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指尖“點”開便捷之門——廣西推行“一站式”政務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

2019-06-19 09:28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提前在網上預約好,按時前來,無須排隊,幾分鐘就辦好了!”6月12日,前來廣西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出入境證件的市民張雯説,從約號、填表、照相到數據錄入,全程實現電子化自助辦理,非常便捷。不僅如此,公積金提取、社保信息查詢、結婚登記、門診掛號、交通違法處理等多項服務均可通過廣西政務App辦理。

近年來,廣西全力打造“一站式”政務服務,從“一門進、一站式、一窗辦”,升級到“一張網、一秒批、一起管”,從傳統人工審批變革為電腦智慧審批,形成了“一窗進出,雙線協同,三向聯辦”的格局,實現“網上政府”24小時“不打烊”、智慧“秒批”群眾辦事申請,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不跑腿”也能辦好事

“實在是太方便了,足不出戶,鼠標一點,證件秒批。”説起在網上辦理林木生産經營許可證的經歷,廣西景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寶鵬不無讚嘆地説。

盧寶鵬在地處廣西大石山區的南丹縣承接下一筆苗木生産項目。按照要求,他須到縣林業局辦理生産經營許可證。但南丹山高路陡,如親自去跑腿,來回路途就需要兩天時間,加上等待審批,沒個把月辦不下來。

“所幸現在已經簡化了審批流程。”盧寶鵬説,獲知“廣西林木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核發智慧審批及監管系統”上線後,他按要求備齊材料網上申報,幾天就辦下來了。

“沒想到半夜也能辦證件。”同樣有此經歷的南寧市某農業公司負責人韋有先説,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于夜晚十一點提交審批材料,第二天就審核通過,在家裏就能打印出生産經營許可證。

這是一項改變傳統審批模式的變革。在推進政務服務改革中,廣西推行“網上申辦、智慧審批、電子結果、智慧監管、審管協同”新型網上辦事及監管模式,以電腦取代人工審批,打破時空界限,倒逼建立審批許可標準,強化監督管理,以實現“審批更簡、監管更嚴、服務更優”,讓群眾辦事從“少跑腿”到“不用跑腿”。

服務“一體化”全覆蓋

“提款實時到賬,效率很高,非常滿意。”在桂林市政務服務中心,市民宋女士只用半小時就提取了公積金。

“輕點鼠標,看得清清楚楚。”在中越邊境線上的東興市河洲村,村民張得祥登錄政府門戶網站,村集體資産、財務收支情況及各項惠農政策和涉農事項一覽無余。

從城市到鄉村,廣西已構建起自治區、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覆蓋城鄉、上下聯動的五級政務服務體系。全區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和1251個鄉鎮(街道)均建立了政務服務中心,建成比例達100%,實現了全覆蓋,實現“居民辦事不出社區、村民辦事不出村屯”。

“從表面上看,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建立是空間場所的物理整合,其本質在於審批服務的結構重塑和流程再造。”自治區政管辦負責人説,通過一體化的管理體制、一體化的服務網絡、一體化的信息系統、一體化的辦事流程、一體化的運行標準,構築從自治區到鄉鎮上下銜接、橫向聯通的現代政務服務體系,真正實現行政權力公開到位、到邊、到底,服務全方位、全流程再造、全覆蓋監管的目標。

以此為契機,廣西全力推動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改革,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2016年,廣西創新探索“123”政務服務工作格局,即“一窗進出、雙線協同、三向聯辦”。“一窗進出”,即一個部門一個窗口負責接件和出件;“雙線協同”即推進電子政務,線上和線下同步推進;“三向聯辦”即推進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

“123”工作體系構建起廣西網上政府的基本形態,一系列改革與探索隨之全面鋪開。2016年9月,廣西全面推開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企業印章準刻證等6種證照實現“六證合一”。

廣西國稅、地稅部門推行“一人雙機、一窗通辦”聯合辦稅模式,將辦稅效率提高40%,納稅人等候時間下降50%左右。廣西投資項目在線並聯審批監管平臺正式運行,推進投資項目“一門式一網式”辦理,實現企業“一站諮詢”、審批“一門受理”、流程“一圖導引”、項目“一碼貫通”。

同時,監察系統與政務服務一體化。廣西統一使用自治區自主研發的“政務服務及監察通用軟體”,在全國率先實現覆蓋區、市、縣三級聯網的行政審批信息化應用和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監督新機制,以信息化手段推進全區行政審批目錄的規範及統一。

政府治理智慧化

放入身份證、“刷臉”認證、按提示操作……南寧市民中心受理大廳內,地産公司客服人員劉艷玲不到一分鐘就用自助打印機辦理了3張新建商品房不動産證明業務,“就像銀行ATM機一樣24小時不打烊,隨時申請,隨時打證。而以前,需厚厚一摞材料,經層層審核,半個多月後才能拿到證。”劉艷玲説。

2017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住建、林業、食藥監等部門的智慧化審批和監管一體化系統啟用,三類人員安全生産考核證的延續、變更、登出申請,執業藥師再次註冊,林木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核發等獲得智慧化“秒批”,實現“足不出戶也可辦事”。

繼取得“十二個全國率先”成績後,廣西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的探索。按照“網上申報、信任在先、智慧審批、電子結果、審管協同”原則,廣西以智慧審批模式替代傳統的人工審批模式,再造審批流程,建立審批事項許可標準,建設智慧審批和智慧監管信息化系統,推行企業和群眾辦事新型互聯網辦事模式,隨時隨地,即報即批,即批即得,沒有人工干擾,實現24小時“不打烊”服務,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變“群眾來回跑”為“系統協同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推行智慧審批,打造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推進辦事“零跑腿”,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已成為廣西“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以往煩瑣的“人工審批”如今已轉變為便捷的“智慧審批”,政府治理智慧化正走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記者 周仕興 通訊員 桂振軒)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