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就業“飯碗”端得更穩了

2019-07-27 08:02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蔡美慧是遼寧省朝陽技師學院多媒體製作專業的畢業生,今年5月,通過學校組織的招聘會,她順利簽約北京光大銀行,成為就業大軍的一員。

有人初入職場,有人成功跳槽,有人順利轉崗再就業……在擁有近14億人口、7.7億多就業人員的中國市場,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就業一頭連著家庭生計,一頭連著經濟大勢,就業穩,經濟社會大局才能安定。

日前,國家統計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繼通報了上半年就業情況。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內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上半年就業形勢依然保持總體穩定,給千家萬戶吃下了定心丸。

5.0%左右:預期目標進展順利

穩就業是“六穩”之首,為了讓大家端穩“飯碗”,實現充分就業,全國各地拿出許多真招實招。

對院校畢業生——有校長老師帶著需求找市場,一家一家企業談崗位、談薪酬,定向輸送人才,幫學生點對點就業。

對外出務工人員——有地方政府採取就業狀況的全方位實時監測,一些省份一旦有農民工返鄉的“風吹草動”,針對幫扶就立馬跟上來。

對就業困難人員——相關部門把職業培訓、技能扶貧送到家,確保一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上半年就業整體表現怎樣?數據一目了然。

看失業率——1—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位於5.0%—5.3%之間。儘管受季節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在月度之間有所波動,但各月均低於5.5%的預期目標。其中,25-59歲的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失業率各月更是在5.0%以下。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1%,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

看新增就業——據人社部數據,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從全年目標進度來看,半年時間已完成全年計劃的67%,新增就業目標完成情況良好。

看重點群體——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總體平穩;6月末人社部對2000個行政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監測顯示,在外務工人數同比增長3.5%;1—6月,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7萬人,快於時序進度。

看市場供求——二季度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求人倍率為1.22,崗位需求大於求職人數,市場仍有迴旋餘地。

190萬:經濟大局托穩就業基本盤

今年以來,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仍存下行壓力,結構調整還在繼續,中國何以能持續擴大就業規模、保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多位專家分析指出,這既得益於當前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也與産業結構優化、新動能發展壯大、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密不可分。

經濟穩中向好,拉動就業基本盤。相關機構和專家測算表明,進入“十三五”以來,國內生産總值每增長1個點,對應的城鎮新增就業是190萬人左右,這比“十二五”時期平均增加了30萬人。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實現6.3%的增長。經濟總量的盤子持續擴大,就業容量也相應擴大,成為就業增長的堅實支撐。

産業結構優化,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更強。快遞、外賣、餐飲、家政……這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行業成為就業的熱門去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提升,吸納就業能力也在持續增強。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報告顯示,到2018年底,服務業就業人員近3.6億人,比重達到46.3%,成為中國吸納就業最多的産業。

新動能蓬勃發展,新産業催生新職業。從數字化管理師、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到無人機駕駛員、電子競技員,隨著産業發展和結構升級,一批集中在高技術領域的新職業誕生。而細看每個職業,在未來3-5年幾乎都面臨著百萬級別的人才缺口。“新職業為新生代青年群體創造了良好的就業機會。”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説。

創新創業熱情十足,就業方式更多樣。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生畢業創業,不僅自己就業不愁,還能為社會創造新增就業崗位,當下,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畢業生眾創空間數量達55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超4000家,創業投資機構逾3500家……創新創業的熱潮正為就業搭建起廣闊舞臺。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經濟持續發展、改革紅利釋放、勞動力市場韌性增強,都是就業局勢穩定的積極因素。

834萬:多舉措應對總量結構矛盾

不過,要駛穩就業這艘“巨輪”,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面對當前總體穩定的就業形勢,必須清醒地看到城鎮調查失業率各月均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説,總體看,我們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

一方面,總量壓力不減。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高達834萬,就業的總量壓力還在增加;另一方面,結構性矛盾突出。“有人沒活兒幹,有活兒沒人幹”,這正是當前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的寫照。在一些領域,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高達2以上,兩三個崗位等一人來就業。

怎麼做?

——從市場需求側發力。換個角度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就是就業崗位的供給。讓就業崗位多起來,就要讓企業運營“活起來”“旺起來”。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趙忠認為,未來要重視服務業的發展;發揮平臺就業的蓄水池作用;充分發揮小微企業的作用,肯定其就業創造的中堅地位。

今年以來,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增值稅稅率下調、社保費率降低,一系列為企業“減負”的措施出臺:同時失業保險費返還力度不斷加大,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這些都有利於企業發展生産,擴大就業崗位。

——從人才供給側發力。讓人才適應需求,擁有足夠的本領到緊缺崗位去,到新興職業去,填補就業空白。

確定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3年內開展補貼性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為企業在崗職工、困難企業轉崗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等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服務……今年,一系列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陸續開展。

“我們要為國家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從無技能到有技能、從低技能到高技能,在這個擴大和提升過程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也促進人的發展。”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説,未來,中國還將持續推進穩就業的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形成合力,化解就業壓力,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記者 李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