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黑龍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助力黑土地農業綠色發展

2019-05-30 17:4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哈爾濱5月30日電(劉赫垚、苑欣芳)30日,北京世園會迎來“黑龍江日”。走進黑龍江展區,眼前仿佛展開一幅色彩斑斕的“原生態畫卷”,來自黑龍江本土的特色園藝花卉、綠色糧食果蔬等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左右兩側的LED宣傳屏滾動展示著龍江農業發展歷程、優質特色農産品和生態旅遊資源等內容,處處彰顯“生態龍江,和諧自然”的展覽主題。

在室外展園的綠地上,農業主題雕塑“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格外引人注目,沉穩有力的“雙手”托起“中國飯碗”,猶如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升起龍江農業的纍纍碩果。隨著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綠色農産品優勢盡顯。近年來,黑龍江省深入貫徹實施新發展理念,大力推行“三減”,推進廢棄物資源性轉化,黑土地正加速變身“綠色大糧倉”。

在黑龍江省巴彥縣西集鎮農民王海芝家的一座大棚內,放置著幾口裝滿白色液體的“神秘”大缸。“這是我們自家製作的天然酵素,牛糞靠它就可以變‘廢’為寶。”王海芝笑著説。

西集鎮是當地有名的“養牛大鎮”,光是王海芝居住的常興村肉牛存欄量就達1800頭左右,每年可産生牛糞6500多噸。利用有機農家肥發展綠色蔬菜種植,把自家的蔬菜大棚建成“生態小園”是王海芝一直以來的想法。

“家門口這麼多牛糞,佔地兒不説,還影響環境,不利用起來可惜了!”王海芝開始學習研究有機農家肥的製作方法。她先是利用生物菌使牛糞充分發酵,産生高溫,以達到殺菌、滅蟲卵的效果,然後再用上使牛糞“升級”的法寶——酵素。王海芝説,比起傳統牛糞堆肥法,酵素激活的有機肥能夠更好地疏鬆土壤,利於作物生長,而且沒有異味,不生蟲,對環境更友好。

現在,王海芝的50座蔬菜大棚都在使用自家發酵的有機肥,通過電商渠道售賣的農家菜非常受歡迎。今年,她打算聯合其他姐妹,在當地建成有機糞肥場,讓村子裏的牛糞發揮更大的價值。

在巴彥縣名溪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小小的蚯蚓正在與牛糞發生“奇妙反應”。該合作社種植超過6000畝鮮食玉米,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實現産業融合發展,拓寬村民增收渠道。這一切,蚯蚓糞肥可是“功不可沒”。

蚯蚓糞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屬於長肥效優質有機肥,它保水、保肥、通氣性好,便於好氧微生物繁殖,利於根係發育,促進植物生長。

“將牛糞與秸稈按一定比例混合喂養蚯蚓,不僅能夠高效處理牛糞,還能消化大量秸稈,並收穫優質生物有機肥,可謂‘一箭三雕’。”合作社理事長王德鋒説,合作社目前建有300畝蚯蚓養殖基地,每年可處理牛糞10000噸,消化玉米秸稈10000噸,年産蚯蚓有機肥超過5000噸。目前,合作社經過有機認證的鮮食玉米種植田都在使用這種蚯蚓糞肥。

蚯蚓糞肥因其投入低、收益高,吸引越來越多廠家投資建廠。位於黑龍江八五〇農場的衛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2018年開始興建全新蚯蚓養殖示範基地。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該養殖示範基地全部工程完工後,將探索牛糞飼喂、牛糞與秸稈混合飼喂、秸稈飼喂等多種飼養方式。同時,也在東北寒地飼養蚯蚓、畜禽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秸稈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進一步嘗試。

近年來,黑龍江省在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2015年,中丹合作液體糞肥直接還田示範項目在哈爾濱市雙城區啟動,該項目每年可解決12000噸糞污無處排放的問題,同時有效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哈爾濱市副市長趙革在參加中丹戰略領域農業現代化合作項目一期合作總結會時表示,希望未來能夠與丹麥在繼續擴大種養結合糞肥還田示範項目、數字農業和生物質能源産業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污、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在生態農業深入人心的今天,廣袤、富饒的黑土地,正向“綠色興農”大步邁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