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司法部舉行新聞發佈會 解讀《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2019-07-12 09:14 來源: 司法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時間:2019年7月11日上午10:00
  地點:司法部新聞發佈廳
  主題:《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解讀
  嘉賓:李明徵 司法部法治調研局局長 姜晶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巡視員
  主持人:李子順 司法部辦公廳副主任、法治宣傳中心主任、新聞發言人

發佈會現場

主持人 司法部辦公廳副主任、法治宣傳中心主任、新聞發言人 李子順: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司法部新聞發言人李子順,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代表司法部對各位記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今天發佈會的主題是解讀《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昨天晚上新華社、央視央廣都已播發了相關的消息,今天我們就《意見》出臺的重要意義和相關背景向大家進行深度的解讀,為了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更好的了解相關情況,我們非常高興的邀請到司法部法治調研局局長李明徵先生,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巡視員姜晶先生,請他們為大家解讀《意見》,回答記者們的提問。

首先我們請李明徵局長介紹《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的相關情況。

司法部法治調研局局長 李明徵: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非常高興在司法部召開以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首先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關注與支持。現在,我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對於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九大作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月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儘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

司法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抓手,持續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發展;以中國法律服務網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近年來,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投入穩步增長,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初步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整體佈局,整合優化各類法律服務資源,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昨天晚上我也觀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也關注到了已經播發了消息,今天上午在學習強國也看到了新華社昨天已經授權發佈了《意見》的全文,所以下面,我向大家重點介紹一下該《意見》的主要內容。

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公共法律服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服務平臺功能有效發揮,服務網絡設施全面覆蓋、互聯互通,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規範化體系基本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持續推進,人民群眾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質量和水平日益提升。這個目標是一個近期的目標,也就是到2022年。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目標相適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這是中遠期的目標,到那個時候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面覆蓋、服務機制更加健全、服務供給優質高效、服務保障堅實有力,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基本實現,法律服務的群眾滿意度和社會公信力顯著提升,人民群眾共享公共法律服務成果基本實現。

該《意見》主要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和具體要求:一是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的均衡發展,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二是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積極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黨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促進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國家重大經貿活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提供法律服務。三是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健全管理機制,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四是加大保障力度,推進制度建設,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經費保障,加強科技保障。

下一步,司法行政全系統將認真做好《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讓人民群眾共享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也請廣大媒體朋友們密切關注,大力宣傳。謝謝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李子順:

感謝李明徵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請各位媒體朋友在提問的時候通報一下自己所屬的媒體。

新華社記者:

您好,我是新華社的記者,我想請問一下,公共法律服務實施了這麼長時間,我們為什麼制定這個《意見》,制定這個《意見》的總體思路是什麼,謝謝。

李明徵:

謝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下面簡要介紹一下研究制定《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的主要考慮和總體思路。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將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納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統籌謀劃、安排部署。第二個考慮是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既考慮到公共法律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出了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的多項舉措;又從不同領域的多樣化法律服務需求出發,部署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的改革任務,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第三個考慮是創新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著眼于新時代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的實際,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大統籌和保障力度,由司法行政機關牽頭,充分發揮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和資源優勢,加強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設計、協調推進和統一管理。第四個方面的考慮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落實政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責任,同時也要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法律服務的積極性,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的內容、形式和供給模式,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為人民群眾提供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我簡略的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主要是四個方面的考慮,其中關於社會參與,包括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都是公共法律服務的參與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謝謝新聞發言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提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關鍵是老百姓得會用、願意用,我想問一下我們在未來推廣使用方面有什麼設想?謝謝。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巡視員 姜晶:

謝謝央廣記者的提問。公共法律服務要讓人民群眾會用、願意用,就要適應群眾的習慣和要求,服務要形式多種多樣,人民群眾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我們打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是一種“隨時隨地隨身”的服務,群眾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是評價體系建設成效的根本指標。

一是堅持服務為本,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高品質的服務是最好的推廣,服務的過程是贏得信任、贏得支持最有説服力的方式。我們要在繼續擴大服務供給的同時,提高服務品質,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管用、好用、願意用、習慣用,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推進服務紮根基層、貼近百姓。公共法律服務要滲透到人民群眾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就在身邊,方便、快捷、無障礙。三是擴大宣傳。廣泛邀請各種媒體多宣傳公共法律服務,特別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 法治宣傳”傳播速度快、覆蓋面積廣、單位成本低的優勢,積極搭建運用新媒體普法平臺,持續擴大“微傳播”,讓人民群眾了解、知曉公共法律服務,遇到糾紛或者煩心事兒,首選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澎湃新聞記者:謝謝主持人。澎湃新聞記者提問。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一年,想請問一下對於貧困地區和重點人群公共法律服務的覆蓋率是多少,未覆蓋的主要原因有那些,還有哪些實際困難需要解決?謝謝。

謝謝澎湃新聞的記者。公共法律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向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和重點人群,提供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對於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兩辦《意見》從3個方面提出了保障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公平的具體要求,包括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等。

司法部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等三大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工作室、村(居)法律顧問全面覆蓋,12348熱線電話覆蓋城鄉,大部分省區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服務,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已經一年多,近期又新增了英文頻道、農民工欠薪救助綠色通道、全國法律服務電子地圖等三項新功能。對於尋求法律援助的欠薪農民工一律免於經濟困難條件審查,努力做到當天申請、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指派律師提供法律援助。雖然實現了全覆蓋,但在不少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最主要的困難是法律服務資源短缺,主要還是人才不足,信息化設施設備缺乏,資金保障也有一定的困難。根據我們前期的調研,以甘肅省為例,全省律師、公證等專業法律服務人員嚴重不足,人均比較低,受全省一般性財政收入比較低的影響,財政自給率為25%,各級政府投入公共法律服務的資金保障有所欠缺,不足,資金缺口比較大,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主要的問題和困難。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兩辦《意見》的要求,商有關部門,通過大力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全面推進三大平臺一體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總量、質量和效率,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財政支持力度,逐步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城鄉無差別服務。

法制日報記者:

謝謝發言人,法制日報記者提問。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新的更高要求相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意見》是如何部署和解決的?謝謝。

李明徵: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剛才姜局長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已經涉及到這個問題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法律服務水平在城鄉間、地域間、群體間的差異依然存在,而且越是在基層,法律服務資源越是相對匱乏。這些發展中的問題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共享公共法律服務成果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為此,《意見》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為目標要求,針對公共法律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出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的具體措施。

具體措施重點從3個方面來部署推進:一是著眼于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不平衡問題,提出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的發展舉措,就是解決城鄉差異問題。主要措施包括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法律援助範圍,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網絡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層普法陣地、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司法所統籌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基層法律服務、法律諮詢等功能,加快推進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大力發展縣域公證法律服務等。這是第一個方面的重要舉措。二是著眼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提出要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解決剛才説的地區不平衡問題。關於東中西部的差異,剛才姜局長也講到了,舉了一些西部省份的例子。《意見》指出,要統籌利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等資金渠道,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經費保障,並對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予以傾斜,集中實施一批法律服務扶貧項目,加強對欠發達地區引進法律服務專業人才和志願者的政策扶持。比如鼓勵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到欠發達地區也就是西部地區去設分支機構等等,這類政策有很多,大家也可以看看《意見》的全文。三是以特殊群體為重點對象,提出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權益的舉措。將低收入群體、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單親困難母親等特殊群體和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點對象,引導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參與公益性法律服務,逐步完善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依法減免相關費用制度等。主要是這些舉措,當然我講的是主要的,大家如果要看的話《意見》全文可能還有更多的舉措。

人民日報記者:

您好,人民日報記者提問。請問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情況如何,特別是針對農村特點的法律服務情況可否介紹一下?謝謝。

姜晶:

我來回答人民日報記者的提問。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面向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窗口、平臺。近一年以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總量更多、分佈更廣、更貼近群眾。建成了省、地市、縣、鄉、村五級實體平臺,在農村,村(居)法律顧問正在提供點對點、個性化的法律服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獲得中國法網終端、12348熱線的支持。二是融合發展。不少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進駐當地市政綜合服務大廳,與其他市政服務集中辦理,真正從人民群眾角度實現了“一站式”辦理,法律服務網、12348熱線和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這三大平臺通過工單有效流轉,統籌協調、匹配資源,降低成本,為人民群眾提供精準服務。三是綜合服務能力更強。不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按照“3加X”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司法鑒定、公證、仲裁等前端業務指引服務,綜合能力更強,有的地方正在探索“一站式”、“套餐式”服務,為農民工進城打工、道路交通事故等,提供綜合性的一攬子服務。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個別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出現“空心化”的現象,基礎設施建成了,功能還不完善,人民群眾知曉度還不高,作用並沒有充分發揮,我們正在研究解決這些問題。

光明日報記者:

謝謝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提問。我的問題是一年來,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接待群眾諮詢分別有多少人次?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反映了什麼問題?謝謝。

姜晶:

一年以來三大平臺接待群眾諮詢呈現出新的特點,中國法網2018年5月上線以來,截至今年7月9日,也就是前天,累計訪問1.96億人次,註冊社會公眾600多萬,在線辦事70余萬件,法律諮詢500萬人次,免費出具法律意見書75萬餘份,我們隨機進行的用戶滿意度測評,為90.8%,這是中國法網的情況。全國12348熱線今年上半年的諮詢總量是244萬件,隨機滿意度測評達到了96.8%,關於實體平臺,剛才向大家介紹了,我們五級實體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包括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工作室,在全國達到了4萬多個,縣級2917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鄉鎮街道工作站39300多個,今年還有新的增加,但是由於這些站點信息化建設沒有覆蓋到末梢,我們現在的統計還沒有全面掌握數據。下一步我們正在推進三台融合的工作,到年底再向大家匯總提供實際平臺的工作量和數據。諮詢過程中排名靠前的還是勞動人事、婚姻關係、債權債務、合同糾紛、房産糾紛、物業糾紛、交通事故,反映出人民群眾在這方面存在較多的法律服務的需求,我們將以需求為導向,有重點的多配備這方面的法律服務資源,同時我們也會把包括法律諮詢獲得的法律服務大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改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也為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提供參考。

香港大公報記者:

香港大公報的記者,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建設是中國法律服務網的一項重要功能,案例庫的最新進展介紹一下。謝謝。

姜晶:

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庫建設是中國法律服務網的一項重要功能,人民群眾遇到法律問題可以登錄中國法律服務網,通過查詢類似的典型案例,了解相關知識,為解決問題提供指引和參考。典型案例庫是2018年5月正式發佈上線,截至2019年7月10日,案例庫入庫案例總數為20970篇,訪問量已突破191萬人次,引起了社會公眾和媒體的較大關注。案例庫的案例涵蓋了司法行政(法律服務)的各方面業務,共11個方面36類,訪問量較多的案例類型有:社區矯正、戒毒、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監獄、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

貫徹落實兩辦《意見》關於加強公共法律服務案例庫建設,建立典型案例發佈機制工作任務和要求,下一步將推進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籌備精選案例的推薦和發佈工作。在已入庫案例中擇優推薦精選典型案例,發佈在司法部微信公眾號和相關媒體,目前已開始精選典型案例的推薦工作和相關軟體系統開發工作。二是加強對案例的研究和交流工作。與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合作,提升案例研究交流意識,提高案例應用能力,以案促學、以學促案。三是擬新增加仲裁案例和政府法治行政復議案例。目前相關業務部門正在進行案例類型和格式等方面的設計以及相關軟體的開發工作。四是擬開啟案例評論互動工作。近期在中國法律服務網開通案例評論互動功能。我們將逐步增加年入庫案例數量,擴大案例庫覆蓋領域,計劃每年入庫8000篇左右的案例,最終形成法治案例雲數據。謝謝。

李子順: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感謝李明徵局長,感謝姜晶巡視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我們為大家專門準備了三篇專家解讀的文章,大家都可以參考報道,也希望在今後的報道中繼續關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方面的工作。謝謝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