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監測項目最新結果發佈

2019-12-05 09:51 來源: 林草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監測項目最新結果日前發佈。2018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監測項目組繼續對遼寧、福建、江西、湖南、雲南、陜西和甘肅7個樣本省、70個樣本縣、350個樣本村和3500個樣本農戶進行跟蹤監測,聚焦放活林地經營權和實現林業規模經營主題,開展了集體林權流轉情況,流轉政策,林業龍頭企業與農戶、林業專業合作社與農戶和家庭林場與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營造林社會化服務主體與生態護林員制度建設及其實施效果等專題研究。監測結果顯示,樣本地區林業經營制度穩步發展,農民對山林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林業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林區經濟持續增長,林業財政支持保障力度逐步加大,林業金融産品不斷創新,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林權流轉面積先增後降,農戶“惜地”現象明顯。樣本縣林權流轉自2009年到2015年間交易活躍,流轉面積快速增加,共增加4.23倍,年均增速27.16%。其後,林權流轉增長放緩,2016年和2017年新增流轉面積分別減少280萬畝和83萬畝。近年來,農戶對林地流轉的熱情始終不高,2017年有85.38%的農戶不願意流轉林地,比2016年上升了0.51個百分點。從連續年度數據來看,不願意流出林權的農戶比例基本維持在八成左右。

新型經營主體數量持續增長,但示範帶動能力不足。截至2017年底,70個樣本縣共有林業大戶、家庭林場、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和林業企業等四類林業新型主體9693個,經營林地面積佔樣本縣林地面積的12.58%;與2013年相比,新型經營主體數量增長了14.08%。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示範帶動效果有限,2017年樣本縣共有30.94萬戶林農參與了合作社,僅佔樣本縣全部農戶數量的5.46%。

造林面積總體減少,農戶造林佔比不斷增加。2009年以來,樣本縣累計營造林7984.19萬畝,平均每年887.13萬畝。近10年來,樣本縣造林面積逐步減少,2017年為435.61萬畝,僅為2009年的32.10%。農戶造林比例逐步提高,2017年農戶營造林面積246.21萬畝,佔營造林總面積的56.52%,比2009年提高35.28個百分點。

林業補貼面積比例提高,財政扶持力度加大。2017年,樣本縣國家公益林平均補償額為每畝14.86元,比2009年每畝增加8.76元,增長了1.43倍;地方公益林平均補償額為每畝15.36元,比2009年每畝增加10.62元,增長了2.24倍。18.84%的造林面積獲得造林補貼,比2016年上升1.14個百分點。60.80%的撫育面積獲得森林撫育補貼,與2016年基本持平。

林權抵押貸款規模有所下降,農戶貸款意願較弱。2009年以來,樣本縣抵押林地面積的變化總體呈倒“U”形趨勢,從2009年的336.01萬畝增加到2015年的1736.60萬畝,2016年和2017年連續減少,貸款金額和貸款農戶數均有明顯下降,2017年末,樣本縣實有林權抵押貸款的林地面積1005.25萬畝。監測表明,農戶林權抵押貸款需求較低,2017年,只有6.94%的樣本農戶有需求,其中,25.93%的農戶申請了林權抵押貸款,大部分農戶沒申請的原因主要是門檻太高和手續繁雜。

森林保險廣泛普及,保險産品不斷創新。2017年,樣本縣投保林地1.23億畝,佔林地面積的58.25%,平均保額每畝431.63元,平均保費每畝1.13元,平均補貼每畝0.83元,佔保費的73.38%,農戶實際負擔保險費率為0.7‰;賠付率為29.05%,比2016年下降20.71個百分點。2017年,樣本農戶投保面積佔農戶家庭林地面積的68.23%;政策性森林保險佔83.15%,商業性森林保險僅佔16.85%。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工作開展以來,森林保險得到廣泛推廣,保險産品不斷創新,推出了多年期森林保險産品、指數類保險産品、特色經濟林保險産品等多種産品。

林業産業産值穩步增長,林下經濟帶動作用尤為明顯。2017年,樣本縣林業産業總産值達2003.90億元,是2009年的3.04倍,年均增長14.91%。近年來,林業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産業所佔份額逐年下降,第二、第三産業份額逐年增加,2014-2017年,第一産業份額下降了9個百分點,第二、第三産業份額分別上升了6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2017年,樣本縣林下經濟産值428.47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71.57%,林下經濟産值佔林業産業總産值的21.38%。2017年,樣本縣林下經濟帶動就業202.71萬人;農民人均林下經濟純收入2287.15元。

農民林業收入呈波動式減少,林業就業率下降明顯。2009-2017年,樣本農戶戶均林業收入總體呈現小幅波動,近年來,林業收入及其在家庭總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17年,樣本農戶戶均林業收入9256.19元,比2016年減少了20.63%;林業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13.49%,比2016年下降了2.13個百分點。林業就業率在新一輪集體林改初期增長明顯,基本穩定在8%左右,但2017年林業就業率下降至5.96%,比2016年減少2.19個百分點。

監測中也發現:由於林業經營成本高、比較效益低下、農村勞動力成本上漲過猛,農戶造林積極性不高,經營林業意願不足。由於農戶對林地、林權流轉主觀意願不足,林權流轉因缺乏技術支撐而尚欠規範,林權流轉規模不斷縮小,農民“惜流”現象明顯。由於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總體盈利能力不強,對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不規範,對小農戶帶動效應不強。由於林業資産評估難、監管難和處置難,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積極性不高,貸款難,貸款利率高,林業金融發展緩慢,林權抵押貸款下降明顯。

項目組建議:完善林權流轉機制,實施林地經營權證流轉制度,加快推進林地“三權”分置改革。鼓勵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以合作、託管與入股等模式,與林農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採取多種培訓方式,引導建立健全生産管理制度,加大優質服務力度。加大林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優化林業投融資環境,加快林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大森林保險創新力度。創新森林經營管理制度改革,落實森林分類經營管理,深化林木採伐制度改革,簡化林木採伐審批程序,鼓勵各地依法探索建立工商資本租賃林地準入制度。強化集體林權的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改進補償方式,實行分類補償。通過直接贖買、租賃補助、置換調整等方式推進重點區位公益林贖買改革。(記者 馬雨晶)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