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的通知

2019-11-19 10:35 來源: 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的通知
京政辦發〔2019〕19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現將《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1月6日

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北京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堅持不懈推進營商環境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特製定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

一、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會議精神,以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目標,堅持解放思想、探索創新,大力推進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紮實落實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對標國際前沿和國內最好水平,爭取國家改革在京先行先試,在重點指標、關鍵環節和難點問題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在推進“一網通辦”上取得新突破;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在建設綜合窗口上取得新突破;下力氣提升企業群眾創業辦事便利度,在落實“四減一增”(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增加政策透明度)上取得新突破;不斷提高信用管理和綜合執法效能,在實施事中事後監管上取得新突破;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技術的智慧場景應用,在政務科技上取得新突破;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推進法治保障上取得新突破,努力保持本市營商環境在全國領先地位,為我國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出更大貢獻。

二、主要任務

進一步落實國家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項任務,圍繞企業創新創業、投資貿易、市場競爭、法治保障等重點領域,制定改革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和時限,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痛點難點堵點。具體任務如下:

(一)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繼續抓住企業開辦、變更、登出等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優化完善“e窗通”平臺,實現企業法人後續在“e窗通”平臺可辦理稅務、社保、公積金等事項。將企業登出系統與“e窗通”平臺合併,擴大部門數據共享範圍,實現企業開辦、登出“一網通辦”。推行企業變更“網上辦、容缺辦、承諾辦”,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企業變更登記“全程網辦”使用率;完善企業登記容缺受理機制,擴大容缺受理範圍;在豐台區推行企業變更承諾受理。在海淀區推進區塊鏈技術試點,實現企業註冊地址、經營範圍自動核驗,提高開辦效率。繼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將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種類再壓減一半以上。

(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三精簡”(精簡環節、精簡時間、精簡成本)為重點,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改革。成立市級改革小組,深入分析研究本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方向,加快推進以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為核心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改革,進一步完善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流程和“一站通”系統。積極推進“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建設,對標國際前沿,積極推進“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各部門共享共用,為投資主體提供查詢渠道;建立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為主體的“統一申報、並聯審批、一網通辦”審批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築許可綜合窗口建設。完善工程安全質量風險矩陣體系,出臺基於各類風險等級的管控制度,根據風險等級確定檢查頻次和檢查內容。

(三)優化市政設施接入服務。繼續完善“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市政設施接入效率和可靠性。出臺市政設施接入並聯審批辦法,推動規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公安交通管理、園林綠化等部門並聯審批,簡化材料、信息共享。逐步擴大用水用氣“三零”服務覆蓋範圍和受益群體,通過線上申請、主動上門、全程代理等方式,實現小微用氣工程“一次不用跑”、其他用氣工程“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行“掌上辦”,通過微信小程序、支付寶、百度、北京通等多種途徑,實現水、電、氣、熱、通信掌上辦理報裝、查詢、繳費等業務,不斷提升便利化水平。將電力報裝系統與本市政務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對接,建立數據和證照共享機制,壓縮辦理時間。配合國家相關部門推動修訂相關法規規章,建立對供電企業中斷供電懲罰機制,促進企業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

(四)推動不動産登記智慧辦理。以不動産登記為樣板,繼續推動新技術場景應用,實現政府信息互聯共享。全面推進“一網通辦”,探索企業不動産登記、變更、法院查封等全業務類型網上申請和網上繳稅。開展不動産登記電子證照試點工作。推動不動産登記系統與水、電、氣、有線電視等公用服務信息系統對接,實現同步過戶。建立不動産“掌上”登記中心,利用大數據、人臉識別、在線支付等技術手段,實現24小時申請不打烊。推廣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戶籍人口、營業執照、權籍測繪、司法判決等信息共享應用,推動不動産登記“一證辦理”“全城通辦”“智慧秒批”試點工作。

(五)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壓縮跨境貿易時間和成本,持續優化通關服務。積極爭取國家“兩步申報”改革試點政策在京實施,推行以概要申報、完整申報為主的進口貨物申報模式,企業僅憑提單概要即可申報提貨,後續補充完整信息,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建設“單一窗口”20版,建設物流信息綜合公共服務平臺,推行“多網合一”。推進空港貿易進口提前申報改革措施落實,完善提前申報容錯機制,鼓勵更多企業開展提前申報業務,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持續推進多元化稅收擔保方式改革,擴大關稅保證保險試點範圍,提升匯總徵稅率和自報自繳比例,鞏固完善免擔保放行模式,引導和幫助企業更好地利用改革政策。

(六)進一步改善融資和稅收環境。著力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推動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運用金融科技建立小微企業金融信用信息檔案,構建以企業金融信用為核心的信息服務體系。設立企業續貸受理中心,建立綠色通道,為民營企業提供首貸諮詢、續貸受理審批及其他投融資服務。將不動産登記服務延伸到銀行網點,設立銀行“不動産綜合服務點”,在辦理貸款的同時可以直接辦理不動産抵押登記申請,2019年底前設立200家服務點,實現各區、主要銀行全覆蓋。進一步壓減納稅時間,提高企業納稅便利度。更新發佈第二批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以及“全城通辦”清單。積極配合稅務總局推行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産稅合併申報,減少納稅次數。

(七)加強營商環境法治保障。積極協助推進國家層面加快修訂《公司法》《企業破産法》等相關法律,推動本市相關司法實踐,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推動《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相關立法工作。積極推動將全市所有破産案件納入北京市破産法庭審理,實現辦理破産規範化,提升破産重整成功率。積極推廣法院傳票、證據材料等電子送達方式,完善和規範企業送達地址信息庫,力爭覆蓋全市。

(八)深化招標投標領域改革。加強政府採購全流程管理、全過程監督,推動招投標全程電子化。按照世界銀行方法學,在已有招投標管理辦法基礎上,制定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實現全流程採購管理。對接各區政府採購管理系統,推進市區兩級系統數據共享。推動交通、勘察設計等領域招投標納入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實現國家要求的全流程電子化,做到各級各行業全覆蓋。統一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與各分平臺公共入口和數字認證服務,實現“一證通辦”。

(九)加強知識産權創造和保護。強化企業知識産權保護,進一步提高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研究制定北京市知識産權資助金管理辦法,建立本市知識産權領域行政執法、司法審判數據共享機制,加強本市“高精尖”重點産業領域的糾紛調解。推進中小企業知識産權集聚發展示範區建設,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知識産權公共服務體系,開展專利創造培訓和服務,推進建立“知識産權管家”制度,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定制化知識産權工作方案。繼續在中關村探索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保險促進工作,加快其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應用實施。

(十)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繼續推進“一網、一窗、一門、一次”改革,打破數據壁壘,規範服務標準,提高窗口服務效率和水平。加快政務服務數據共享,推動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推動統一身份認證;開展政務服務領域智慧場景應用試點;全面推進各區各部門政務服務領域電子印章應用;加速落實指尖行動計劃,推廣應用政務服務APP、自助一體機、各類小程序,豐富企業群眾辦事渠道;推進京津冀“一網通辦”試點工作。大力推行“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跨區可辦”,市區兩級各6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平均跑動次數壓縮到0.3次以下。推進“四減一增”改革,實現各區各部門材料精簡比例達到60%,將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45%以內。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完成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科學細化量化審批服務標準,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推動更多事項實現“就近能辦、跨區可辦、全城通辦”,制定各區、各部門3.0版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

(十一)實施公平審慎的市場監管。整合監管資源,提高監管效能,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加快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統籌配置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領域的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資源。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聯合監管、聯合獎懲,加快建設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工作平臺,在市場監管部門內部完成全流程整合,在市場監管領域實現相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建立完善14類重點人群信用檔案,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數,探索開展差異化監管和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完善黑名單退出機制,制定北京市失信記錄信用修復政策。加快制定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採集和分類管理標準,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功能,將“互聯網+監管”系統與“雙隨機、一公開”系統、“市場監管風險洞察平臺”、“信用北京”等對接,實現數據匯聚、智慧分析、精準監測、聯合懲戒。

(十二)營造包容普惠的創新環境。重點圍繞科技創新、人才流動、就業服務、市場開放、公共服務等領域,出臺一批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任務的政策。以推進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契機,不斷提升教育、文化旅遊、醫療衛生、養老等方面的國際化水平。實行境外投資備案改革,探索推行“一表填報、信息共享、並聯審批”的管理模式,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便利。簡化醫療市場準入程序,出臺本市診所備案管理措施,將診所設立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降低社會辦醫制度成本,調動社會辦醫積極性。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營商環境改革推進機制

成立市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優化營商環境組,統籌協調推進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和評價工作,組長由市發展改革委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由市有關部門分管領導擔任,涉及營商環境的56個部門和16個區為成員單位,不斷完善市區兩級協調推進落實機制。

(二)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建言機制

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制定中,進一步發揮市場和社會積極性,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企業家、專業人士的作用,建立本市優化營商環境社會諮詢機制,問需於民、問策於民,廣集民智、廣聚民力,不斷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進一步加強基礎工作

各區、各部門、各相關單位要繼續開展政策培訓和業務培訓,提高窗口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能力,切實解決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問題。要加大科技應用力度,推動企業辦事創業更加便捷高效。建立營商環境重點指標改革落實情況通報機制,繼續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各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實。

(四)廣泛持續開展社會宣傳

制定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方案,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全面系統解讀各項改革政策,讓更多企業群眾知曉和享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和紅利。加大國際化宣傳力度,吸引高水平國際要素資源在京落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