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RCEP談判結束提振區域經濟自由貿易信心

2019-11-08 19:48 來源: 南方都市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地時間11月4日19時許,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正式宣佈,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以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

過去一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多次在國際場合表示要,努力推動完成RCEP談判。中方主動推動國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參與RCEP談判,支持東盟在RCEP談判中的中心作用,與東盟等成員方加強立場協調,以實際行動推動解決彼此關切問題,為此次15個成員方宣佈結束RCEP談判發揮了重要作用。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袁波認為,RCEP談判結束提振了區域經濟和自由貿易信心,為區域經濟和自由貿易注入了新動力。

以下是袁波的分析解讀:

1

RCEP談判結束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日益盛行,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面臨重大挑戰,單邊主義不斷抬頭更進一步加劇了國際貿易投資的不確定性,使世界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

RCEP作為東亞地區參與成員最多、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15方宣佈結束談判不僅有利於應對貿易保護主義、促進各國經濟增長、提振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信心,而且標誌著東亞各國堅定不移地選擇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道路,有利於引領推動當前全球自由貿易的發展方向,在全球形成良好的示範作用。

RCEP也是我國目前參與談判的最大規模的自貿區,談判成員不僅經濟體量大,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夥伴,同時也是東亞生産網絡和全球價值鏈合作的重要夥伴。

2018年,我國與RCEP成員的進出口額接近1.5萬億美元,佔當年我國外貿總額的32.3%。

RCEP不僅能夠為我國企業開展貿易投資、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區域經貿發展環境,也有利於我國從RCEP成員進口更多優質産品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和消費需求,促進我國與成員國貿易投資平衡、可持續發展。

2

RCEP是現代、全面、高質量和互惠的經濟夥伴協定

RCEP各方一直致力於達成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和互惠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區域貿易投資提供更加開放自由的制度性安排。

目前,RCEP談判文本共包括20個章節,不僅涉及傳統的市場準入,還涵蓋了競爭、知識産權、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等規則領域。

在貨物貿易領域,RCEP各方將努力消除絕大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推動形成統一的區域原産地規則和便利的海關程序。

在服務貿易領域,彼此開放程度將超出參與國對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以及東盟+1自貿協定的承諾。

在投資領域將以負面清單方式進行開放,涵蓋促進、保護、便利化和自由化四大支柱,以打造更加自由、便利和具有競爭力的投資環境。

在競爭方面,將採取和維持禁止反競爭性活動的法律法規,加強成員國間的區域合作,推動法律法規的發展和實施。

在知識産權方面,在有效和充分地創造、使用、保護和執行知識産權的基礎上,還將考慮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規模和各國國內法律系統的不同,考慮推動創新與創造、確保知識産權權利人權利和使用者、公眾利益合法利益之間的適當平衡。

在電子商務方面,將推動成員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加強各國在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的合作,以促進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電子商務。

總之,RCEP協定如果能夠儘快簽署生效,將進一步提升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進形成更加高效、便利和更有競爭力的區域價值鏈、産業鏈和供應鏈,將造福各國企業,提升工人、生産者和消費者的福祉。

3

各方將推動RCEP合作不斷向前發展

雖然目前印度仍有重要問題未得到解決,而未與其餘15方共同發表結束RCEP談判的聲明,但也需要客觀認識到,印度為了推進RCEP談判做出了巨大努力。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積極推進國內改革,實施“印度製造”計劃,努力改善營商環境以吸引外商投資,並在多個場合強調要維護自由貿易,積極推進RCEP談判。

但當前其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産業結構調整面臨較大困難,而與RCEP成員又存在鉅額貿易逆差難以在短期內得到緩解,因此在達成RCEP協定上存在兩難困境。

印度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不僅國內市場潛力巨大,而且也是未來亞太乃至全球産業鏈佈局的重要區域。

推動印度完成RCEP談判不僅有利於推動形成更加廣泛、更加完善的區域産業鏈、供應鏈,增加RCEP的受惠面、放大RCEP的經濟價值和提升RCEP的影響力,而且也有助於印度通過擴大開放拓展貨物和服務市場、吸引外資、振興製造業,更快融入亞太産業鏈,為其國內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未來,各方也將繼續共同努力解決印度關切問題,推動印度完成並簽署RCEP協定,使RCEP協定儘快簽署生效,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的發展動能。(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袁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