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70年,從吃飽吃好到吃健康

2019-09-06 14:1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 于文靜)走進北京前門一家京味餐館,桌子玻璃板下壓著米票、面票,桌子上面擺著酥皮蝦、烤鴨等美食,仿佛時空穿越。

小小餐館從一個側面折射了70年來中國人餐桌的變化。在此就餐的河北張家口市退休工人蘇潤風説,小時候糧食短缺,白饅頭是“奢侈品”,主菜只有蘿蔔、大白菜等。糧票、食用油票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農業産出持續增加,溫飽不再是問題,餐桌上的果菜肉蛋奶等越來越多。蘇潤風感慨道:“過去過年才能吃頓好的,現在天天像過年。”

“70年的飲食變化,可以概括為主食越來越不‘主’、副食越來越不‘副’,中國人正在經歷食物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方式的深刻轉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説,主食在食物消費支出和營養來源中的佔比大幅下降、副食大幅上升;植物性食物佔比大幅下降、動物性食物大幅上升;成品、半成品和在外消費快速增加。

變化背後是沉甸甸的成績單。我國糧食産量1949年只有2263.6億斤,無法滿足人們溫飽需求;2018年提高到13157.8億斤,糧食人均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新中國成立初期,畜産品供應總體不足,從1985年到2018年,畜産品産量快速增加,主要畜産品産量持續穩居世界第一。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説,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食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正由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更安全、更營養、更健康邁進,膳食結構更趨科學,初步形成了以穀物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瓜果蔬菜為補充的中國特色東方膳食結構。

70年,中國人餐桌上的變化與國家的發展同步。從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變化的是數量和品種,不變的是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