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加快補上全面小康最突出短板——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透視2020年“三農”重點任務

2019-12-21 21: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加快補上全面小康最突出短板——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透視2020年“三農”重點任務

新華社記者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1日在京閉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在這個關鍵節點中央召開部署“三農”工作的重要會議,傳遞出哪些新信號?明年“三農”領域的重點任務有哪些?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採訪權威人士進行解讀。

明年“三農”工作成效決定小康成色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時指出,脫貧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農”工作成效。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行了傳達學習。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農業農村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精準脫貧成效顯著,糧食總産量創歷史新高,農村民生進一步改善,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會議同時強調,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必須深刻認識做好明年“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做好明年“三農”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特殊重要性,體現在“提成色”和“穩底盤”上。“提成色”就是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集中體現在農業農村發展滯後的這一現實,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把農村的短板和弱項補上,提高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成色。

“穩底盤”,則是針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挑戰,切實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穩住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市場供給,穩住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市場增長勢頭。

打贏脫貧攻堅戰

會議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餘脫貧任務。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2019年,脫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精準脫貧成效顯著,預計全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約34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發生率由8.2%下降到2%。

“近幾年每年減貧人數都是上千萬。脫貧攻堅力度還在不斷加大,脫貧的基礎也越來越穩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説,“明年要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不降低也不拔高標準,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據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介紹,明年將對深度貧困地區掛牌督戰,繼續加快實施“三區三州”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各方面的資源繼續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確保打贏深度貧困殲滅戰。

“距離2020年底只剩下1年時間,收官之戰既要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又要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還要研究謀劃2020年後減貧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巨,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他強調。

緊扣全面小康“三農”領域8項補短板任務

會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對此,會議列出了8塊要加快補上的短板: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紮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在汪三貴看來,補短板要聚焦重點解決最迫切的問題。他説,在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生活飲水基本不成問題,但一些地方的生産用水、灌溉設施、生産道路、生産用電等還要加強,這直接影響農業生産。在農村社會公共服務方面,教育等領域已經通過脫貧攻堅有所改善,下一步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質量,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葉興慶認為,要站在老鄉的角度看農村的短板,把老鄉最關心、最期盼改善的生産生活問題作為補短板的優先事項,把老鄉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衡量補短板工作好壞的最高準繩。

專家們還表示,各地農村發展很不平衡,不能全國一刀切、齊步走,而是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現在要補的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對標的短板,不是與現代化目標對標的短板,各地不能跨越發展階段盲目攀比、揠苗助長。

實現農民收入“翻一番”

會議強調,農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明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大定量指標,其中一項就是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葉興慶説,10年間實現農民人均收入翻一番,需要年均增長7.2%,而2011年到2018年已實現年均增長8.5%,今明兩年只需達到2%的年均增長速度即可實現翻一番的既定目標。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農民務工人數和工資水平的增速都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農業站上新臺階後增速也趨於下行,保持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跑贏城鎮居民收入和GDP增速的局面殊為不易。

對此,會議指出要發展富民鄉村産業,積極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李國祥表示,轉移性收入的增長空間有限,今後要開闢新的收入來源,更加重視發揮農牧業收入的基礎作用。“一些地方畜牧業發展排斥農戶,但中小養殖戶數量還很大,因此要有歷史耐心,讓中小養殖戶分享發展成果。”他説。

保障糧豬等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

會議指出,保障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對此,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程國強説,各項“三農”工作中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産品供給事關國運民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複雜形勢下,穩定“三農”基本盤就是要把重要農産品保供穩價抓緊抓好,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豬糧天下安。會議對此已作出明確要求——糧食生産方面,提出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加大對産糧大縣的獎勵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穩住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糧食産量;生豬生産方面,提出全面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扶持生豬生産的各項政策措施。

程國強提出,今後糧食生産應從耕地保護、資源節約、種植結構調整、創新糧食生産組織機制、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多管齊下,強化糧食生産能力建設。生豬生産應從提高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支持生豬良種補貼等方面加大對生豬調出大縣和養殖場戶的財政支持,從金融政策、養殖用地、法制保障等方面強化支持力度。(記者董峻、高敬、于文靜、侯雪靜、胡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