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鄉村治理如何更有效

2019-06-06 07:12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農業農村部日前發佈了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認真借鑒典型經驗做法,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

怎樣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結合的有效途徑,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如何管住天價彩禮、人情比附、婚喪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實現鄉風文明?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破解農村“空心化”難題?6月5日,農業農村部就鄉村治理召開專題發佈會,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趙鐵橋,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書平等就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藍莓、枇杷、桑葚,今年“五一”節,在江西定南縣天九鎮藍莓莊園,前來採摘水果的遊客絡繹不絕。這裡不但是黨員扶貧示範基地,更是“黨建+鄉村旅遊”的孵化地。

近年來,定南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黨建+旅遊”新模式,引導農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實現黨建工作和鄉村旅遊“雙贏”,農村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實踐證明,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現抓黨建與抓發展有機融合、互促互進,成為鄉村治理中的有效模式。

“我們這次正式推出的這20個案例各有特點,各有不同、各有側重。總體來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探索形式多樣的治理模式。”張天佐説,不少地區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比如廣東佛山南海區、湖北大冶市、陜西漢陰縣、福建泉州羅溪鎮、四川成都戰旗村等。

“駐村第一書記制度有利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利於密切聯絡農民群眾,同時也有利於加強農村與縣鄉政府的聯絡溝通。”張天佐説,在實踐中,很多駐村第一書記進入農村,很快就和當地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幫助基層出謀劃策,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加強農村社會管理,解決一些突出問題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在發展中,不少地區通過完善基層議事協商機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積分考評、規範管理村級事務等創新治理方式,提升了鄉村治理能力,如浙江象山縣、湖北秭歸縣、上海寶山區、湖南新化縣油溪橋村、上海金山區等。

綜合施策破解鄉村“空心化”難題

村裏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或創業,老人和孩子留守村中,不少房屋年久失修甚至倒塌,院子灌木雜草叢生,這些“空心村”展示的共性特徵時刻提醒著人們,“空心化”鄉村的治理已經成為鄉村振興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農村大量的人口轉移到城鎮,這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張天佐説,“空心化”鄉村治理需要綜合施策,首先要按照國家鄉村振興規劃的部署和要求,從國家層面對村莊佈局作出合理規劃。

對於“空心村”的治理,各地探索出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空心化’比較嚴重的村,它的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包括農村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建設需要繼續加強,組織體系建設在村莊消亡之前不能削弱。”張天佐説,“空心村”治理,要探索網格化的管理方式。黨員、村幹部要分片聯絡群眾和農戶,儘量把每戶農民都納入到一個網格化管理的區域裏。農民有什麼訴求,基層組織能夠隨時掌握;有什麼困難,基層組織可以隨時幫著解決;有什麼問題,基層組織可以隨時發現和處置。

“空心村”治理,並非一日之功。“對於‘空心村’,要順應經濟發展的規律,通過行政的辦法和經濟的激勵措施鼓勵剩餘人口向中心村轉移。”張天佐説,在這個過程中,處理好農民的權益,包括集體經濟的收益權、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的使用權等,推動有序地轉移。對村莊原有的區域,宜墾則墾、宜林則林、宜草則草,進行復墾、還綠、還草,把這些區域科學有效地利用起來。

健全“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在江蘇宿遷宿豫區關廟鎮水漢村村中央的廣場上,一張鄉村振興村民自治“積分制”管理得分情況表赫然醒目,紅色和黃色標記背後,每一戶的積分清晰可見。

2018年6月以來,關廟鎮在水漢村和關廟社區創新開展鄉村振興村民自治“積分制”管理先行試點。“積分制”管理以戶為單位,積分內容涵蓋社會治安、公益美德、鄉村建管、家庭生活等,以村民自治來扶正除邪、弘揚正氣。

“積分制在試行過程中,有效激發廣大基層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弘揚正能量的同時,凝聚了鄉村振興的最大合力。”關廟鎮黨委書記劉義説。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這是在鄉村治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從三者的關係看,自治為法治和德治建設奠定組織基礎,法治為自治和德治建設構建制度保障,德治為自治和法治建設提供價值支撐。要通過深化自治、強化法治、實化德治,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撐。”張天佐説。

李書平介紹,為遏制農村天價彩禮、人情比附、婚喪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肥鄉區265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民事務理事會,制定了紅白事操辦標準,對紅白事的席面規模、用車數量、辦理天數等都作出了具體規定,對違反村規民約的村民採取取消評選星級文明戶資格等五項約束措施。經過治理,肥鄉區紅白事大操大辦和天價彩禮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村民紅白事操辦支出大幅度下降,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等形式逐漸得到大家認可。

“自治、法治和德治在鄉村治理中,儘管其著力點和作用不同,但並非各自為政,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張天佐説,面對複雜多樣的鄉村治理環境,各地應該從實際出發,在吸收借鑒典型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創新適合本地實際的鄉村治理方式方法,加強和提高鄉村治理能力。(記者 李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