衛生合作項目有效運轉,北京17家醫院與河北20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33項臨床檢驗結果在京津冀296家醫療機構實現互認,20項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在155家醫療機構試行共享。北京醫療資源向周邊開枝散葉,讓更多外地患者在家門口能看疑難雜症。

優質文化資源三地共享

“溜達著去看歌劇聽交響樂,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通州的史先生是位音樂發燒友,2018年5月投入運營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成為他和好友常去“打卡”的新地點。

與國家大劇院一樣的舞臺臺口、容納622位觀眾的露天劇場、能裝下80個劇目的舞美布景和道具的集裝箱庫、高於國家環保標準的舞美製作車間……在通州臺湖,這座總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舞美藝術中心,投用以來接待了1萬餘名觀眾在此欣賞各類演出。綜合管理部部長馬鑾才説,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將進一步完善舞臺設備設施和綜合服務保障功能,不僅為城市副中心周邊居民提供惠民文化活動,還將成為承接京津冀地區更多優秀節目展演的平臺。

文化協同,讓京津冀聯絡更加緊密,也讓三地居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五年來,三地先後成立了京津冀圖書館聯盟等5個協同發展平臺,在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活動、演出藝術發展等領域實現資源互通共享。“詩”和“遠方”還走到了一起,三地文化和旅遊加快了融合的步伐,京津冀的遊客互相串門,看演出、賞民俗、遊景點,三地文化旅遊市場一片紅火。

“京”字號學校河北落地生根

在河北曹妃甸,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是最受當地人矚目的“明星”學校,學校從北京不僅帶來了同款教材和校訓,還引進了先進的教育資源和理念。在河北,越來越多的“京”字號學校落地生根。五年來,京津冀共享優質教育,學生們接觸的學習資源更豐富:北京“數字學校”雲課堂已向天津和河北開放,三地中小學生可以共享北京基礎教育優質數字資源;五年來,北京累計與津冀開展教育幫扶項目60余項,簽署基礎教育合作協議13項,京津冀高校幹部、教師異地挂職交流成為常態。

在京津冀三地,隨著産業轉移,越來越多的居民在家門口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而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讓不少通勤族的“雙城”生活更加便利,高速公路和軌道上的京津冀在不斷加速,一小時生活圈已近在眼前。

劉伯正介紹,京津冀將進一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北京將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河北延伸,強化就業、養老、社保跨區域政策銜接,提升區域公共服務水平。(記者 潘福達)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