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給科研人員更多尊重和信任

2019-03-10 08:2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9日,全國政協科協界別在駐地舉行小組會議。全國政協委員張改平(左二)認為,支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對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高興貴 攝

3月8日上午,人大黑龍江代表團舉行會議分組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右)與楊震(左)就提升科技支撐能力話題熱議。記者 李景錄 攝

李林代表:

希望繼續加大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比例。

葛均波委員:

要集中力量乾大事,避免項目過於分散、資金投入碎片化及項目重復研究。

馬蘭代表:

相信大部分科研人員可以合理使用經費,給他們更多自主權。

劉仲奎委員:

統籌協調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讓高端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搞科技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對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作了詳細部署,其中包括加大基礎研究、科研經費改革、賦予人才更多支配權和決策權,等等。代表委員們表示,提升科技支撐能力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採取多種措施,打好“組合拳”。

加快掌握核心技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2018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5%,已接近‘十三五’規劃中60%的預期目標。”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説,我國在科技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上仍受制於人,經濟進一步增長與發展必將更加依賴高質量的科技供給,所以還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李林代表介紹,2018年我國研究與開發(R&D)經費支出為19657億元。“研發經費已近2萬億元,絕對數值並不小。但其中基礎研究經費為1118億元,僅佔經費總量的5.7%,這個比例不夠。目前,大部分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佔R&D經費比例在15%以上。”

李林代表認為應繼續加大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比例,“希望可以通過改革,實現對基礎研究和創新性研究項目及科學家給予持續、穩定支持。讓科研機構可以自主選題,讓科研人員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表示,國家在科技創新投入方面,要集中力量乾大事,避免項目過於分散、資金投入碎片化及項目重復研究。優化科研項目管理,避免執行過程中形式化監管和過度檢查,優化科研經費的管理和審計制度,在經費使用上給予科研人員適當的靈活性。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漢榮書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漢基認為,我國政府鼓勵企業擁有更多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因此需要加強對民營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支持與資助。

給科研經費“鬆綁”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佔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志強認為,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的比例和取消科研經費科目限制等措施是高等院校、科學院等科研系統機構多年的訴求,這符合政府“放管服”的改革方向,也是對科技體制改革非常有利的措施。

“提高間接費用的比例實際上是提高了對基礎科研項目中人的作用的重視,能夠鼓勵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和年輕人投身於科研工作中。”李志強委員告訴記者。

取消科研經費科目限制這項舉措,在李志強委員看來,就更貼心了。“這賦予了科研人員更多的權利,將科研人員主持的項目課題從預算制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院長馬蘭説:“這項改革體現了對科研人員的尊重和信任,可以提升他們的積極性。”

“很多經費重物不重人,買儀器很慷慨,給人花的錢很少。”馬蘭代表指出,要信任科研人員,相信大部分科研人員可以合理使用經費,給他們更多自主權。

關心科技人才成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朱葉玉如對此非常期待。“國家對於人才的重視,使我們科研工作者倍受鼓舞。”朱葉玉如代表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會集了很多人才,也有不少很好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但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學科還是比較欠缺。

朱葉玉如代表建議通過建設、優化大灣區科技平臺,吸引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人才來大灣區發展。香港也可以進一步發揮自己在基礎研究和國際交流方面的優勢,為在大灣區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産業重要策源地作出更多貢獻。

對於人才的需求及渴望,在哪都是一個重要話題。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師範大學校長劉仲奎表示,如何幫助西部地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內容之一。

劉仲奎委員建議,統籌協調各部委出臺的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由組織部門統籌實施各類人才計劃,建立人才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全國統一的人才計劃申報平臺,讓高端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搞科技創新。同時,提高西部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培養更多適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從而為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保障。(記者 常理 佘惠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