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做好保障糧食安全的事

2019-08-17 07:1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應對各種壓力和挑戰的鬥爭中,積累了許多極為寶貴的經驗。其中重要一條就是,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只要始終把中國人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贏得主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

當前,我們面臨一些新的機遇和考驗。一方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方面國際貿易形勢更加複雜多變。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就是紮實做好糧食安全保障,確保經濟社會安全運行的“基本盤”不出問題。只要我們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築牢“基本面”,夯實“大後方”,中國這艘大船在迎風破浪中就有了“壓艙石”。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牢記這點,對我們有效應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至關重要。

糧食安全意識只能加強不能放鬆

在糧食安全問題上,我們的成績有目共睹。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如何“吃飽飯”。這個“吃飽飯”問題,曾經被一些人稱為“世紀難題”。但是,令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新中國不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人口,而且城鄉居民的餐桌越來越豐富、品質越來越優良。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很清晰地告訴我們。新中國成立時,我國的糧食總産量只有2000多億斤,到2018年,全國糧食總産量達到13158億斤,人均糧食産量472公斤,守住了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糧食生産是在基數較高的情況下連續保持高産穩産,更加來之不易。這一成績,既向世界宣示了70年來中國農業的輝煌成就,也增強了我們把牢中國飯碗的能力與信心。

但是,在糧食安全問題上,成績永遠只能説明過去。糧食連續多年增産,並不意味著我們已徹底解決糧食問題,恰恰是糧食安全保障成績越大,越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有歇一口氣、松一把勁的想法。在這方面,我們有過深刻教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因此,從這一角度看,糧食安全問題,首先是糧食安全意識不能有問題,不能麻痹鬆懈。

在糧食安全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要牢記幾個重要維度。從歷史上看,什麼時候糧食安全意識出了問題,什麼時候糧食生産就會出問題。有一個時期我國糧食産量在連續豐收之後,我們對糧食安全保障的認識出現搖擺,導致糧食産量隨之波動下滑。經過多年努力才恢復歷史高位,説明糧食安全極為複雜,大落很容易,漲上來很難,所以認識上不能“卡殼”“掉鏈子”,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過關。

從政策上看,糧食安全的弦繃得越緊,政策導向越鮮明、政策力度越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共發佈21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一號文件不僅含金量高,更重要的是鮮明而強烈的政策導向,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強農惠農政策不動搖。從取消農業稅,到種糧補貼、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玉米大豆目標收購價等,一系列綜合支持扶持政策,極大地鼓舞、保護了地方和農民種糧積極性。所以,總結我國糧食生産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政策好”。

從發揮作用來看,糧食生産搞好了,糧食安全有了保障,不僅促進社會和諧安定,也為經濟發展渡難關、闖險關帶來支撐保障。這些年,從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全球經濟貿易摩擦頻發,不確定因素增加,到國內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多重壓力碰頭,我國經濟社會轉向高質量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在國內經濟爬坡過坎的局勢下,我國糧食生産始終保持良好態勢,沒有起伏動搖、沒有劇烈波動,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戰勝各種考驗提供了信心、底氣和韌勁,發揮了“定盤星”作用。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保持清醒頭腦,尤其在當前國際嚴峻形勢下,糧食安全意識只能加強不能放鬆。

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

中國飯碗,主要裝中國糧。在糧食安全道路上,70年來我們歷經艱苦探索,有過坎坷曲折,有過起伏跌宕,但始終堅持奮發圖強,勵精圖治,我們終於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道路。

在糧食安全問題上,中國特色在哪?在於國情農情糧情,這是糧食安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口眾多,是我們的基本國情,是糧食安全的基本前提。在這一前提下,我們確立了糧食安全的戰略基點,就是“立足國內基本解決我國人民吃飯問題”;我們確立了糧食安全的戰略底線,就是“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我們確立了糧食安全的戰略要求,就是“堅持數量質量並重”。

把握這幾點尤為重要。因為,世界上一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吃飯問題上不可能依靠進口“買買買”;保糧食安全,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必須有取有舍,保重點;保糧食供應,既要有數量安全,更要注重質量安全。這是細節,也是大局。正是基於這種對農情糧情的精準把控和對世情國情的全面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按照這一戰略,我們明確了主攻方向、發展重點和前進路徑,取得了糧食連年豐收、主要農産品有保障的良好態勢,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了主動。向改革要活力,是我們確保糧食安全戰略實現的根本手段,也是多年來我國糧食生産持續向好的重要經驗和做法。回首走過的路,圍繞促進糧食生産和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們的根本辦法就是以改革促發展。

以土地為核心的經營體制改革。從1984年至1998年實行第一輪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十九大提出第二輪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到2016年實行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讓廣袤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以價格為核心的流通體制改革。從公私合營、統購統銷、放開集貿市場,到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出臺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目標價格等收購政策,並探索“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農産品流通最終引入市場機制,糧食保障的空間更廣、舞臺更寬。

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2014年提出用5年時間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到2018年底,全國2838個縣市區開展了工作,共計14.8億畝承包地確權給了2億多農戶,讓種糧人吃上“定心丸”。

這些改革為中國城鄉、中國糧食帶來的變化舉世矚目。但改革尚未完成。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生産源頭要立足國內解決口糧安全問題;在産業鏈上要能夠應對包括自然災害在內的各種緊急情況;在國際糧食供應鏈上要具備統籌兩個市場的能力。目前來看,我們還需要鼓勁加油。

因此,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就需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補短板、攻難點、破堵點,不斷破除與現代農業不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障礙,讓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在農業生産體系、組織體系和經營體系上進一步釋放農村活力,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堅持以科技進步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糧食問題,從生産方式和手段來説是技術問題。科技進步的程度、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糧食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從種子品種、耕地肥瘦、水肥農藥、技術裝備、基礎設施、綠色生態,到産能品質、可持續能力,歸根到底要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技術進步為引領。

這是方向所指,也是實踐所求。多年來,追求以先進技術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確保大國糧倉根基牢固,是我國糧食生産努力遵循的準則。

科技進步使糧食生産變得更輕鬆。過去春怕旱、秋怕澇,每到“三夏”,忙得昏天黑地。現在如果天氣晴好,全國3.4億畝冬小麥半個月就可以機收完畢。2018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0億千瓦,拖拉機2240萬台,聯合收穫機206萬台,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其中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

育種成果加快從高校院所向種業企業轉移。目前,我國水稻、小麥、大豆、油菜全部為自主品種,水稻、小麥、玉米3大主糧原生質體培養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超級稻研究與新品種選育世界領先。2018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改革開放之初的27%提高到58.3%,糧食畝産由1978年的337斤提高到749.4斤,糧食大國成為世界農業科技大國。

綠色生産漸成風氣。測土配方施肥、節水、減肥等綠色技術遍佈山鄉大地,循環農業、節水農業、精準農業南北同步,稻田養蝦養鴨、蝦鴨吃昆蟲、糞便還田,不施肥、不打藥,形成生態循環鏈。現在,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70%,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達到38.8%和37.8%。

一條清晰的糧食技術普及路線正在顯現。據測算,在生産條件相同、投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産可以提高10%。目前,更多新技術、新品種正在走進千家萬戶,幫助農民在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下,有效提高耕地質量,使農地積蓄可持續發展新能力。

日新月異的農業科技進步正在改寫糧食生産新格局。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農業科技與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差距。無論在種子培育、病蟲害防治、信息機械,還是産品結構、品質品牌等方面,我們還有很多薄弱環節。比如,我國18億畝耕地,大部分屬於中低産田。全國超10億斤的産糧大縣有400多個,産量佔全國的54%,但這些産糧大縣往往是財政窮縣。

差距是潛力,也是動力。在技術進步保障糧食安全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大的坡要爬。我們有能力端穩自己的飯碗,但不能滿足於已有能力;我們有信心確保糧食安全,但需要不斷夯實發展後勁。糧食安全是永恒之功,科技之力非一日可成,面對各種新舊矛盾、新老風險,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靠科技之犁不斷突破,以科技之力築牢根基,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切實以科技進步夯實糧食安全的土壤。(金裏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