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能源航天領域戰略合作紮實推進,一批投資大項目進入收尾季,“後千億美元”時代中俄將拓展科技創新合作

2019-09-16 23:32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週年。應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梅德韋傑夫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9月16至18日對俄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梅德韋傑夫共同舉行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這也是繼習近平主席6月訪俄後中俄雙方又一次重要的高層交往。

9月15日,在對俄羅斯聯邦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中俄總理第24次定期會晤前夕,李克強總理接受俄羅斯塔斯社書面採訪時表示,中俄互為最大鄰邦。70年來,兩國關係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日益穩定、成熟、堅韌,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雙方順應世界發展大勢,開創性地建立了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國家關係模式。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70億美元,同比增長27.1%。中國連續9年保持俄羅斯第一貿易夥伴國地位,俄羅斯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排名第十位。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羅英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經貿合作潛力非常巨大。從傳統領域來看,我國原油領域消費不斷攀升,並且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達到70%,中俄油氣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從新興領域來看,雙方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均有十分廣闊的合作空間。

雙邊貿易額邁向2000億美元

李克強總理在接受俄羅斯塔斯社書面採訪時指出,去年兩國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增幅達27.1%。中國是俄羅斯的最大進口來源國和出口目的地國。今年上半年,兩國貿易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這一成績在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大背景下來之不易,也表明中俄務實合作前景廣闊。

他進一步表示,兩國能源、航空航天、互聯互通等領域戰略性合作紮實推進,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同江鐵路橋、黑河公路橋等一批投資大項目已經進入收尾季。農業、金融、科技、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蓬勃發展,地方間合作實現深度對接和更廣覆蓋。中俄務實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既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福祉,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積極因素。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俄兩國的貿易額達到705.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5%。其中,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額為311.4億美元,基本與去年持平;而自俄羅斯的進口額達394.5億美元,同比增長8.3%。

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中俄兩國元首共同確定了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巨大,發展空間足夠。雙方正攜手合作,不斷提升經貿合作水平和質量。兩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金融合作水平不斷提高,在大項目、高科技、農業、人文、旅遊、電商等各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

羅英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取得了27.1%的同比增長,增速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位列第一。“為實現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兩國不僅會鞏固傳統領域的合作優勢,還將進一步挖掘新興領域的合作潛力。”

繼續拓展科技領域合作

李克強在接受俄羅斯塔斯社書面採訪時表示,此次訪俄期間,雙方將梳理合作成果,規劃合作方向,推動雙方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雙方將堅持創新思路,多措並舉,不斷開拓合作新疆域,深挖合作新潛力。雙方將繼續發揮好大中型企業主力軍作用,推進戰略性大項目,也將吸引中小企業加入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合作,打造兩國合作可持續發展的生力軍。雙方還將繼續拓展科技領域合作。

李克強指出,中俄都是具有深厚創新底蘊的大國,都在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雙方已經決定2020年、2021年互辦“中俄科技創新年”。兩國要以此為契機,將中方的産業、資金和市場優勢與俄方的資源、科技和人才優勢結合起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羅英傑對記者表示,中俄科技領域的合作已經延續了幾十年,包括航空航天、新武器的研發等。“繼續拓展科技領域合作,可能會聚焦在高技術製造業和高端服務行業,為科技領域合作拓展更大的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髮現,一些俄羅斯當地企業對與中國進行科技領域合作充滿期待。俄羅斯風險投資公司總裁亞歷山大·波瓦爾科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和中國相關業界對高技術風險投資合作抱有濃厚興趣,雙方在這一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波瓦爾科表示,俄中合作方已將“人機交互”技術確立為風投的一個優先領域,該領域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處理、工業物聯網和消費行為分析技術等。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在發佈會上表示,從數據來看,中國對俄羅斯投資領域從傳統的能源油氣、農林開發延伸至汽車、家電、食品加工等製造業,投資方式也由傳統的“綠地投資”向參股、並購、設立基金等領域拓展。他還透露,“雙方正在積極推進中俄聯合科技創新基金組建工作,助力科技創新領域投資合作。”

高峰指出,總體看,中俄經貿合作正加速提質升級,向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邁進。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雙方有望在貿易、投資、數字經濟、農業、科技、航天、核能等領域達成多項務實合作協議,將為雙邊經貿關係發展注入新的動能,進一步充實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內涵。

堅持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針對中國經濟增速較以往有所放緩的現象,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去年國內生産總值已經達到13.6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的比重近16%。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是經濟增長6%~6.5%、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李克強指出,從前8個月情況看,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3%,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積極因素增多。在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在較高的基數上,中國經濟還能夠保持6%以上的中高速增長,是十分不容易的,這一速度仍然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

羅英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並不意味著國內經濟“不行了”,這完全是兩碼事。當前,中國經濟聚焦高質量,我們去除過剩的産能,各地區也紛紛給GDP擠水分。這不僅不會影響到國民生活水平,反而有助於提高國民生活質量。“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往往都不會太高,這一方面是因為經濟體量大,另一方面,這些國家不再單純追求速度,而是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

李克強總理在回應塔斯社採訪時提到,中國政府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了較低的政府負債率,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預留了政策空間。

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國政府將在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運用好逆週期調節工具,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增加專項債券使用、降低融資成本、鼓勵創業創新等政策,夯實微觀經濟基礎。

李克強強調,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從1978年的1.8%增長至2018年的15.9%,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和重要出口市場。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承受了很大壓力,付出了很大代價,經歷了很多陣痛,但我們認準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堅持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李克強表示,當前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繼續增多,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面臨新的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是敞開大門還是高築藩籬,是同舟共濟還是各自為戰,是深化互信還是疑慮猜忌,成為每個國家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命題。(記者 張懷水)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