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金融業對外開放全面擴大

2019-07-22 07:1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金穩委辦公室推出11條新措施
金融業對外開放全面擴大

金融業對外開放迎來大動作。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的原則,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

專家表示,這11條開放措施不僅有利於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競爭力,也將使境外投資者享受到中國發展的紅利,“是一種能帶來雙贏局面的考慮。”

債券市場開放步子大

11條開放新舉措,涵蓋債券市場、銀行保險市場和證券市場3個領域,且涉及到市場和機構層面實質性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中債券市場的開放舉措尤為值得關注。

——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動信用評級對外開放,支持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所有種類債券評級業務,是中國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信用評級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引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中國開展評級業務,有利於滿足國際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也有利於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據了解,隨著中國債券市場開放進程不斷加快,外資仲介機構隊伍持續擴大。目前已有6家外資銀行取得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工具B類主承銷和承銷業務資格。此次,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通過市場評價取得A類主承銷業務資格,業務範圍從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展至債務融資工具全部品種。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將有助於進一步豐富外資機構服務國內實體經濟的手段,提升其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廣度與深度,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於為境內企業發債融資引入更多的境外投資需求,從而為實體經濟融通資金、降低成本提供助益,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向外方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和機遇,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此次債券市場擴大開放,還包括將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銀行保險業以開放增活力

銀行保險領域推出的對外開放新措施,同樣具有實質性意義。

——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引進在財富管理等方面具有專長和國際影響力的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銀行理財子公司,有利於引入國際上資産管理行業先進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合規風控體系,豐富金融産品供給,激發市場競爭活力,促進中國銀行理財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允許境外資産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資管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巨大,現有資管機構難以完全滿足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市場需求。允許合資成立外資控股理財公司,有利於引進國際先進的資管實踐和專業經驗,促進資管業及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有利於發揮中外資資産管理機構各自優勢,進一步豐富市場主體和業務産品,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服務需求。同時,現有中資銀行和保險公司資管子公司可以與其參股的外方理財公司形成互補,適度錯位發展。

此外,還將支持外資全資設立或參股貨幣經紀公司;將人身險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有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於75%的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股份超過25%;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這些措施都有利於進一步豐富市場主體,增強市場活力,推動銀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開放更堅決,監管要求更高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此次11條開放措施,基本上都和促進直接融資發展有關。不僅債券市場、銀行保險市場開放力度加大,證券市場方面,也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通過讓外資仲介機構、外資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參與直接融資市場的競爭,能夠豐富直接融資市場參與者的類型,提升中國直接融資市場運行的效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直接融資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佔比。

趙錫軍表示,此時出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有著特殊意義。從經濟全球化趨勢來看,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其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做法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和預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體,明確擴大開放新舉措,表明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也表明中國經濟目前已經具備進行深度、高質量開放的條件。從中國自身發展進程來講,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出現了較大變化。高質量發展,並不簡單是自己關起門來就能實現的,需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環境,以及更廣泛的資源。高水平開放正逢其時。

此外,趙錫軍指出,擴大開放同時也意味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對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更高的監管要求,國內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都要做好相應準備。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表示,這11條措施有利於倒逼中國金融機構更快地補上短板,增加創新能力和風控能力。(記者 徐佩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