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因地制宜 溫暖過冬——來自南方部分城市的供暖調查

2019-11-12 17: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題:因地制宜 溫暖過冬——來自南方部分城市的供暖調查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魏玉坤、程士華

隨著北方一些城市陸續開始集中供暖,記者調研發現,讓南方人冬天有暖氣,部分城市正在做因地制宜的探索。

南方部分城市供暖在行動

“80多平方米的房子,3個月下來,供暖費在1700多元,比空調取暖舒服。空調取暖太乾燥了,出了房間,就冷得直跺腳。”説起供暖的好處,家住合肥市廬陽區的韓永紅打開了話匣子。她所在的湖畔家園小區2008年只有300多戶開通了暖氣,現在增加到700多戶。

合肥地處淮河以南、長江以北,不屬於我國傳統集中供暖區。但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合肥開通集中供暖的小區戶數明顯增加。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管理處處長王磊介紹,目前合肥熱電集團的熱電聯産供熱佔比最高,這部分供暖以煤炭清潔利用為主,覆蓋11.5萬戶居民,其次是分散的天然氣壁挂爐供暖,以及地源熱泵等新能源供熱。

在我國版圖中部,綿延2000多公里的“秦嶺—淮河”橫貫東西,劃分南北。此線以南,桔林經冬猶綠;此線以北,喬木秋末多凋。目前,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地區為集中供暖區。

陜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辛蓉説,按照現行規範,我國採暖地區一般指一年中月均溫度低於或等於5攝氏度的天數超過90天的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南方不屬於採暖區。

“南方冬季雨水偏多,空氣濕度大,室內常溫經常低至10攝氏度,一旦遇上下雪天,溫度常低至零攝氏度,寒冷難熬。”她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群眾對供暖的需求越來越明顯,而越來越多的南方城市也在積極努力,響應百姓的呼聲。

直面三大“難點” 不能照搬照抄

記者走訪調研發現,一些南方城市正在進行因地制宜的探索,為老百姓提供暖氣:浙江杭州于2017年3月,推出天然氣家庭分戶式供暖服務,用戶可以自由設置供暖時長、溫度,用熱可單獨計量;江蘇揚州加大供熱管網建設力度,位於瘦西湖景區的鳳凰水岸等多個小區將實現集中供暖……

在合肥市濱湖新區,供能面積500萬平方米的多能互補型區域能源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合肥熱電集團副總經理高永軍介紹,該項目採用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等多能互補型能源利用方式,綠色環保、使用壽命更長,有助於緩解城市的能源供應壓力。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南方供暖不能照搬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方式,必須充分結合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資源稟賦、建築特性等因素因地制宜,進行靈活的探索。

辛蓉説,南方供暖需要解決的困難主要有經濟可行性、能源保障性和建築能耗三大難點問題。南方供暖具有供暖期短,熱負荷小,負荷波動大的特點,大規模實行供熱,對地方政府會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此外,南方城市建築均未考慮保溫節能,供熱建築能耗大。

“南方存在比較大的地區差異,針對供暖問題,必須要因地制宜,採用更加科學、合理、靈活方式解決南方冬季供暖問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謝映霞説。

講究科學合理靈活 關鍵在因地制宜

讓南方百姓也能溫暖過冬,關鍵在因地制宜,方法科學合理靈活。

謝映霞説,南方城市建築未考慮保溫節能,供熱建築能耗大,大規模實行供熱,耗資巨大;而南方室內外溫差比北方小,住戶之間供暖需求差異大,更適合採用分散式供暖。

她説,在城市人口集中區域小區內,可以探索集中統一供暖。但對於一些市政集中供暖管道無法到達的小區,更適合分佈式能源集中供暖。

多位專家表示,有需要、有條件的城市可通過市場杠桿,“撬動”集中供暖。

“在條件具備、需求旺盛的局部地區開展集中供暖。”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理事長、合肥熱電集團董事長方振建議,熱電廠生産的蒸汽用於發電後還有大量富餘,可以在適宜的地區考慮利用這些熱能實行集中供暖,這樣,熱電廠的能源使用效率也將大幅提升。

方振説,合肥集中供暖的特點在於發展熱電聯産、集中供熱,既涵蓋城鎮居民集中供熱,又廣泛涉及城市工商業用汽,避免了供暖期短造成的資源浪費。

專家認為,從目前部分城市的探索實踐看,南方集中供暖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但仍需根據當地經濟、能源條件進行論證安排。同時,鼓勵南方城市探索符合當地氣候條件、更加節能環保的多種供暖模式,讓南方老百姓溫暖過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