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走新路獲雙贏

2019-07-12 10:10 來源: 貴州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11日,修文縣龍場鎮新寨村易地扶貧搬遷點住戶在新居憶往昔感黨恩。"十三五"期間,修文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87戶1450人,確保每戶至少一人就近就業,搬遷安置點已配備基本醫療設備和藥品及一名醫務人員。貴州日報記者 陳慧 攝

截至5月底,全省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946個、住房44.2萬套,搬遷入住144萬人。

7月11日早上10點,家住畢節市七星關區白楊林街道幸福路76棟1單元的王菊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街道醫院副院長李雪帶領兩名醫生走了進來:“老人家,我們來給你檢查一下身體,看你的高血壓怎麼樣了。”

“你們經常來給我檢查身體,麻煩你們得很,太感謝你們了。”王菊一邊給醫生讓座,一邊不停地説著感謝的話。

李雪拿出儀器給王菊測血壓、量體重。同行的醫生給王菊抽了血拿回去化驗。

“搬到白楊林街道後,樣樣都方便了。”王菊的丈夫李開富説,他們家以前住小吉場鎮二陡岩,那裏邊遠偏僻,交通極其不便,買點藥要爬一坡下一坡,走兩個小時山路,坐20分鐘客車才到鎮上。娃娃讀書更辛苦,基本上是去時天不亮,來時月亮上。家裏土地不少,但是貧瘠,年年都是種一坡收一籮,一年收益只夠勉強糊口。

“搬到白楊林街道後有了家庭簽約醫生,醫生隨時上門給我老婆檢查身體;外孫讀書就走10分鐘路程;我在經開區明鈞玻璃廠上班,一個月3800元,比在老家種地強多了。”李開富樂呵呵地説。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單光勇介紹,白楊林街道地處城郊結合部,是七星關區最大的城鎮化安置點,共安置搬遷群眾6381戶28944人,自群眾搬遷入住以來,街道堅持以“大黨建”為統領,圍繞“五個體系”建設總體要求,重點在“培訓就業”和“服務管理”上謀思路,創新探索以“創辦專業合作社為重點、深化‘六個聚焦’”的黨建“1+6”工作模式,統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解決好群眾就業、創業、就醫、就學等問題,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自貴州著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工這篇大文章。2018年,貴州緊扣“六個堅持”抓落實,著力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標準化,全面提高搬遷質量和成效。

不斷完善頂層設計,以“空間”換“時間”,形成富有貴州特色的政策體系。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頂層設計,根據中央的統一政策框架,結合貴州省情實際,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探索形成了富有貴州特色的政策體系和實施路徑。自2015年底啟動實施至今,省級巳經出臺易地扶貧搬遷各類政策57個。

——4個綱領性文件,《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意見》、《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精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若干政策意見》等,全面系統解決好“搬哪些人”、“怎麼搬”、“搬到哪”、“搬後怎麼辦”等問題,構成了貴州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完整體系,成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21個操作性文件。貴州對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識別、工程建設、就業和産業扶持、增減挂鉤、資金監督管理、工程考核,以及後續扶持和社區管理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文化服務體系、社區治理體系、安置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遷出地資源盤活及收益、安置點基層黨建的操作辦法和政策措施進行了細化和明確。

——32個部門協作支持文件。貴州省直相關部門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出臺了配套支持政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對易地扶貧搬遷各個環節實行標準化管理。

如何精準識別搬遷對象?

2018年4月至6月,為進一步精準鎖定貴州省“十三五”整體搬遷自然村寨、搬遷人口、安置點安置規模三大基礎數據,省、市、縣三級聯動,組織開展了數據大核查。經過市縣核查、省級抽查、數據核對、市縣再核查等過程,鎖定易地扶貧搬遷基礎數據。核查結果按程序報經貴州省委、省政府同意,9月28日由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正式印發了《關於調整下達貴州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和計劃任務的通知》,最終明確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規模為188萬人。

制定“雙50標準”精準鎖定搬遷對象。根據《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識別登記辦法》: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對貧困發生率50%以上、50戶以下的自然村寨,則優先實施整體搬遷。

城鎮化集中安置成為貴州的實踐探索和模式創新。

貴州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省情實際,決定了從“農村”搬“農村”難以從根本上實現脫貧發展,立足於山區貧困群眾的根本脫貧和長遠發展,貴州果斷調整安置方式,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17年起,全部實行城鎮化安置。安置點一律實行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管理,實行項目縣書記、縣長包保責任制,確保工程進度、質量和政策落實成效。

省級層面先後出臺了17個政策性文件,從系統工程視角建立和完善城鎮化集中安置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讓城市優質資源惠及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讓搬遷農戶向城鎮聚集助推城鎮化發展,獲得了“雙贏”的效應。(記者 楊靜 謝朝政)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